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杨贵妃 (唐太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贵妃或称杨妃(7世纪?—7世纪655年之后),唐太宗,赵王李福之母。

杨妃的生平、家世不详。貞觀五年(631年)或贞观八年(634年),杨妃生唐太宗第十三子李福[a]

旧唐书[1]和《新唐书[2]仅称她为“杨妃”,具体徽号不明。其子李福墓志中,称她为杨贵妃[3]。有研究者因韦贵妃在唐太宗时代一直是贵妃,认为杨妃没有可能获得“贵妃”的封号,这应该是荣誉的称呼[4]:59。有研究者指,唐代碑文墓志中提及的“贵妃”、“贤妃”、“贵嫔”可能是泛称,“贵妃”可解释为“尊贵的皇妃”[5]:275

649年,唐太宗逝世后,做为先朝妃嫔的杨氏依例被尊为赵国太妃永徽六年(655年),杨太妃尚在人世[4]:59。杨太妃逝世后陪葬唐昭陵,墓葬尚未确定发掘。昭陵有《赵国杨太妃碑》,李俨撰、畅整书,立碑时间不明,记载于《京兆金石录》、《宝刻类编》,碑文已佚。

杨台墓志》载“又以姉在后庭,编名戚里。其年,以妃嫔之亲授尚食直长”,杨贵妃与杨台之姐、杨玄奖女、杨素孙女是否为同一人,无考。

备注

[编辑]
  1. ^新唐書·卷八十·列传第五·趙王福传》:“赵王福贞观十三年受封”,《大唐故贈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趙王墓志銘》:“三岁封赵王。”以此推算,李福生年为贞观十一年。但是李福墓志本身又记载其享年为三十七岁,以其卒于咸亨元年来算,其又生于贞观八年。继续根据墓志,李福是十三岁做秦州都督并出阁,联系《旧唐书》记载,是贞观十八年的事情,这样推算,李福的生年又被提前到了贞观五年。故赵王李福的生年,尚有疑问。

注釋

[编辑]
  1.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太宗诸子
  2. ^新唐书·列传第五·太宗子
  3. ^《大唐故贈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趙王墓志銘》:“王,杨贵妃之所生也。”
  4. ^4.04.1陈丽萍.唐〈嗣赵王妃窦氏墓志〉释读.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京市: 故宫博物院). 2019, (2019年第11期): 57—64,110 [2025-08-21].ISSN 0452-7402(简体中文). 
  5. ^張慧蘭.唐玄宗的內官改制及其「三妃」考. 《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台灣: 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4, (2014年10期): 261–288 [2025-08-21].doi:10.30120/JICLSHU(繁体中文). 
唐太宗皇室
父母
高祖神尧皇帝李渊 太穆皇后竇氏追封
兄弟
追复隐太子李建成同母 ·追封衛懷王李玄霸同母 ·追封巢剌王李元吉同母 ·追封楚哀王李智雲 ·荊王李元景 ·漢王李元昌 ·酆悼王李元亨 ·周王李元方 ·徐康王李元禮 ·韓王李元嘉 ·彭思王李元則 ·鄭惠王李元懿 ·霍王李元軌 ·虢莊王李鳳 ·道孝王李元慶 ·鄧康王李元裕 ·舒王李元名 ·魯王李靈夔 ·江安王李元祥 ·密貞王李元曉 ·滕王李元婴
姊妹
后妃
文德顺圣皇后長孫氏 ·貴妃韋珪 ·杨贵妃 ·楊妃隋炀帝之女) ·阴妃 ·燕德妃 ·鄭賢妃 ·賢妃徐惠追封 ·昭儀某氏 ·昭容韦尼子 ·下嫔某氏 ·婕妤某氏 ·楊婕妤 ·萧美人 ·崔才人 ·萧才人 ·武才人 ·才人王帝释 ·巢王妃杨氏 ·刀人高惠通 ·杨氏 ·某氏
皇子
廢太子贈恆山愍王李承乾 ·追封楚王李寬 ·吴王李恪 ·濮恭王李泰 ·齐王李祐 ·蜀悼王李愔 ·蒋王李惲 ·越敬王李貞 ·李治(唐高宗) ·紀王李慎 ·追封江殤王李囂 ·追封代王李簡 ·赵王李福 ·曹恭王李明
皇女
前朝:唐高祖皇室 ·后朝:唐高宗皇室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杨贵妃_(唐太宗)&oldid=88824040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