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杨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杨炼」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杨炼 (消歧義)」。
杨炼
出生 (1955-02-22)1955年2月22日70歲)
 瑞士伯尔尼
現居地伦敦
職業诗人
國籍 新西兰
民族汉族
創作時期1970年至今
體裁诗歌散文小说
文學運動朦胧派
代表作《诺日朗》
《礼魂》
《大海停止之处》
獎項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1988年
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12年

杨炼(1955年2月22日—),是一位中国诗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奖”评委。[1]

简介

[编辑]

杨炼祖籍山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2][1] 6岁时回到北京[2][1]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隊勞動,之后开始写诗。[2][1] 1978年参加北京之春运动,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出名,并遭到政府批判。[2][1] 1988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2][1] 1988年去澳大利亚进行学术访问。[1] 目前居住在德國柏林[1]

作品

[编辑]
  • 《杨炼作品1982-1997》,199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 《杨炼新作1998-2002》,200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诗集

[编辑]

散文集

[编辑]

奖项

[编辑]

1988年,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2]

2012年,获得了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并发表了名为《在一只埙的世界里》的受奖辞。

评价

[编辑]

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杨炼的诗歌是中国当代思想的制高点之一,通过他的诗歌不断提醒当代人,诗歌是我们唯一的母语。生命与诗歌的流亡,不只是从土地出走,更是将边境推向尽头。游吟诗人超越了时空。”[3]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1.51.61.7诗人杨炼获诺尼诺文学奖.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2年1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4日)(中文(中国大陆)). 
  2. ^2.02.12.22.32.42.570年代诗人:杨炼. 腾讯网. [2009年9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7日)(中文(中国大陆)). 
  3. ^诗人杨炼获得 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 网易. [201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
甲寅派
前期
后期
学衡派
论语派
战国策派
鸳鸯蝴蝶派
初期白话诗派
新月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九叶派
七月派
心理分析派
流亡文学
京派
海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晋察冀诗派
民歌叙事体诗潮
里下河派
白洋淀诗群
朦胧诗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先锋派
痞子文学
荒诞文学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社
狂飚社
浅草社
沉钟社
弥洒社
湖畔诗社
南国社
太阳社
蒋光慈 ·杨邨人 ·孟超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夏衍 ·洪灵菲 ·戴平万 ·楼适夷 ·顾仲起 ·刘一梦 ·殷夫 ·冯宪章 ·祝秀侠 ·王艺钟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任钧 ·童长荣
我们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扬 ·田汉 ·蒋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郑伯奇 ·洪灵菲 ·陈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馮鏗 ·关露 ·胡风 ·胡也频 ·李伟森 ·楼适夷 ·柔石 ·沙汀 ·谢冰莹 ·徐懋庸 ·阳翰笙 ·叶以群 ·殷夫 ·于伶 ·郁達夫 ·张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冯乃超 ·马加 ·马子华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彦 ·方土人 ·方之中 ·丘东平 ·叶灵凤 ·叶紫 ·田间 ·白薇 ·任白戈 ·任钧 ·许幸之 ·孙席珍 ·杨骚 ·杨刚 ·李辉英 ·丽尼 ·邱韵铎 ·何家槐 ·林淡秋 ·欧阳山 ·周立波 ·周而复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聂绀弩 ·夏征农 ·陶晶孙 ·萧三 ·舒群 ·蒲风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芜 ·吴奚如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诗歌会
穆木天 ·任钧 ·杨骚 ·蒲风 ·白曙 ·杜淡(窦隐夫) ·王亚平 ·温流 ·关露 ·石灵 ·田间 ·柳倩 ·辛劳 ·洪道 ·苏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
中国文艺社
六一社
东北作家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讲学社
国际
各地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杨炼&oldid=8275617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