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杜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24年7月9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姓氏
百家姓》第129位
16:
17:
18:

郡望 京兆郡
各地寫法
读音
汉语拼音
台灣多為威妥瑪拼音華語:Tu
臺語:Tōo
客語:Tu
香港港府粤拼To/Tao
澳門澳門粵拼/葡語影響Tou
马来西亚Toh/Tu/Too
泰国Sae-Tou

杜姓漢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9位,2006年中国人口中杜姓人口排名第47位。

姓氏起源

[编辑]
  • 出自祁姓,以為氏。周成王將唐杜氏移於杜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居者以地名「杜」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 建國於劉,為陶唐氏,裔孫劉累能擾龍,事孔甲。故在夏為御龍氏。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而封虞,乃遷唐氏於杜,是為杜伯。居杜城者為杜氏。
  • 南北朝鮮卑族姓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獨孤渾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 改為漢字單姓杜氏。
  • 出自姜姓神農氏的後代。相傳在商朝時已經有杜國,是神農氏的後裔后土的子孫,以杜樹為神樹,故稱杜,杜古國在今陝西長安東北。商末周國興起,杜人歸順于周。史書上沒有留下姜姓杜氏後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進祁姓杜氏之中。
  • 杜康後人。在《世本》中 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原創研究?]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杜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参见

[编辑]
臺灣前一百大姓氏
01~025位
26~050位
51~075位
76~100位
2023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表57,黃/黄、溫/温、锺/鐘分別統計
中国大陆前一百大姓氏
1~25位
26~50位
51~75位
76~100位
出自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萧与肖、戴与代、阎与闫、邱与丘、傅与付等分别统计。
另見:中國姓氏排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杜姓&oldid=8334403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