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李鴻鈞 (195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李鴻鈞 (1959年)」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李鴻鈞」。
李鴻鈞
中華民國監察院代理院長
现任
就任日期
2025年2月10日
总统賴清德
監察院院長陳菊
第13任中華民國監察院副院長
现任
就任日期
2022年5月30日
監察院院長陳菊
前任孫大川
第4任親民黨秘書長
任期
2019年4月9日—2022年5月30日辭職
主席宋楚瑜
前任秦金生(正任)
傅學鵬(代理)
继任馬傑明
第5-9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任期
2016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
选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
任期
2008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
继任吳秉叡
选区臺北縣第四選舉區
新北市第四選舉區
任期
2002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
选区臺北縣第二選舉區
个人资料
出生 (1959-05-11)1959年5月11日66歲)
臺灣臺北縣泰山鄉(今新北市泰山區
政党無黨籍(2022年-)
其他政党親民黨(2000年-2022年)
中國國民黨(親民黨背書,2007年-2015年)
配偶劉素幸
父母李騰輝(父)
亲属李鴻源(兄)
母校
经历
      • 日商大成建設副總經理
      • 日商大成建設總工程師
      • 中華隔震消能構造協會理事
      • 日本大學臺灣校友會理事
      • 臺北縣新臺灣人關懷協會副會長
      • 新臺灣人服務團隊泰山服務處副總幹事
      • 立法委員(第5屆)
        (2002年2月1日-2005年1月31日)親民黨 親民黨
      • 立法委員(第6屆)
        (2005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親民黨 親民黨
      • 立法委員(第7屆)
        (2008年2月1日-2012年1月31日)國親聯盟
      • 立法委員(第8屆)
        (2012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親民黨 親民黨
      • 立法委員(第9屆)
        (2016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親民黨 親民黨
      • 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
      • 立法院厚生會祕書長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董事(2018年-)
      • 親民黨秘書長(第4任)
        (2019年4月9日-2022年5月30日)
      • 監察院副院長(第13任)
        (2022年5月30日-)
汉语名称
繁体字李鴻鈞
简化字李鸿钧
通用拼音Lǐ hóng jūn
注音符號ㄌㄧˇ ㄏㄨㄥˊ ㄐㄩㄣˉ
閩東語平話字Lī Hùng-gĭng
莆仙語平話字Lî Hó̤ng-gṳng
閩南語白話字Lí Hông-kun
台語羅馬字Lí Hông-kun
客語白話字Lí Fùng-kiûn

李鴻鈞(1959年5月11日—),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監察院副院長,曾任親民黨秘書長、長庚醫院董事並曾代表親民黨與國親聯盟連任五屆立法委員,因其曾於日本留學及任職,立委任內曾為立法院台日交流聯誼會副會長。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為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胞弟、前臺北縣泰山鄉鄉長李騰輝之子。

2001年,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拜訪勸進下參選立委而進入政壇,2008年因國親聯盟進入中國國民黨,但於2015年重回親民黨,2020年因親民黨政黨票未能突破5%而無緣六連霸,結束18年的立委生涯;2022年因獲時任總統蔡英文提名監察院副院長,並獲立法院絕對多數同意而出任,為維持中立角色而辭去黨職並暫時退出親民黨。

生平

[编辑]

李鴻鈞的父親李騰輝,為前臺北縣泰山鄉長。李鴻鈞的胞兄李鴻源曾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內政部部長。

在宋楚瑜的拜訪下,李鴻鈞於2001年立委選舉中初試啼聲,便以選區第三高票當選,並於三年後連任成功;2007年,加入國民黨並在改制單一選區兩票制後,當選臺北縣第四選區(新莊市國親聯盟立法委員,以不到6,857票險勝尋求連任的民主進步黨系立委,前任法官吳秉叡

立法委員

[编辑]

2010年台北縣改制升格,原本的鄉鎮市長轉任區長;2011年,李鴻鈞於初選遭遇時任新莊區許炳崑挑戰,李鴻鈞為避免初選撕裂,含淚召開記者會宣布禮讓許炳崑,不過許炳崑最終退選,國民黨重新徵召李鴻鈞競選連任,並以9,000票之差擊敗曾連任多屆立委的林濁水

2015年,國民黨徵召李鴻鈞於2016年立委選舉競選連任,再度遭遇轉戰區域立委的昔日對手吳秉叡,有說法指稱當時國民黨大環境差、選情不樂觀,遂決定於8月6日親民黨宋楚瑜宣佈參選2016年總統選舉時表態支持並退選區域立委選舉,但未被黨主席朱立倫開除,直至11月17日主動退出國民黨且加入立院新聯盟政團運作,同時轉戰親民黨不分區第一名,成為國親聯盟成員重返親民黨的第一人,也使得親民黨在立院回升至3席。[1][2][3][4][5][6]

2015年11月2日,李鴻鈞質疑擔任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任委員的前聯勤司令戴伯特上將為何可在國民黨中常會發言,也指出:「戴伯特用這種深藍的,來激化本土藍,就把國民黨撕裂了,為什麼每次到選舉,就要分化深藍和本土藍,這是非常不適當的作法。」「簡單想,黃復興黨部主委可以在中常會發言嗎?他不是中常委,他用什麼立場發言?」[7]

2016年1月16日,親民黨不分區立委政黨票獲近80萬票、得票率超過6.5%,分配到3席,李鴻鈞也順利五連霸並擔任黨團總召。

2019年,在秘書長秦金生與副秘書長劉文雄於2017年相繼逝世後,接任親民黨秘書長。

2020年,續列親民黨不分區立委第二名,卻因政黨票僅得3.6%、未達5%,而未能分配到席次,六連霸止步,結束五屆18年的國會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李鴻鈞於新北市第四選舉區放棄連任,該選區幾無可與民主進步黨抗衡之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自2016年起均以壓倒性的領先持續蟬聯該選區立委。

監察院副院長

[编辑]

2022年5月9日,獲時任總統蔡英文提名接任監察院副院長。當時他表示,將辭去黨職並暫時退出親民黨以維持監察院的中立角色。

2022年5月24日,立法院表決任命案獲99票同意出任監察院副院長,5月30日正式就任至今。

2024年12月,監察院院長陳菊因病請假,李鴻鈞依法代理院長一職至今。[8]

選舉紀錄

[编辑]
年度選舉屆數選舉區所屬政黨得票數得票率當選標記備註
2001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臺北縣第二選舉區親民黨 親民黨60,62410.09%
2004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39,4417.18%
2008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臺北縣第四選舉區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國親聯盟
77,12251.74%本屆選制更改
2012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新北市第四選舉區103,16551.08%任內退出國民黨,重返親民黨。
2016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親民黨 親民黨794,8386.52%
2020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518,9213.66%

政策

[编辑]
  • 不支持馬英九於2008年競選總統時所提「繼續管制中國830項農產品」之政見,反對「要求馬政府應正式具體宣示不再開放現行禁止自中國進口之830項農產品」之提案[9][10][11][12],也反對禁止中資直接或間接介入選舉及政治活動[13][14]
  • 中港大排整治計畫[15]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李鴻鈞宣布退出立委選舉 不主動退黨. 自由時報. 2015-08-06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2. ^退黨?李鴻鈞:由國民黨決定. 中時電子報. 2015-08-06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 ^朱立倫:李鴻鈞沒有要退黨. 中央社. 2015-08-07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4. ^李鴻鈞退出國民黨 藍委立院少1席. 新頭殼.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5. ^偷酸朱立倫?李鴻鈞加入運作 立院新聯盟政團:做好做滿. [2015-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8). 
  6. ^記者李鴻典.偷酸朱立倫?李鴻鈞加入運作 立院新聯盟政團:做好做滿. 雅虎香港. 2015年11月27日 [2018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8日)(中文(繁體)).NOWnews 
  7. ^邱明玉.朱王不合? 李鴻鈞質疑:戴伯特為何可在中常會發言. NOWnews. 2015-11-02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8. ^李鴻鈞為爭議頻上火線 陳菊持續請假讓他恐成史上最久「代理」院長. 上報. 2025-06-02 [2025-09-10]. 
  9. ^立法院第8屆第2會期第17次會議議事錄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7-03-27,立法院, 2013年1月
  10. ^830項中國農產品解禁? 學者擔憂衝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視新聞, 2013-01-28
  11. ^830項中國農產將開放 農民週日凱道嗆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2013-1-31
  12. ^ECFA的真相 開放農業 出賣農民 出賣台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團結聯盟, 2013-2-01
  13. ^立法院第8屆第4會期第18次會議議事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立法院, 2014年1月
  14. ^立法院第8屆第2會期第17次會議議事錄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7-03-27,立法院, 2013年1月
  15. ^存档副本.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外部連結

[编辑]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監察院
前任:
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
第十三任(第六屆)
2022年5月30日-
現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李鴻鈞
區域席次(168席)
基隆市(3席)
劉文雄) ·王拓) ·徐少萍
臺北市第一選區(10席)
羅文嘉) ·李永萍) ·林重謨) ·卓榮泰#() ·陳建銘) ·蔡正元) ·許淵國) ·穆閩珠) ·秦慧珠) ·王雪峰
臺北市第二選區(10席)
林郁方) ·郭正亮) ·章孝嚴) ·段宜康) ·陳文茜) ·沈富雄) ·李慶安) ·藍美津) ·龐建國) ·陳學聖
臺北縣第一選區(8席)
周錫瑋) ·王淑慧) ·鄭志龍) ·李文忠) ·張清芳) ·李嘉進) ·廖本煙) ·周伯倫#(
臺北縣第二選區(10席)
陳茂男) ·鄭余鎮) ·李鴻鈞) ·周慧瑛) ·陳景峻) ·許登宮) ·柯淑敏) ·蔡家福) ·李顯榮) ·陳宏昌
臺北縣第三選區(9席)
李慶華) ·陳朝龍) ·鄭三元) ·周雅淑) ·林德福) ·賴勁麟#() ·洪秀柱) ·趙永清) ·羅明才
桃園縣(13席)
孫大千) ·彭添富) ·邱垂貞) ·朱鳳芝) ·郭榮宗) ·陳根德) ·陳宗義) ·邱創良) ·鄭金玲) ·李鎮楠) ·張昌財) ·楊麗環) ·呂新民
新竹縣(3席)
邱鏡淳) ·張學舜) ·陳進興
新竹市(3席)
張蔡美) ·呂學樟) ·柯建銘
苗栗縣(4席)
徐耀昌) ·劉政鴻) ·何智輝) ·杜文卿
臺中縣(11席)
郭俊銘) ·馮定國) ·邱太三#() ·楊瓊瓔) ·徐中雄) ·林豐喜) ·簡肇棟) ·顏清標) ·劉銓忠) ·楊文欣) ·紀國棟
臺中市(7席)
黃義交) ·李明憲) ·沈智慧) ·謝明源) ·盧秀燕) ·何敏豪) ·洪昭男
彰化縣(10席)
游月霞) ·魏明谷) ·邱創進) ·林進春) ·周清玉) ·謝章捷) ·卓伯源) ·陳杰) ·江昭儀) ·陳進丁
南投縣(4席)
吳敦義) ·蔡煌瑯) ·湯火聖) ·陳志彬
雲林縣(6席)
蘇治芬) ·曾蔡美佐) ·林國華) ·陳劍松) ·高孟定) ·許舒博
嘉義縣(4席)
李雅景) ·蔡啟芳) ·張花冠) ·何金松
嘉義市(2席)
蔡同榮) ·黃敏惠
臺南縣(8席)
陳唐山#() ·葉宜津) ·李俊毅) ·郭添財) ·鄭國忠) ·李全教) ·謝鈞惠#() ·侯水盛
臺南市(6席)
王幸男) ·賴清德) ·林南生) ·王昱婷) ·錢林慧君) ·唐碧娥
高雄市第一選區(6席)
林進興) ·陳其邁#() ·蘇盈貴) ·羅世雄) ·江綺雯) ·朱星羽
高雄市第二選區(5席)
郭玟成) ·湯金全) ·邱毅) ·羅志明) ·梁牧養
高雄縣(9席)
林岱樺) ·王金平) ·林志隆) ·鍾紹和) ·徐志明) ·余政道) ·趙良燕) ·林益世) ·陳麗惠
屏東縣(7席)
邱議瑩) ·林育生) ·曹啟鴻) ·曾永權) ·蔡豪) ·廖婉汝) ·鄭朝明
宜蘭縣(4席)
陳金德) ·廖風德) ·張川田) ·鄭美蘭
花蓮縣(2席)
盧博基) ·傅崐萁
臺東縣(1席)
黃健庭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吳成典
連江縣(1席)
曹原彰
原住民席次(8席)
平地原住民(4席)
林正二) ·章仁香) ·廖國棟) ·楊仁福
山地原住民(4席)
曾華德) ·瓦歷斯‧貝林) ·高金素梅) ·林春德
全國不分區席次(41席)
民主進步黨(15席)
中國國民黨(13席)
親民黨(9席)
台灣團結聯盟(4席)
僑居國外國民席次(8席)
民主進步黨(3席)
中國國民黨(2席)
親民黨(2席)
台灣團結聯盟(1席)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台灣團結聯盟
註2: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3: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註4: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1年(2002年2月1日至民國94年(2005年1月31日
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
區域席次(168席)
基隆市(3席)
謝國樑) ·徐少萍) ·王拓
臺北市第一選區(10席)
丁守中) ·章孝嚴) ·李永萍#() ·高建智) ·蔡正元) ·鄭運鵬) ·蕭美琴) ·徐國勇) ·費鴻泰) ·林重謨
臺北市第二選區(10席)
赖士葆) ·王世堅) ·周守訓) ·林郁方) ·潘維剛) ·藍美津) ·李慶安) ·黃適卓) ·郭正亮) ·李敖
臺北縣第一選區(8席)
林鴻池) ·莊碩漢) ·周錫瑋) ·李嘉進) ·李文忠#() ·吳清池) ·王淑慧) ·廖本煙
臺北縣第二選區(11席)
吳育昇) ·朱俊曉) ·李顯榮) ·吳秉叡) ·林淑芬) ·曹來旺) ·李鴻鈞) ·黃劍輝) ·蔡家福) ·陳景峻#() ·柯淑敏
臺北縣第三選區(9席)
雷倩) ·洪秀柱) ·沈發惠) ·趙永清) ·羅明才) ·李慶華) ·張慶忠) ·林德福) ·陳朝龍
桃園縣(13席)
吳志揚) ·朱鳳芝) ·彭紹瑾) ·孫大千) ·林正峰) ·陳根德) ·李鎮楠) ·楊麗環) ·張昌財) ·彭添富) ·郭榮宗) ·鄭金玲) ·黃宗源
新竹縣(3席)
葉芳雄) ·邱鏡淳) ·林為洲
新竹市(3席)
柯俊雄) ·柯建銘) ·呂學樟
苗栗縣(4席)
劉政鴻#() ·何智輝) ·徐耀昌) ·杜文卿
臺中縣(11席)
劉銓忠) ·謝欣霓) ·馮定國) ·吳富貴) ·江連福) ·顏清標) ·紀國棟) ·楊瓊瓔) ·蔡其昌) ·徐中雄) ·郭俊銘
臺中市(8席)
蔡錦隆) ·王世勛) ·盧秀燕) ·謝明源) ·黃義交) ·沈智慧) ·何敏豪) ·李明憲
彰化縣(10席)
林滄敏) ·陳杰) ·陳秀卿) ·江昭儀) ·陳進丁) ·卓伯源#() ·陳朝容) ·楊宗哲) ·邱創進) ·魏明谷
南投縣(4席)
吳敦義) ·湯火聖) ·林耘生) ·陳志彬
雲林縣(6席)
張麗善) ·張碩文) ·許舒博) ·林樹山) ·陳憲中) ·尹伶瑛)
嘉義縣(4席)
翁重鈞) ·蔡啟芳) ·林國慶) ·張花冠
嘉義市(2席)
臺南縣(8席)
侯水盛) ·鄭國忠) ·李全教) ·李和順) ·李俊毅) ·洪玉欽) ·黃偉哲) ·葉宜津
臺南市(6席)
唐碧娥) ·王昱婷) ·賴清德) ·高思博) ·林南生) ·王幸男
高雄市第一選區(6席)
李昆澤) ·張顯耀) ·林進興) ·管碧玲) ·羅世雄) ·曾燦燈
高雄市第二選區(5席)
黃昭輝) ·李復興) ·邱毅) ·羅志明) ·郭玟成
高雄縣(9席)
林益世) ·顏文章) ·吳光訓) ·陳啟昱) ·林岱樺) ·鍾紹和) ·徐志明#() ·余政道) ·趙良燕
屏東縣(6席)
伍錦霖) ·潘孟安) ·廖婉汝) ·蔡豪) ·鄭朝明) ·林育生
宜蘭縣(3席)
花蓮縣(2席)
臺東縣(1席)
黃健庭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吳成典
連江縣(1席)
曹爾忠
原住民席次(8席)
平地原住民(4席)
楊仁福) ·廖國棟) ·陳瑩)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4席)
孔文吉) ·高金素梅) ·曾華德) ·林春德
全國不分區席次(41席)
民主進步黨(16席)
蔡煌瑯# ·陳秀惠 ·洪奇昌 ·張俊雄# ·高志鵬 ·蔡英文# ·薛凌 ·王榮璋 ·尤清# ·張慶惠 ·林濁水# ·盧天麟# ·田秋堇 ·黃淑英 ·邱永仁# ·王塗發 ·許榮淑(補) ·吳明敏(補) ·林文郎(補) ·許德祥(補) ·黃誠(補) ·楊芳婉(補) ·陳宗仁(補)
中國國民黨(15席)
親民黨(6席)
台灣團結聯盟(4席)
僑居國外國民席次(8席)
民主進步黨(3席)
中國國民黨(3席)
親民黨(1席)
台灣團結聯盟(1席)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無黨團結聯盟新黨無黨籍
註2: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3: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註4:標註「*」表經協調後由新黨安排至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之人選。
註5: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4年(2005年2月1日至民國97年(2008年1月31日
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
中國國民黨(20席)
民主進步黨(14席)
區域席次(73席)
基隆市(1席)
謝國樑
臺北市(8席)
丁守中) ·周守訓) ·蔣孝嚴) ·蔡正元) ·林郁方) ·李慶安#()/蔣乃辛)() ·費鴻泰) ·赖士葆
臺北縣(12席)
吳育昇) ·林淑芬) ·余天) ·李鴻鈞*) ·黃志雄) ·林鴻池) ·吳清池*) ·張慶忠) ·林德福) ·盧嘉辰) ·羅明才) ·李慶華
桃園縣(6席)
陳根德) ·廖正井#()/郭榮宗)() ·吳志揚#()/黃仁杼)() ·楊麗環) ·朱鳳芝) ·孫大千 
新竹縣(1席)
邱鏡淳#()/彭紹瑾)(
新竹市(1席)
呂學樟
苗栗縣(2席)
李乙廷#()/康世儒#()() ·徐耀昌
臺中縣(5席)
劉銓忠) ·顏清標) ·江連福#()/簡肇棟)() ·徐中雄#() ·楊瓊瓔
臺中市(3席)
蔡錦隆) ·盧秀燕) ·黃義交*
彰化縣(4席)
陳秀卿#() ·林滄敏) ·鄭汝芬) ·蕭景田
南投縣(2席)
吳敦義#()/馬文君)() ·林明溱
雲林縣(2席)
張嘉郡) ·張碩文#()/劉建國)(
嘉義縣(2席)
翁重鈞) ·張花冠#()/陳明文)(
嘉義市(1席)
江義雄
臺南縣(3席)
葉宜津) ·黃偉哲) ·李俊毅
臺南市(2席)
陳亭妃) ·賴清德#()/許添財)(
高雄市(5席)
黃昭順) ·管碧玲) ·侯彩鳳) ·李復興) ·郭玟成
高雄縣(4席)
鍾紹和*) ·林益世) ·陳啟昱#()/林岱樺)() ·江玲君
屏東縣(3席)
蘇震清) ·王進士) ·潘孟安
宜蘭縣(1席)
林建榮
花蓮縣(1席)
傅崐萁*#()/王廷升)(
臺東縣(1席)
黃健庭#()/賴坤成)(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陳福海
連江縣(1席)
曹爾忠
原住民席次(6席)
平地原住民(3席)
廖國棟) ·楊仁福)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3席)
簡東明) ·孔文吉) ·高金素梅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
註2:標註「(僑)」者為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註3: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4: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區域為補選遞補。
註5:標註「*」表國親聯盟共同推舉。
註6: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7年(2008年2月1日至民國101年(2012年1月31日
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
中國國民黨(16席)
民主進步黨(13席)
台灣團結聯盟(3席)
許忠信# ·黃文玲# ·林世嘉# ·葉津鈴(補) ·賴振昌(補) ·周倪安(補)
親民黨(2席)
區域席次(73席)
臺北市(8席)
丁守中) ·姚文智) ·羅淑蕾) ·蔡正元) ·林郁方) ·蔣乃辛) ·費鴻泰) ·赖士葆
新北市(12席)
吳育昇) ·林淑芬) ·高志鵬) ·李鴻鈞) ·黃志雄) ·林鴻池) ·江惠貞) ·張慶忠) ·林德福) ·盧嘉辰) ·羅明才) ·李慶華
基隆市(1席)
謝國樑
宜蘭縣(1席)
陳歐珀
桃園市(6席)
陳根德) ·廖正井) ·陳學聖) ·楊麗環) ·呂玉玲) ·孫大千
新竹縣(1席)
徐欣瑩
新竹市(1席)
呂學樟
苗栗縣(2席)
陳超明) ·徐耀昌#()/徐志榮(補)(
臺中市(8席)
蔡其昌) ·顏清標#()/顏寬恒(補)() ·楊瓊瓔) ·蔡錦隆) ·盧秀燕) ·林佳龍#()/黃國書(補)() ·何欣純) ·江啟臣
彰化縣(4席)
王惠美) ·林滄敏) ·鄭汝芬) ·魏明谷#()/陳素月(補)(
南投縣(2席)
馬文君) ·林明溱#()/許淑華(補)(
雲林縣(2席)
張嘉郡) ·劉建國
嘉義縣(2席)
翁重鈞) ·陳明文
嘉義市(1席)
李俊俋
臺南市(5席)
葉宜津) ·黃偉哲) ·陳亭妃) ·許添財) ·陳唐山
高雄市(9席)
邱議瑩) ·邱志偉) ·黃昭順) ·林岱樺) ·管碧玲) ·李昆澤) ·趙天麟) ·許智傑) ·林國正
屏東縣(3席)
蘇震清) ·王進士) ·潘孟安#()/莊瑞雄(補)(
花蓮縣(1席)
王廷升
臺東縣(1席)
劉櫂豪
澎湖縣(1席)
楊曜
金門縣(1席)
楊應雄
連江縣(1席)
陳雪生
原住民席次(6席)
平地原住民(3席)
廖國棟) ·鄭天財)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3席)
孔文吉) ·高金素梅) ·簡東明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親民黨 親民黨 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民國黨 民國黨
註2:標註「(僑)」者為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註3: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5: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區域為補選遞補。
註6: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101年(2012年2月1日至民國105年(2016年1月31日
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
多數黨
區域席次(49+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8)
原住民席次(1)
少數黨
區域席次(20)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1)
原住民席次(4)
區域席次(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2)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3)
原住民席次(1)
無黨籍或未加入黨團立委
區域席次(2)
國民政府時期
中華民國國旗
行憲以後
監察院第六屆監察委員
民國109年(2020年)7月21日特任(27)
民國111年5月26日特任(1)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鴻鈞_(1959年)&oldid=8927183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