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李雪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雪三
个人资料
出生1910年10月14日
 清朝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
逝世1992年12月22日(1992-12-22)(82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宗教信仰共产主义
学历
      • 焦作卫辉中学
      • 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
      • 1928年春郑州西北军官学校
经历
      • 红5军团第13军41师政治部工作
      • 红五军团第3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 红15年团73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
      • 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部长
      • 陕南抗日第1军政委。随部编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任政委。
      • 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警卫营教导员。
      • 1937年底警卫营并入第687团改为第2营,任第687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 第344旅独立团政治委员,该部后改称冀鲁豫支队第1大队任政委。
      • 随部编入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2旅,任政治部主任。后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任政治部主任
      • 随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8旅,任副政委、政委
      • 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8旅政治委员、第二纵队第4师政治委员
      • 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 第四野战军第39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 1952年8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 1955年5月志愿军后勤部政委
      • 195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 1977年9月后勤学院筹建小组组长
      • 1978年初至1982年任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
      • 总后勤部顾问
著作
      • 《新四军3师8旅的成长与发展》
      •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 《回忆两淮战役》
      • 《苏北盐阜地区五十三天反“扫荡”》
      • 《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第二纵队》

李雪三(1910年10月14日—1992年12月22日),原名李育林,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周流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生平

[编辑]

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起读书,15岁考入焦作卫辉中学,半年后又考入洛阳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8年考入西北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任排长。1931年在参加宁都起义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1月,李雪三奉命率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汇报。

家人

[编辑]
  • 夫人柏曼卿:1927年8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城市贫民家庭。1947年2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作为齐齐哈尔市联合中学学生会主席参军。1955年转业。1983年任国家建材局机关党委书记。1985年4月任原国家建材局老干部局巡视员。1987年9月正局级离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第三师分会副会长。2017年11月14日病逝。
  • 儿子李永平

参考来源

[编辑]
  1. ^李雪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
前任:
李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1956年10月-1960年8月
繼任:
卢南樵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式中将肩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雪三&oldid=8683056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