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李纳 (作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李纳 (作家)」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李纳」。

李纳(1920年5月22日—2019年4月29日),原名李淑媛,女,彝族云南石林人,中国作家。

生平

[编辑]

李纳是云南石林县城南门街人。幼时就读鹿阜小学,后进入昆明省立昆华女中读书。1940年春离家出走到达延安,被分配到培养妇女干部的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因本人爱好文学,立志做一名文艺战士,又转入鲁迅文学学院文学系学习。1943年底分配到延安中学任语文教师,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随“东北干部大队”推进东北,先后任《东北日报》、《东北画报》记者、编辑,采访、撰写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散文[1]。1948年赴鸡西煤矿采访,写出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煤》。随后又创作短篇小说《父亲》、《不愿做奴隶的人》,以及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出路》和《姜师傅》。1951年结集为短篇小说集《煤》,1951年由工人出版社出版[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纳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后留所创作。1954年,中国作家协会设驻会机构,李纳被调任驻会作家。1957年“反右”中驻会作家解散,她被分配到安徽省文联搞专业创作。1963年,出版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明净的水》。文化大革命中,李纳经历了被批斗、抄家、下放等。1977年,调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审[3]。1983年,回作家协会任作家出版社编审。1963年撰写《刺绣者的花》,获1984~1986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另外还创作中篇小说《战友之间》和《涓涓流水》、《温暖的心》、《月琴》、《桥》、《窗》等短篇小说[4]

参考

[编辑]
  1. ^《中国文学家辞典》编委会编. 中国文学家辞典 现代第2分册. 文化资料供应社. 1980.09: 302.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 ^鄂基瑞等撰. 中国现代文学词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12: 358.ISBN 7-5326-0019-X.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3. ^王菊著.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彝族文学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3.06: 194.ISBN 978-7-105-12731-3.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 ^刘世生主编;石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石林彝族自治县志 1989-2000.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6.10: 603.ISBN 7-5367-3448-4.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1985年1月-1996年12月
主席
常务副主席
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
理事
标注1:被除名者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2001年12月-2006年11月
名誉副主席
主席
副主席
主席团委员
委员
名誉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
2006年11月-2011年11月
名誉副主席
主席
副主席
主席团委员
书记处书记
委员
名誉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
2011年11月-2016年12月
名誉副主席
主席
副主席
主席团委员
书记处书记
委员
名誉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
2016年12月-2021年12月
名誉副主席
主席
副主席
主席团委员
书记处书记
委员
名誉委员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纳_(作家)&oldid=8683550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