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有隱藏内容,或許有礙讀者閱覽。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
李壽全 | |||||||||||
|---|---|---|---|---|---|---|---|---|---|---|---|
| 制作人 | |||||||||||
| 罗马拼音 | Lee Shou-Chuan | ||||||||||
| 国籍 | |||||||||||
| 出生 | (1955-04-29)1955年4月29日(70歲) | ||||||||||
| 职业 | 歌手、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音樂總監 | ||||||||||
| 教育程度 | 逢甲大學經濟學系 | ||||||||||
| 配偶 | 林郁君 (1983年结婚—2012年丧偶) 林美惠(2015年结婚) | ||||||||||
| 儿女 | 一子二女;包括李律 |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
李壽全(1955年4月29日—),臺灣音樂家、音樂製作人與音樂總監,瑞芳出身,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學系,是臺灣校園民歌推動者之一。
李壽全在大學時代即開始自彈自唱,在PUB當DJ,並結識了台中「日昇之屋」小餐館的老闆張子石[1],日後演唱的〈張三的歌〉(電影《父子關係》主題曲,並收錄於專輯《8又二分之一》)即是其詞作。退伍之後李壽全成為新格唱片的音樂製作人,1980年與陳志遠合作,製作李建復的首張個人專輯《龍的傳人》[2],並創下台灣民歌時期的巔峰[3]。1980年冬與蔡琴、李建復、蘇來、許乃勝、靳鐵章組成不受商業箝制的「天水樂集」,但1982年,僅維持一年多即因團員各奔西東而形同解散[4],留下了《柴拉可汗》與《一千個春天》兩張專輯[5]。
除《龍的傳人》外,李壽全也製作了劉文正《太陽一樣》、張學友〈情已逝〉、潘越雲〈天天天藍〉、〈情字這條路〉、洪榮宏〈舊情綿綿〉、沈文程〈五月十一彼下埔〉、〈舊情也綿綿〉、〈小河之歌〉、娃娃〈開心女孩〉、王傑〈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故事的角色〉,費玉清〈晚安曲〉、王力宏〈情敵貝多芬〉、江蕙〈台灣紅歌〉等作品。
由他作曲的《一樣的月光》,更奠定了蘇芮在歌壇的地位。
曾製作《搭錯車》、《超級市民》等電影配樂,並多次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1985年參與公益單曲《明天會更好》的作詞。
1986年《8又二分之一》專輯被選入「台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之中,這份榜單中,由李壽全製作的專輯就有10張之多(《蘇芮專輯》、《天天天藍》、《龍的傳人》、《8又二分之一》、《情字這條路》、《一千個春天》、《柴拉可汗》、《胭脂北投》、《偈》、《一場遊戲一場夢》),堪稱是華語流行歌壇的「最佳操盤手」。
1996年製作《大地的窗口》,迎接著名動物保育人士珍·古德首次訪台。
1998年李壽全為沈文程製作的〈啟程〉專輯,讓沈文程獲得第10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歌手獎。
樂評人馬世芳認為,李壽全是台灣第一位具有概念專輯規格的音樂製作人[7],並受到Chris de Burgh(英语:Chris de Burgh)的《Crusader(英语:Crusader (Chris de Burgh album))》專輯的啟發,大膽的與「天水」成員們創作了《柴拉可汗》等交響詩組曲。
李壽全與妻子林郁君(1959年—2012年)[8]育有一子二女,1983年李壽全在台北市創辦的「小西唱片行」以林郁君小名「小西」為名。大女兒李律為新生代演員,曾在2005年「一千個春天」演唱會與李壽全同台演唱《張三的歌》[9]。
化作永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