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李仁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名为李达的其他人物,請見「李达」。
李仁达
李仁達
福州战坂境供奉的李仁达神像
威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知闽国事
國家闽国(?—?,944年—945年)
殷国(?—944年)
吴越国(947年—948年)
時代五代十國
主君闽惠宗(?—935年)
闽康宗(935年—939年)
闽景宗(939年—?)
殷天德帝(?—944年)
朱文进(944年)
卓儼明(945年)
吴越成宗(947年)
吴越忠逊王(947年—948年)
姓名李仁达→ 李弘义→ 李弘达→ 李达→ 李孺赟
職官元从指挥使(闽惠宗封)→ 判六军诸卫事(自称,名义上为卓俨明封)威武军留后(自称)→ 威武军节度使南唐中主封)→ 威武军留后、权知闽国事(自称)→ 威武军节度使、知闽国事(后晋出帝封)
勛官同平章事(南唐中主封)→ 同平章事(后晋出帝封)→ 同平章事兼侍中吴越忠逊王封)
神號护国留侯、李大王
籍貫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逝世后汉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三
948年1月26日
吴越威武军福州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在位年代945年7月4日—947年4月7日(1年277天)
親屬
兄弟李弘通(弟)

李仁達(?—948年1月26日),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后成为独立军阀,945年—947年割據福州

李仁達后来多次改名,使用过李弘義李弘達李達李孺yūn等四个名字,以下統一称呼原名李仁達

生平

[编辑]

投奔王延政和朱文进

[编辑]

李仁達在閩國擔任元從指揮使十五年,卻没有得到升遷。至闽景宗王曦在位時,叛奔建州投靠王延政,被王延政任用为将领。朱文進杀死王曦後,李仁達又叛奔福州,向朱文进陈述攻取建州之策。朱文進厭惡其為人反复无常,把他送往福清闲居。

拥立卓俨明

[编辑]
李仁达割据时期的威武军

閩國皇帝王曦被部將朱文進連重遇所弒,不久兩人又被林仁翰所殺,林仁翰想迎立王延政为闽主。后晋開運二年(945年)正月,王延政派其從子王繼昌到福州鎮守。

李仁達因曾背叛王延政,担心王延政會報復,又見南唐已經攻擊王延政,於是偷偷进入福州城,与著作郎陈继珣游说黃仁諷:“今唐兵乘勝,建州孤危。富沙王不能保建州,安能保福州!昔王潮兄弟,光州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況吾輩乘此機會,自圖富貴,何患不如彼乎!”三月初二·戊戌(945年4月16日)傍晚,在黄仁讽的支持下,李仁达领兵袭殺王繼昌和统军使吴成义,奪取福州政權。

李仁達想要自立为主,又担心眾人不服,於是于次日、三月初三·己亥(945年4月17日)擁立雪峰寺僧人卓儼明為皇帝。李仁達自任判六軍諸衛事。

王延政聞福州發生兵變,將黃仁諷一家滅族,命統軍使張漢真領水軍五千,會同漳、泉兵討伐卓儼明、李仁達。张汉真抵达福州城下,攻打东关。黄仁讽听说自己的家族被夷灭,打开城门,率军力战,大破闽兵,俘虏张汉真,入城后斩杀了他。

後來李仁達知悉陳繼珣、黃仁諷有異心,把他們誅殺,因此兵權盡歸李仁達。

攻打泉州

[编辑]
主条目:泉州之战 (946年)

后晋开运二年五月廿二·丁巳(945年7月4日),李仁達殺死卓儼明及其父,自稱威武军留後。李仁達和南唐通好,用南唐保大年号,南唐封李仁達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賜名為李弘義,李仁達又派使者向後晉進貢。

946年,泉州刺史王繼勛写信給李仁達,希望修好,李仁達以泉州曾隸屬威武軍,怒其抗禮。四月,派遣弟李弘通領兵1萬攻打泉州,被泉州实际统治者留從效擊敗。

福州之围

[编辑]

南唐攻滅王延政後,封李仁達的母亲、妻子为国夫人,提升他的四个弟弟的官职,派枢密使陈觉为福州宣谕使,厚赐李仁達金帛,计划召李仁達入朝。李仁達提前知道南唐的谋划,故意十分傲慢地对待陈觉,陈觉因此不敢对李仁达提起入朝之事。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八月,陈觉回朝途中,到剑州时,深以此事为耻,于是自称权福州军府事,擅发汀州建州抚州信州的军队,命建州监军使冯延鲁率军攻打福州。南唐军攻破福州外城,李仁达退守福州内城。李仁达自稱威武军留後、權知閩國事,更名李弘達,向後晉稱臣;九月初七·甲午(10月4日),后晋封李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知闽国事。又改名為李達,向吳越稱臣,請求吳越发兵援助。十月廿五·壬午(11月21日),吴越王錢弘佐派遣统军使张筠赵承泰率军3万,从水陆两路救援福州。十一月廿二·己酉(12月18日),吴越援军抵达福州城,与李仁达的军队共同抵御南唐军,但是作战不利,福州城被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但由于围城的南唐军诸将勾心斗角,各自争功,互不配合,始终未能攻下福州城。吴越又派遣将领余安率水军自海路救援福州,于后汉天福十二年三月十四·己亥(947年4月7日)到达福州,打败南唐军,解福州之围。余安率军进入福州城,李仁达把兵权交给他。同月,张筠、余安都返回钱塘,吴越王钱弘佐派遣东南安抚使鲍修让率军驻守福州。

這段時間李仁達共有李弘義(稱臣於南唐時)、李弘達(稱臣於後晉時)、李達(稱臣於吳越時)三次改名。

被杀

[编辑]

后汉天福十二年七月(947年7月21日—8月18日),李仁達以弟李仁通為知福州留後,親自到杭州晉見吳越王錢弘倧,钱弘倧加封李仁達“兼侍中”头衔,賜名李孺贇。不過李仁達深感恐懼,以金筍二十株及雜寶贿赂內牙統軍使胡进思,求歸福州。胡進思向錢弘倧為李仁達請求,钱弘倧同意,李仁達得以返回福州。

李仁達回到福州後,與吳越戍將鮑修讓不和,計劃襲殺鮑修讓,再以福州投降南唐。鮑修讓發覺,于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三·癸巳(948年1月26日)引兵進攻李仁达的府第,殺死李仁達,並灭其族。鮑修讓將李仁達首級送至錢塘吳越王钱弘倧以丞相吳程知威武军節度使。

臣属

[编辑]

遗迹和纪念

[编辑]

位于今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的战坂(古称“吉头”,包括战峰村和坂中村两个行政村,下辖数个自然村[1]),得名于李仁达曾于此地与南唐军队交战[2]。当地村民(以清朝初年“迁界”后迁移至此地的漳州人后裔为主)将李仁达神格化,尊称为“护国留侯”(又称“李大王”),并建造庙宇“战坂境”(又称“龙峰正境”,现为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用来祭祀他及其三个部将。每年正月十六,厦坊(战坂最大的一个村)举行“护国留侯”的游神活动;战坂除厦坊外的其他地方则是在正月十五举行[3]

參考文献

[编辑]
  1. ^是什么,让人难以“断舍离”老宅里的“吃宴”?
  2. ^闽都记 卷之二十五 郡东北侯官胜迹
  3. ^新生的网红神火了,真正传统的游神却晾在一旁. [202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3). 
(886年—)909年—945年;首都:福州大都督府长乐府建州
年號
后妃
正室
嬪妃
宗室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養子孫
族亲
人物
官员
僧道
事件
列表
前蜀
追尊
统治
后蜀
追尊
统治
杨吴
追尊
统治
南唐
追尊
统治
吴越
追尊
统治
统治
福州威武军
清源軍(平海军)
马楚
追尊
统治
武平军
荆南
南汉
追尊
统治
静海军
北汉
卢龙军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仁達&oldid=87820485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