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都管区 Dioecesis Pontica Διοίκησις Πόντου | |
|---|---|
| 罗马帝国的管区 | |
| 314–535 548–7世纪 | |
公元400年时的本都管区 | |
| 坐标:42°30′N32°30′E / 42.5°N 32.5°E /42.5; 32.5 | |
| 國家 | 罗马帝国 |
| 首府 | 阿马西亚 |
| 歷史時期 | 古代晚期 |
• 成立 | 314 |
• 被军区系统取代 | 660年代 |
| 今属于 | |
本都管区(拉丁語:Dioecesis Pontica,希臘語:Διοίκησις Πόντου/Ποντικῆς)是罗马帝国晚期设立的行政区划“管区”之一,包含了小亚细亚北部与东北部的行省,东面与萨珊波斯接壤[1]。
行政上,本都管区属于东方近卫总长大区,下辖12个行省:比提尼亞、霍诺里阿斯(英语:Honorias)、帕夫拉戈尼亚、海伦娜本都、波利莫尼库斯本都、第一加拉太、第二加拉太、第一卡帕多细亚(英语:Cappadocia Prima)、第二卡帕多细亚(英语:Cappadocia Secunda)、第一亚美尼亚、第二亚美尼亚、大亚美尼亚,此外还有由亚美尼亚王公自治的索菲内(英语:Sophene)、罗马在黑海东北部的据点尼蒂克(今加格拉)、皮提尤斯(今皮聰大)、狄奥斯库里阿斯(今苏呼米)。536年创建的第三亚美尼亚、第四亚美尼亚两个行省也属于本都管区。管区的长官“近卫总长代理官(英语:Vicarius)”驻阿马西亚。
本都管区面临着萨珊波斯的威胁,因而其军队由专官“本都与亚美尼亚都督(Dux Ponti et Armeniae)”指挥,直到5世纪分拆成两个都督(Dux)指挥。查士丁尼一世时又在亚美尼亚地区设立了“亚美尼亚军队总长(英语:Magister militum)(Magister militum per Armeniam)”[1]。查士丁尼还于535年废除了本都管区,由第一加拉太行省的长官接手“近卫总长代理官(英语:Vicarius)”的职责,但这一改革的结果不能让国家满意,于是548年本都管区又被重新建立,此后持续存在,直到7世纪后期军区制形成,本都管区被亚美尼亚军区与奥普西金军区取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