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朔州市

坐标39°19′51″N112°25′55″E / 39.3308°N 112.432°E /39.3308; 112.43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朔州
朔州」重定向至此。关于同名地方,请见「朔州 (消歧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多个同名州,请见「朔州 (古代)」。
朔州市
地级市
朔州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并存有金代殿宇
朔州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并存有金代殿宇
朔州市在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朔州市在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39°19′51″N112°25′55″E / 39.3308°N 112.432°E /39.3308; 112.432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西省
設立1988年3月24日
政府駐地朔城区
下级行政区2市辖区、1县级市、3
政府
 • 市委書記王帅红
 • 人大常委會主任冯云龙
 • 市長吴秀玲(女)
 • 政協主席张立新
面积
 • 地级市10,625 平方公里(4,102 平方英里)
 • 市區4,094 平方公里(1,581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8位(佔全山西省6.78%)
最高海拔2,426 公尺(7,959 英尺)
人口(2024)
 • 常住156.78萬人
 • 排名全省第10位(佔全山西省4.81%)
 • 密度165.8人/平方公里(429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72.89萬人
 • 城镇(2015)93.67萬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036000
電話區號349
車輛號牌晋F
气候中温带半干旱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140600
舊稱马邑、鄯阳
国内生产总值(2024)¥1328.50亿(全省第9位,佔全山西省7.19%)
144.68亿美元汇率
人均¥51,256(全省第2位
8,229美元(汇率)
網站朔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市象征
蜀葵
小叶杨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山西统计年鉴-2016》

朔州市,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市境东界大同市,南连忻州市,西北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大同盆地西南部,北、西、南三面皆环山,西北为洪涛山,西南为管涔山,东南为恒山,中部和东部为桑干河平原。桑干河及其支流恢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属海河水系,西北有属黄河水系苍头河,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市府西街1号。朔州是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城市,也是北方重要的奶牛基地和陶瓷生产基地。

历史

[编辑]

史前时期

[编辑]

峙峪边耀鹅毛口等古遗址表明,距今约28000年前朔州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

先秦至秦汉

[编辑]

春秋以前,这里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战国时归入赵国版图。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边帅蒙恬在此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归雁门郡管辖。西汉时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中陵县(今平鲁区)、剧阳县(今应县)、阴馆县(今朔城区东南)、汪陶县(今山阴县)、埒县(今朔城区南)、楼烦县(今朔城区西南)、善无县(今右玉县),归雁门郡管辖。东汉末年县废。

两晋至隋唐

[编辑]

西晋时将雁门关以北各县民撤往关南,地归代王拓跋猗卢北魏时属畿内地,置桑乾郡繁峙郡马邑郡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将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天保八年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为总管府时改为马邑郡,辖鄯阳縣(又稱开阳,今朔城区南部)、神武(今山阴、应县境)。武德四年(621年)改马邑为朔州;天宝八年(742年)又改朔州为马邑郡。

五代到元朝

[编辑]

五代十国皆称鄯阳县,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朔州、寰州应州割让给契丹,朔州入为朔宁府治,皆为朔州治。

明清时期

[编辑]
始建于唐朝的崇福寺

洪武二年,鄯阳县并入朔州,属大同府嘉靖中为冀北道驻地。仍为朔州,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朔平府

现代

[编辑]

1912年(民國元年)改朔州为朔县,隶雁门道。后雁门撤道,直隶山西省

1946年朔县被中国共产党攻取,归察哈爾省,1952年察哈爾省撤銷,重归山西省。1989年1月5日正式设市。下辖朔城区(原朔县)、平鲁区(原平鲁县)和山阴县。1993年7月原雁北地区撤銷,其所辖的应县、右玉县和怀仁县划归朔州市[1]

地理

[编辑]

朔州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到总面积的60%以上。境内海拔在16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40多座。最高海拔位于山阴县东南部的翠薇山,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河流分布较广,主要河流共29条,基本分属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朔州市用“像北欧一样美丽的地方”作城市宣传。图为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上朔州出口附近的标牌

资源

[编辑]

矿产以为主,兼石灰石、粘土、铝矾土、高岭土、石墨、云母、明矾、石英、等等。

气候

[编辑]

朔州市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干燥,冬长夏短,多风少雨,日照长,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6.4摄氏度,平均降水量428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1981–2010年间朔州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温 °C(°F)−1.4
(29.5)
2.8
(37.0)
9.1
(48.4)
17.7
(63.9)
23.7
(74.7)
27.4
(81.3)
28.2
(82.8)
26.4
(79.5)
22.5
(72.5)
15.9
(60.6)
7.4
(45.3)
0.4
(32.7)
15.0
(59.0)
日均气温 °C(°F)−9.8
(14.4)
−5.7
(21.7)
1.3
(34.3)
9.8
(49.6)
16.6
(61.9)
20.5
(68.9)
21.9
(71.4)
19.8
(67.6)
14.7
(58.5)
8.0
(46.4)
−0.6
(30.9)
−7.5
(18.5)
7.4
(45.3)
平均低温 °C(°F)−16.8
(1.8)
−12.9
(8.8)
−5.9
(21.4)
1.7
(35.1)
8.4
(47.1)
13.0
(55.4)
15.7
(60.3)
13.8
(56.8)
7.8
(46.0)
1.3
(34.3)
−7.0
(19.4)
−14.0
(6.8)
0.4
(32.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1.6
(0.06)
2.6
(0.10)
10.2
(0.40)
17.8
(0.70)
33.4
(1.31)
57.0
(2.24)
101.0
(3.98)
90.0
(3.54)
56.0
(2.20)
21.1
(0.83)
6.1
(0.24)
1.7
(0.07)
398.5
(15.67)
平均相對濕度(%)52474439425268736658535354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朔州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朔州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朔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朔州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王帅红[2]冯云龙[3]吴秀玲(女)[4]张立新[5]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山西省稷山县山西省宁武县山西省文水县山西省定襄县
出生日期1973年8月(52歲)1964年10月(60—61歲)1971年1月(54歲)1966年9月(59歲)
就任日期2024年12月2015年12月2021年2月2021年2月

历任领导

[编辑]
市委书记

市长

行政区划

[编辑]

朔州市现辖2个市辖区、3个,代管1个县级市

朔州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6]区划名称汉语拼音面积[註 1][7]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8]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9]
街道
办事处
140600朔州市Shuòzhōu Shì10,625.391,593,444朔城区03600071850
140602朔城区Shuòchéng Qū1,779.69565,075北城街道036000429
140603平鲁区Pínglǔ Qū2,314.89148,212井坪镇036800211
140621山阴县Shānyīn Xiàn1,644.60199,505岱岳镇03690049
140622应县Yìng Xiàn1,673.02243,970金城镇03760039
140623右玉县Yòuyù Xiàn1,979.1988,212新城镇03720046
140681怀仁市Huáirén Shì1,234.01348,470云中街道038300336
朔州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山西省  政府驻地:朔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朔城区
4街道
2镇
9乡
平鲁区
2镇
11乡
县级市
怀仁市
3街道
3镇
6乡
山阴县
4镇
9乡
应县
3镇
9乡
右玉县
4镇
6乡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15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0.97万人,人口出生率6.11‰;死亡人口1.15万人,死亡率7.2‰。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93,44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14,85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21,413人,下降7.08%,年平均增长率为-0.73%[10]。其中,男性人口为826,012人,占总人口的51.84%;女性人口为767,432人,占总人口的48.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63。0-14岁的人口为273,994人,占总人口的17.2%;15-59岁的人口为1,029,198人,占总人口的64.5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0,252人,占总人口的18.2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9,294人,占总人口的12.5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85,435人,占总人口的61.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8,009人,占总人口的38.16%。

民族

[编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90,707人,占9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37人,占0.1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22,623人,下降7.1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210人,增长79.2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8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

朔州是新兴的工业基地,兼有电力、机械、化工、建材、陶瓷、食品等行业。农业有粮食种植、果树栽培、油料种植、牧业、渔业。朔州市内重要的工业企业有平朔煤业神头发电厂等。

交通

[编辑]

市内公共交通

[编辑]

市内环城公交车有南环和北环,公交公司汽车有1、2、3、5、6、7、8、9、11路。车费为1元。

公路铁路

[编辑]
朔州站

同蒲铁路电气化复线过境,设朔州站大西高速铁路过境,设朔州东站。大运二级公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 241国道 336国道、平万公路、朔蔚公路和连接G5512 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境内,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是山西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地级市。

航空

[编辑]

新建朔州滋润机场已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现有上海、天津和长沙三条航线。

文化

[编辑]
位于朔州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制佛塔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胜古跡

[编辑]

民俗与艺术

[编辑]

教育

[编辑]

高等教育

[编辑]

朔州境内共四所高校(一所本科,三所专科类大专高职院校)

基础教育

[编辑]

代表性学校: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朔州人”。

注释

[编辑]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历史沿革. 朔州市人民政府. 2022-03-22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0). 
  2. ^王帅红任朔州市委书记 姜四清不再担任. 中国经济网. [2024-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9). 
  3. ^冯云龙当选朔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经济网.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4. ^吴秀玲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5. ^张立新当选朔州市政协主席 任宪、苏斌如当选副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7. ^《朔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PDF). 朔州市国土资源局.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09-22). 
  8. ^朔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朔州市人民政府. [202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10. ^朔州市统计局、朔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朔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外部链接

[编辑]
朔州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山西省  政府驻地:朔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朔城区
4街道
2镇
9乡
平鲁区
2镇
11乡
县级市
怀仁市
3街道
3镇
6乡
山阴县
4镇
9乡
应县
3镇
9乡
右玉县
4镇
6乡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运城市
忻州市
临汾市
吕梁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山西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华北地区
直辖市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直辖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园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区
特别行政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地区
直辖市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台湾省台澎地区)由中华民国自1945年统治至今,未实际控制。釣魚臺列嶼周边海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船只交替控制。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规〔2023〕2号)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台湾省在地图上应当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台北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表示(图例中注省级行政中心)。台湾省的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级行政中心表示。相关背景请参阅臺灣問題

参见:地级行政区数据地级行政区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的城市荣誉称号。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1:截至2019年公布第二十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住建部已经累计授予了376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园林区。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朔州市&oldid=8912548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