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曹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名为野王侯的其他人物,請見「野王侯」。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7年7月23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曹洪"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曹洪
曹洪
驃騎將軍
國家曹魏
時代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主君曹操曹丕曹叡
姓名曹洪
子廉
封爵國明亭侯→野王侯→都陽侯→庶人→樂城侯
籍貫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出生约169年
逝世魏明帝太和六年
232年
谥号恭侯
祠廟魏太祖庙
親屬
兄弟曹純
曹馥
曹震
曹氏(荀彧子粲之妻)
其他親屬族父:曹瑜
從兄:曹操

曹洪(约169年—232年),字子廉沛國(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要將領,曹操堂弟。

歷任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卫将军等,封都阳侯。因拒絕借錢給少年時的曹丕,讓心胸狹隘的曹丕對他記恨數十年,曹丕即位後將曹洪羅織罪名下獄,卞太后知道此事後脅迫郭皇后向曹丕求情,免去死罪的曹洪仍被削爵貶為庶民。曹丕死後曹叡即位,復曹洪爵位,拜曹洪為後將軍,封樂城侯,官至骠骑将军,死後谥為恭侯

生平

[编辑]

君之左右

[编辑]
主条目:討伐董卓之戰

曹洪在曹操起兵參加讨董卓聯軍時,已經加入曹操軍。軍到荥阳時,曹軍为董卓将領徐荣所败,敵軍一路追殺,曹操失去坐騎,曹洪趕至,立刻下馬讓給曹操,曹操推辞,曹洪說:「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便徒步跟隨到汴水,因水過深不能渡,曹洪得來一艘船,与曹操過河,歸还奔扬州刺史陈温与曹洪有深厚交情,曹洪帶千多名家兵到陈温處募兵,在庐江募得上等甲士千餘人,东到丹杨又募得数千人,與曹操会師龙亢

四方征戰

[编辑]
主条目:兖州之战曹操迎天子官渡之戰陽平關之戰漢中之戰

193年,呂布乘曹操東征徐州,偷襲兗州,曹操立即還擊呂布,相方對峙,时值大饥荒,曹洪列兵在前,先佔据东平,聚於劤谷以補給军隊。曹操成功打敗呂布,曹洪屯兵於东阿,再转戰济阴山阳中牟阳武等十多县,皆攻克,以前后軍功拜為鹰扬校尉,再升為扬武中郎将。196年,迎漢獻帝许昌,再拜為谏议大夫。

200年官渡之戰,與徐晃出擊[1],後火燒烏巢事件,聽從荀攸的勸告,收納了袁紹舊將張郃[2]

後南征刘表,破舞阳阴叶堵阳博望的劉表軍,數有戰功,升為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屢屢征伐有功,拜為都护将军。

215年參與討伐張魯,並與留守鄴城曹丕互打筆仗[3][4][5][6]

217年參與討伐劉備將領吳蘭下辨之戰,當時吳蘭駐扎在陇西郡下辨,劉備派遣張飛援救吳蘭,最終曹軍擊敗吳蘭張飛逃走[7]

219年參與漢中之戰[8],與曹真張既等人配合。[9][10]

晚年待遇

[编辑]

220年,曹丕稱帝,先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增加食邑千户,總計共二千一百户,后再轉封都阳侯

由於曹丕年少時向他借錢被拒絕、對他早已心有芥蒂。曹丕為太子時,又向曹洪借绢百匹,曹洪再次拒絕而無法使曹丕滿意[11]。曹丕稱帝後,藉口曹洪的食客犯法,將曹洪收監,等候處死。群臣進諫求情,曹丕都不聽,曹丕之母卞太后盛怒之下對郭皇后說:「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如果曹洪今日被處死,我明日便讓陛下廢了你的后座。)」郭皇后急忙去盡力周旋,於是曹丕才饒過曹洪性命,但仍要削除官職、封邑,貶為庶人,當時是黃初七年(226年)正月[12]

227年,明帝曹叡即位,恢復其名望、爵位,先拜其為后将军,更加封乐城侯、增加食邑千户,再次拜為骠骑将军。232年曹洪病逝,谥為恭侯。243年,靈位遷移至魏太祖廟、與曹操一同祭祀。

特徵

[编辑]

曹洪家裡很富有,曹操任司空时,親自帶頭將每次月調儲在縣,曹洪所儲之款連曹操也自認不及。但是為人吝嗇小氣,因為惜金而拒绝借錢給曹丕,后遭到牢獄之苦,最終在卞太后強迫郭皇后求情之下才可被赦免。之後曹丕接著要沒收曹洪家產,在卞太后的要求下作罷。

又在漢中之戰击退張飛馬超等大辦慶功宴,期間令歌女跳脫衣舞,引起當地士人楊阜的譴責[13];此時曹操譏諷曹洪,說曹洪的貪財好色如同劉邦辛毗曹休如同張良陳平匡正他的過失[14]

又早在曹操的豫州時期,其門客有少數“数犯法”,先後被長社縣令楊沛和許縣令滿寵懲治[15][16]。不久任都護將軍的期間,曾強迫建安七子阮瑀任其書記,但被婉拒[17]

魏略》記載曹洪藉著自身才疏為由,想讓擁有才學的司馬懿來幫助自己,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藉口病到拄拐杖的地步無法去見曹洪。因此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司馬懿在曹操徵召下才丟掉拐杖入仕。

據《三國志·司馬芝傳》載,明帝時期(226~232),由於曹洪的乳母與临汾公主的僕人一起淫祀无涧神,而被司馬芝下獄。[18]

另詳見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此書信收錄於《文選卷四十一·書上》。

家庭

[编辑]

父辈

[编辑]
  • 曹鼎,曹洪伯父,尚书令
  • 曹瑜,曹洪族父,卫将军,封列侯

子女

[编辑]
  • 曹馥,曹洪之子,继承曹洪爵位
  • 曹震,曹洪之子,封列侯
  • 曹氏,曹洪之女,荀粲妻,有美色,早亡

評價

[编辑]
  • 陳壽:「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 卞太后:「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
  • 曹操:「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
  • 王嘉:「曹洪忠烈为心,爱亲忧国。」
  • 李贽:「曹洪者,操之忠,汉之贼也。」

艺术形象

[编辑]

三國演義

[编辑]

初始與曹仁共同為曹操舉兵,多活躍於曹操軍為主的大型戰役,先於南皮之戰斬殺袁譚,之後在南郡之戰單挑敗給韓當

潼關之戰以先鋒身份與徐晃守潼關時,被馬超軍士挑釁辱罵曹家三代。曹洪因此大怒,不顧徐晃阻攔去應戰馬超,潼關失守後與徐晃被擊退並得曹仁援救,差點被曹操命令處斬,不過之後因援護曹操而受其感激並被重賞。

漢中之戰時張郃中張飛計謀而失守瓦口關,曹洪氣得將張郃處斬,不過在郭淮的請求下赦免張郃。曹丕篡漢時,與曹休領軍入宮,將辱罵自身的符寶郎祖弼殺害並奪走玉璽,此後再無曹洪墨跡。

戲劇

[编辑]

中國傳統戲曲中曹洪的角色,臉譜勾成红色碎花脸,表示其忠勇。

电视剧及电影

[编辑]

動漫遊戲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09》,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資料

[编辑]
  1. ^《三國志·徐晃傳》:与曹洪击㶏强贼祝臂,破之
  2. ^《三國志·荀攸傳》: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3.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为曹洪与文帝书》注引《答曹洪书》:今鲁包凶邪之心,肆蛊惑之政。天兵神拊,师徒无暴,樵牧不临。
  4.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为曹洪与文帝书》注引《答曹洪书》: 今鲁罪兼苗桀,恶稔厉莽,纵使宋翟妙机械之巧,田单骋奔牛之狂,孙吴勒八陈之变,犹无益也。
  5.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十一月五日,洪白:前初破贼,情奓意奢,说事颇过其实。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猒,亦欲令陈琳作报。琳顷多事,不能得为。念欲远以为欢,故自竭老夫之思。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蛮夷猾夏;周宣之盛,亦仇大邦。诗书叹载,言其难也。斯皆凭阻恃远,故使其然。是以察兹地势,谓为中才处之,殆难仓卒。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是夏殷所以丧,苗扈所以毙;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也。不然,商周何以不敌哉!昔鬼方聋昧,崇虎谗凶,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然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脩之军,盟津有再驾之役,然后殪戎胜殷,有此武功。焉有星流景集,飙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由此观之,彼固不逮下愚,则中才之守,不然明矣。在中才则谓不然,而来示乃以为彼之恶稔,虽有孙田墨牦犹无所救,窃又疑焉。何者?古之用兵,敌国虽乱,尚有贤人,则不伐也。是故三仁未去,武王还师;宫奇在虞,晋不加戎;季梁犹在,强楚挫谋。暨至众贤奔绌,三国为墟。明其无道有人,犹可救也。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折箸为械,坚不可入。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焉肯土崩鱼烂哉!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墨翟之术何称?田单之智何贵?老夫不敏,未之前闻。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间自入益部,仰司马杨王遗风,有子胜斐然之志,故颇奋文辞,异于他日。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是何言欤?夫绿骥垂耳于林坰。鸿雀戢翼于污池,亵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及整兰筋,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岂可谓其借翰于晨风,假足于六驳哉!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洪白。
  6.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为曹洪与文帝书》注引《文帝集序》:上平定汉中,族父都护还书于余,盛称彼方土地形势。观其辞,如陈琳所叙为也。
  7. ^《三國志》卷9:劉備遣將吴兰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爲騎都尉,参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参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潜行。今乃先張声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兰,兰破則飛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兰,大破之,飛果走。
  8. ^按《三國志·曹休傳》
  9. ^《三國志·曹真傳》: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
  10. ^《三國志·張既傳》:其后与曹洪破吴兰於下辩
  11. ^《三國志》卷9注引《魏略》:文帝在東宫,尝從洪贷绢百匹,洪不稱意。
  12. ^《晉書·天文志下》:(黃初)七年正月,驃騎將軍曹洪免為庶人。
  13. ^《三國志·楊阜傳》:太祖遣都护曹洪御超等,超等退还。洪置酒大会,令女倡著罗縠之衣,蹋鼓,一坐皆笑。阜厉声责洪曰:“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何有於广坐之中裸女人形体!虽桀、纣之乱,不甚於此。”遂奋衣辞出。洪立罢女乐,请阜还坐,肃然惮焉。
  14. ^《三國志·辛毗傳》:久之,太祖遣都护曹洪平下辩,使毗与曹休参之,令曰:“昔高祖贪财好色,而良、平匡其过失。今佐治、文烈忧不轻矣。”
  15. ^裴注《三國志·賈逵傳》引《魏略》: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徵调不肯如法,沛先挝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以为能。
  16. ^《三國志·滿寵傳》:太祖临兗州,辟(滿寵)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
  17. ^《三國志·王粲傳附阮瑀》:瑀少受学於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
  18.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顷之,特进曹洪乳母当,与临汾公主侍者共事无涧神〈臣松之案:无涧,山名,在洛阳东北。〉系狱。卞太后遣黄门诣府传令,芝不通,辄敕洛阳狱考竟,而上疏曰:“诸应死罪者,皆当先表须报。前制书禁绝淫祀以正风俗,今当等所犯妖刑,辞语始定,黄门吴达诣臣,传太皇太后令。臣不敢通,惧有救护,速闻圣听,若不得已,以垂宿留。由事不早竟,是臣之罪,是以冒犯常科,辄敕县考竟,擅行刑戮,伏须诛罚。”帝手报曰:“省表,明卿至心,欲奉诏书,以权行事,是也。此乃卿奉诏之意,何谢之有?后黄门复往,慎勿通也。”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规范控制数据库:人物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曹洪&oldid=8861112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