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普罗夫迪夫

坐标42°9′N24°45′E / 42.150°N 24.750°E /42.150; 24.75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罗夫迪夫
Пловдив保加利亞語
城市

市區(上)和舊城區(下)
普罗夫迪夫旗幟
旗幟
普罗夫迪夫徽章
徽章
綽號:Градът на седемте хълма(保加利亚文)
(七山之城)
格言:Древен и вечен(保加利亚文)
(古老而永恆)
普罗夫迪夫在保加利亞的位置
普罗夫迪夫
普罗夫迪夫
普罗夫迪夫在保加利亞的位置
坐标:42°9′N24°45′E / 42.150°N 24.750°E /42.150; 24.750
國家 保加利亚
普罗夫迪夫州
市鎮普羅夫迪夫市鎮
政府
 • 市長Иван Тотев (ГЕРБ
面积
 • 总计101.981 平方公里(39.375 平方英里)
海拔130 公尺(430 英尺)
人口(2015年3月15日)
 • 總計368,983人
 • 密度3,618人/平方公里(9,371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Пловдивчанин/Пловдивчанка
(拉丁化:Plovdivchanin/Plovdivchanka)
时区EETUTC+2
 • 夏时制EESTUTC+3
郵政號碼4000
電話區號+359 32
車輛號牌РВ
網站www.plovdiv.bg

普罗夫迪夫[1]保加利亞語Пловдив發音:[ˈpɫɔvdif])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和普罗夫迪夫州的首府,人口376,918人,以古老、多样的文化和六千年以上的历史而闻名,也是歐洲已知之最古老的城市。历史上,普罗夫迪夫还是古代色雷斯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

地理和交通

[编辑]

普罗夫迪夫位于上色雷斯低地的马里查河两岸。保加利亚整个国家大部分地区都非常平坦,但普罗夫迪夫却以拥有七座山而闻名,其中一座在十九世纪初被毁坏。

有多条重要的道路在普罗夫迪夫交汇,其中一条经过埃迪尔内连接索菲亚伊斯坦布尔,还有一条经过旧扎戈拉连接索菲亚与布尔加斯。普罗夫迪夫被认为是罗多彼山脉的门户,大多数前往那里的人都会选择这里作为出发点。

历史

[编辑]
罗马风格的圆形剧场

普罗夫迪夫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超過六千年的歷史,比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的年代还要久远。此地最早的人类痕迹可以追溯到迈锡尼文明时代

公元前342年,普罗夫迪夫被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征服,并按照其个人的喜好改名为“菲利普波利斯”(Philippopolis)[2]。随后,它从希腊独立,直到再次被归并入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时期,普罗夫迪夫被称为“Trimontium”并成为色雷斯省的首府。Trimontium是罗马帝国重要的道路交汇处,巴尔干半岛最大的军事通道就经过此地。罗马帝国时期是普罗夫迪夫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修建了大量公共建筑、教堂、公共浴室和剧院等。如今,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罗马时代建筑的遗址。

6世纪中叶,斯拉夫人移民到该地区。815年,普罗夫迪夫第一次成为了保加利亚的一部分。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普罗夫迪夫在保加利亚人与拜占庭人之间几易其手,直到1364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5世纪,“普罗夫迪夫”第一次出现,这个叫法来源于该城的古代名称“Pulpudeva”。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普罗夫迪夫成为保加利亚人民族运动在东鲁米利亚地区的中心。在1878年普罗夫迪夫战役中,普罗夫迪夫被从奥斯曼统治下解放出来,并成为新成立的保加利亚公国的一部分。作为半独立的东鲁米利亚地区的首府,普罗夫迪夫大约有人口33,500人,其中保加利亚人占45%、希腊人占25%、土耳其人占21%、犹太人占6%、亚美尼亚人占3%。1885年,东鲁米利亚在保加利亚统一的潮流中最终加入了保加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共产党统治期间,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民主运动的中心之一。

普罗夫迪夫曾于1981年、1985年和1991年三次举办过世界博览会

经济

[编辑]

普罗夫迪夫是重要的色雷斯农业区的中心,食品加工是当地最重要的工业产业。该城还生产机器纺织品化学制品

普罗夫迪夫国际展览会始于1892年,是保加利亚和南欧最大的展览。

名人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编). Plovdiv 普罗夫迪夫 (保).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2239页. 2017-05.ISBN 978-7-5087-5525-0.OCLC 1121629943.OL 28272719M.NLC 009152391. (简体中文)
  2.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编). Philippopolis 菲利普波利斯 (见 Plovdiv) (保).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2210页. 2017-05.ISBN 978-7-5087-5525-0.OCLC 1121629943.OL 28272719M.NLC 009152391.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普罗夫迪夫
1000000+
Coat of arms of Bulgaria
200000+
100000+
50000+
20000+
10000+
5000+

阿克薩科沃 ·阿爾迪諾 ·班斯科 ·貝萊內 ·貝洛格拉奇克 ·貝洛斯拉夫 ·博博夫多爾 ·切佩拉雷 ·德爾戈波爾 ·代溫 ·代夫尼亞 ·下奇夫利克 ·德里亞諾沃 ·杜洛沃 ·傑貝勒 ·埃倫娜 ·埃林佩林 ·格勒博沃 ·托舍夫將軍村 ·西薩利亞 ·卡梅諾 ·科伊納雷 ·科斯泰內茨 ·科泰爾 ·克里奇姆 ·克魯莫夫格勒 ·庫克倫 ·柳比梅茨 ·利亞斯科韋茨 ·馬丹 ·內代利諾 ·奧雷霍沃 ·佩魯什蒂察 ·皮爾多普 ·波爾斯基特倫貝什 ·拉基托沃 ·聯合鎮 ·九月鎮 ·西美昂諾夫格勒 ·錫米特利 ·斯利夫尼察 ·斯雷代茨 ·斯特拉爾賈 ·斯特拉日察 ·蘇沃洛沃 ·斯沃蓋 ·泰爾韋爾 ·托波洛夫格勒 ·察廖 ·特沃爾迪察 ·沃爾舍茨 ·韋托沃 ·普雷斯拉夫 ·亞科魯達 ·茲拉蒂察 ·茲拉托格勒

5000以下

阿赫托波爾 ·阿爾法塔 ·安東諾沃 ·阿普里爾特西 ·保加羅沃 ·巴塔克 ·巴坦諾夫特西 ·彼利薩 ·貝洛沃 ·博博舍沃 ·博利亞羅沃 ·博羅沃 ·博伊奇諾夫齊 ·博茹里什泰 ·布拉齊戈沃 ·布雷戈沃 ·布雷茲尼克 ·布魯薩爾齊 ·比亞拉 ·白切爾克瓦 ·奇普羅夫齊 ·代貝萊茨 ·迪莫沃 ·多布里什特 ·下巴尼亞 ·下米特羅波利亞 ·下奧里亞維察 ·下德布尼克 ·多斯帕特 ·德拉戈曼 ·多瑙夫齊 ·德韋葉吉利 ·格拉維尼察 ·格洛傑沃 ·戈代奇 ·格拉馬達 ·古良齊 ·古爾科沃 ·哈德吉迪莫沃 ·伊斯克爾 ·伊瓦伊洛夫格勒 ·卡布萊什科沃 ·卡洛費爾 ·考利諾沃 ·卡斯皮錢 ·凱爾門 ·基利法雷沃 ·基滕 ·克利蘇拉 ·科切里諾沃 ·科普里夫什蒂察 ·科斯坦多沃 ·克雷斯納 ·克里沃多爾 ·庫拉 ·勒基 ·萊特尼察 ·洛茲尼察 ·馬賈羅沃 ·默格利日 ·小特爾諾沃 ·馬爾滕 ·梅爾尼克 ·梅里奇萊里 ·米濟亞 ·莫明山口 ·尼古拉耶沃 ·尼科波爾 ·奧布佐爾 ·奧帕卡 ·帕維爾巴尼亞 ·普拉奇科夫齊 ·普利斯卡 ·波爾迪姆 ·普拉韋茨 ·普里莫爾斯科 ·里拉 ·羅曼 ·魯多澤姆 ·薩多沃 ·薩巴雷瓦巴尼亞 ·瑟爾尼察 ·塞諾沃 ·希普卡 ·希瓦切沃 ·斯拉維亞諾沃 ·斯科沃波萊 ·斯米亞多沃 ·索佐波爾 ·斯特雷爾恰 ·蘇欣多爾 ·松古爾拉雷 ·斯韋蒂夫拉斯 ·特倫 ·特勒斯泰尼克 ·卡洛揚沙皇村 ·烏格爾欽 ·韋特倫 ·沃爾切德勒姆 ·沃爾奇多爾 ·沃爾比察 ·亞布拉尼察 ·扎韋特 ·澤門 ·茲拉塔里察

国际
各地
地理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普罗夫迪夫&oldid=8833204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