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昭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的主題是日本年號。关于与「昭和」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昭和 (消歧義)」。
昭和
1926年-1989年
政權
天皇昭和天皇
歷時62年13天
昭和在日本近现代时期的位置
大正平成class-skin-invert-image
日本历史
时代
旧石器時代前15000年以前
繩紋時代前12000年–前4世纪
彌生時代前4世纪(前10世紀)–3世纪中期
大和時代250年–710年
古坟时代250年–592年
飛鳥時代592年–710年
奈良時代710年–794年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
王朝國家日语王朝国家10世紀初期–12世紀後期
平氏政權1167年–1185年
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
建武新政1333年–1336年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
南北朝時代1336年–1392年
戰國時代1467年–1590年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
鎖國時期1639年–1854年
幕末時期1853年–1868年
帝国時代1868年–1945年
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大正時代1912年–1926年
戰前昭和時代1926年–1945年
戰後昭和時代1945年–1989年
盟軍佔領期1945年–1952年
主權恢復後日语連合国軍占領期後の日本1952年–1989年
平成時代1989年–2019年
令和時代2019年至今

昭和(日语:昭和しょうわ Shōwa */?)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共計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實際上為62年又13日。

改元

[编辑]

提案

[编辑]

大正15年(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而當時的日本內閣召開會議,討論新天皇即位後使用的年號名稱。當時主要由宮內省日本內閣提出年號的候選方案。

根據當時的提案可分為以下:

  • 宮內省勘文第一提案:「神化」、「元化」、「昭和」、「神和」、「同和」、「繼明」、「順明」、「明保」、「寬安」、「元安」10種。
  • 宮內省勘文第二提案:「昭和」、「神和」、「神化」、「元化」、「同和」5種。
  • 宮內省勘文第三提案:「昭和」、「神化」、「元化」3種。
  • 日本內閣擬定提案:「立成」、「定業」、「光文」、「章明」、「協中」5種。
  • 最後選定年號:「昭和」,同時以「元化」、「同和」作為備用方案。

開始

[编辑]

大正15年(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同日,皇太子裕仁親王(昭和天皇)践祚,公布改元的詔書,改元為昭和。1926年12月25日既是大正15年,也是昭和元年。另外,12月25日發生東京日日新聞刊登新年號為「光文」的誤報事件。

《昭和改元诏书》(1926年〔大正15年〕12月25日)部分內容如下:

朕賴皇祖皇宗之威靈,以承大統、總萬機,茲遵定制,建元號,改大正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後為昭和元年。(以下略)

结束

[编辑]

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上午6時33分,昭和天皇崩御。同日,皇太子明仁繼承皇位。因此,基於《元号法》的規定公布《改元政令》(1989年〔昭和64年〕1月7日政令第1号)。翌日(1月8日)施行該政令,改元平成

《改元政令》(1989年〔昭和64年〕1月7日)內容如下:

内閣基于元号法(昭和五十四年法律第四十三号)第一項的規定,制定本政令。

改元号为平成。

附則

本政令自公布之日翌日起施行。

出典

[编辑]

昭和兩字出自中國《尚书》堯典的「百姓明,協萬邦」。當時候選的年號尚有「元化」與「同和」。

此典故亦在以前用於明和此年號,分別只在於取「昭」字抑或「明」字。

年表

[编辑]
1900年籌備的國營八幡製鐵所,昭和前期曾為當時亞洲最大煉鋼廠
昭和電工舊廠

昭和前期

[编辑]

昭和中期

[编辑]
昭和年代的日本東京會館
盛岡市東宝直営第一映画劇場(昭和30年代)

昭和後期

[编辑]
東海道新幹線(1967年)

与公历的对照表

[编辑]

昭和n年与公元g年的对应关系是n = g - 1925。

昭和元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8年9年10年
公元1926年1927年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
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昭和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16年17年18年19年20年
公元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
干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
昭和21年22年23年24年25年26年27年28年29年30年
公元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干支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
昭和31年32年33年34年35年36年37年38年39年40年
公元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
干支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昭和41年42年43年44年45年46年47年48年49年50年
公元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
干支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
昭和51年52年53年54年55年56年57年58年59年60年
公元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
干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
昭和61年62年63年64年
公元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
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编辑]

参見

[编辑]


前一年號:
大正
日本年號
昭和
下一年號:
平成
明鄭時期
永曆1661-1683
清治臺灣
康熙1683-1722永和1721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天運1786順天1787-1788天運1795嘉庆1796-1820光明1805-1809道光1821-1850天運1832大明主1832順天1832奉天1832咸丰1851-1861天德1853→ (預定:祺祥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895
臺灣民主國
永清1895
日治臺灣
明治1895-1912天運1896大靖1897-1899大正1912-1926昭和1926-1945
※注1:年號後面的年代代表年號初年和終年的西元年份。
※注2:中華民國紀年並非年號。
臺灣歷史史前荷治 ·西治鄭氏清治日治戰後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昭和&oldid=8901374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