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党介绍了日本的政党及其背景,这包括政党制度、相关法律和历史等。
根据日本现行的《政治资金规正法(日语:政治資金規正法)》,所有政治团体都必须进行申报登记。该法第8条规定,政治团体在登记前不得接受捐款或进行支出。因此,秘密结社本身并不违法,但若其以秘密团体的形式进行募捐或支出活动,则构成违法。
满足特定条件的已登记政治团体被称为政党并可获得各种法律保护,日本的《公职选举法(日语:公職選挙法)》、《政治资金规正法》、《政党助成法(日语:政党助成法)》和《政党法人格授予法(日语:政党交付金の交付を受ける政党等に対する法人格の付与に関する法律)》分别对政党的界定提出了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要求。通常而言,政党被定义为“拥有5名以上国会议员(众议员或参议员),或者在最近一次全国性国政选举[a][1]中(无论单一选区制或比例代表制选区)获得全国总票数2%以上”[b][c]的政治团体。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不符合上述法律定义的微型政党或地区政党,它们在广义上依然属于政党的范畴,也不会在政党分析或政党体系分析中被排除在外。
| 最高裁判所判例 | |
|---|---|
| 案件名 | 选举无效案(選挙無効請求事件) |
| 案件編號 | 平成18(行ツ)176 |
| 2007年6月13日 | |
| 判例集 | 民集第61巻4号1617頁 |
| 法庭判决 | |
| |
| 审判长 | 岛田仁郎(日语:島田仁郎) |
| 陪审官 | 横尾和子(日语:横尾和子)、上田丰三(日语:上田豊三)、藤田宙靖、甲斐中辰夫(日语:甲斐中辰夫)、泉德治(日语:泉徳治)、才口千晴(日语:才口千晴)、津野修(日语:津野修)、今井功(日语:今井功 (裁判官))、中川了滋(日语:中川了滋)、堀笼幸男(日语:堀籠幸男)、古田佑纪(日语:古田佑紀)、那须弘平(日语:那須弘平)、涌井纪夫(日语:涌井紀夫)、田原睦夫 |
| 法庭意見 | |
| 多数意見 | 全体一致(对判决要旨1有补充意见者:才口千晴、津野修、古田佑纪、那须弘平) |
| 意見 | 藤田宙靖、今井功、中川了滋 |
| 反对意見 | 横尾和子、泉德治、田原睦夫 |
| 适用法条 | |
| |
在日本,法律承认的政党与其他政治团体、无党籍候选人的待遇差异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05年日本第44届众议院总选举后,有人提起了选举无效的诉讼。原告在诉讼中主张,除了“一票的价值不平等”之外,公职选举法中对政党候选人与非政党候选人的差别待遇违反了《宪法》第14条(英语:日本国憲法第14条)第1款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因此是违宪的。然而,东京高等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求。
2007年6月13日,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日语:大法廷)(时任审判长为岛田仁郎(日语:島田仁郎)郎)以12票对3票的结果驳回了原告的上告,维持了东京高等法院的原判。该判决(即2005年众议院选举合宪判决(日语:2005年衆院選合憲判決))指出,“政党是支撑议会民主主义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形成国民政治意愿最有力的媒介”,因此,与非政党候选人之间的待遇差异属于“基于合理理由而被认可的差异”的范畴。[2]此外判决还认定,众议院小选举区政见广播将非政党候选人排除在外是基于“将选举制度导向以政策和政党为本位的合理立法目的”。
此外,根据《政党助成法(日语:政党助成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一个团体被认定为政党便可以接受团体献金。若该团体进一步满足《政党助成法》规定的条件,还可以根据《政党助成法(日语:政党助成法)》和《政党法人格授予法(日语:政党交付金の交付を受ける政党等に対する法人格の付与に関する法律)》获得法人资格并从国家获得政党交付金等,享受区别于其他政治团体的特殊待遇。[f]
在日本,部分需要经由国会同意或内阁指定的政府相关职务,都设有“同一政党所属者不得超过规定人数”的限制。其目的在于确保这些职位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部分公职人员被规定不得兼任政党职务。具体规定如下:
| 政党名 | 党魁姓名 | 国会议员 (5人及以上) | 最近得票率 (2%及以上) | 政党合规要求 | ||||||||
|---|---|---|---|---|---|---|---|---|---|---|---|---|
| 上届众院选举 (第50届) | 上届参院选举 (第27届) | 上上届参院选举 (第26届) | 政治资金规正法(日语:政治資金規正法) 政党法人格授予法(日语:政党交付金の交付を受ける政党等に対する法人格の付与に関する法律) | 政党助成法(日语:政党助成法) | 公职选举法(日语:公職選挙法) | |||||||
| 单一 选区 | 比例 选区 | 单一 选区 | 比例 选区 | 单一 选区 | 比例 选区 | |||||||
| 自由民主党 | 高市早苗 | 297 | 38.46% | 26.73% | 24.46% | 21.64% | 38.7% | 34.4% | ||||
| 公明党 | 齐藤铁夫 | 45 | 1.35% | 10.93% | 5.37% | 8.80% | 6.7% | 11.7% | ||||
| 立宪民主党 | 野田佳彦 | 186 | 29.01% | 21.20% | 16.42% | 12.50% | 15.3% | 12.8% | ||||
| 日本维新会 | 吉村洋文[h] | 57 | 11.15% | 9.36% | 5.84% | 7.39% | 10.4% | 14.8% | ||||
| 国民民主党 | 玉木雄一郎 | 49 | 4.33% | 11.32% | 12.14% | 12.88% | 3.8% | 6.0% | ||||
| 参政党 | 神谷宗币 | 18 | 2.50% | 3.43% | 15.66% | 12.55% | 3.8% | 3.3% | ||||
| 日本共产党 | 田村智子 | 15 | 6.81% | 6.16% | 4.79% | 4.84% | 6.8% | 6.8% | ||||
| 令和新选组 | 山本太郎 | 15 | 0.78% | 6.98% | 3.18% | 6.56% | 1.8% | 4.4% | ||||
| 日本保守党 | 百田尚树 | 5 | 0.29% | 2.10% | 1.10% | 5.04% | - | - | ||||
| 社会民主党 | 福岛瑞穗 | 3 | 0.52% | 1.71% | 0.51% | 2.06% | 0.3% | 2.4% | ||||
| 未来团队 | 安野贵博(日语:安野貴博) | 1 | - | - | 1.62% | 2.56% | - | - | ||||
| 与大家一起创造党 | 大津绫香[i] | 0 | 0.05% | 0.04% | 0.01% | - | 2.08% | 2.36% | ||||
日本的选举中,将那些由于当选人数极少,特别是那些没有现任国会议员且未来也无望获得议席的政治团体,通常被统称为“泡沫政党”。
日本媒体在进行选举报道时,常常将不满足政党条件的政治团体简称标注为“诸派(諸派)”。[3][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发布政策主张并开展政治活动的政治团体、协会及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部分媒体将这类团体视为年轻人参与政治的新途径。[5]在日本,天木直人和中松义郎是主要的倡导者。
这类政治团体的显著特点是主要依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作为宣传媒介。早在过去,日本就曾有过多次尝试,例如“电脑突破党(日语:栗本慎一郎)”以及由前驻黎巴嫩特命全权大使、外交评论家天木直人创立的“新党宪法9条”。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令和新选组、NHK党、参政党等团体借助网络平台成功获得了国会席位。同时,许多传统政党也开始将宣传重点转向互联网。
在海外,意大利的“五星运动”等网络政党甚至成功执政。不过,这类“迷你政党”在获得成功后又失去政党资格并解散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也有一些团体最终沦为“泡沫政党”,甚至有的连参选资格都被剥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