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新竹平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平原位於臺灣西北部,新竹縣境內,為頭前溪客雅溪鳳山溪三條河川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平原範圍涵蓋了新竹市竹北芎林竹東橫山等部份區域,東南北三面丘陵環拱,西面臨海,北緣湖口台地飛鳳山丘陵,南緣竹東丘陵,東西最大長度17公里,南北最大寬度7.5公里。平原地勢平緩,為主要的農業生產區域,也是聚落與工商業的所在。[1][2][3]

參考資料

[编辑]
  1. ^新竹縣簡介>環境地景特質分析. 新竹縣政府. [2008-12-26]. [失效連結]
  2. ^地方環境資料庫>新竹市>環境區位>發展沿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3. ^新竹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大百科全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註釋
  1. 臺灣主要山脈連綿縱貫於本島中央地帶,可以此二分為西部及東部。本島縣市以外的地區為外島。
  2. 四分法有數種版本,此為依據行政院國發會擬訂之「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而來。除了東臺灣之外,北、中、南三區各形成臺灣三大都會地帶。
  3. 六分法係參照日治時代後期州廳制(五州範圍各為一區、東部兩廳範圍合視為一區)而來,因臺灣現今的行政區劃乃依循此日治時期的行政區調整而來,故在區域劃分上仍有很大的程度相互適用。恰好平均約三個縣市劃分一區。
  4. 澎湖縣位置在雲林、嘉義外海一帶,有與金馬地區一起被劃分在「澎金馬」做為一區,即外島三縣之合稱;另有「嘉南澎」、「雲嘉南澎」、「高屏澎」、「高屏澎東」等多種劃分法。
  5. 中華民國連江縣統治地區為馬祖列島,故通常與金門縣合稱「金馬地區」。因其位屬福建省,故常視為一獨立區域,而不包含於四分法或六分法之中。
  6. 宜蘭縣位置在臺灣北部、東部之過渡帶,故有「北基宜」、「宜花東」二種劃分法。
山脈
臺灣五大山脈
西部衝上斷層山地
丘陵
臺地
盆地
平原
臺灣西部平原
獨立平原
河階
火山群
※北半部屬於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其範圍介於濁水溪麥嶼厝溪之間;南半部屬於嘉南平原,其範圍介於濁水溪與北港溪之間。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台灣地理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新竹平原&oldid=8734369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