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新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新县」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新县 (消歧義)」。
新县
坐标:31°38′07″N114°52′19″E / 31.63541°N 114.87201°E /31.63541; 114.8720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南省信阳市
政府
 • 县长李晓亮
面积
 • 总计1,551 平方公里(59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278,620人
 • 密度180人/平方公里(465人/平方英里)
 • 城镇144,197人
語言
 • 母语方言江淮官话黄孝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465550
車輛號牌豫S
行政区划代码411523
舊稱经扶县
国内生产总值(2017)¥127亿
網站www.hnxx.gov.cn

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一个,地处河南省最南端的大别山区,南临湖北,面积15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8万人。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縣人民政府駐新集鎮。

历史

[编辑]

1933年10月,国民政府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经扶”为县名设置经扶县,治所在新集镇,督促剿匪。1947年12月,刘伯承和邓小平改经扶县为新县。2018年8月1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批准新县退出贫困县。

人口

[编辑]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全县常住人口为20.05万人[2]。2020初:户籍总户数为13.0358万户,户籍人口37.37万人。

行政区划

[编辑]

新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5个、10个[3]

金兰山街道、​新集镇、​沙窝镇、​吴陈河镇、​苏河镇、​八里畈镇、​周河乡、​陡山河乡、​浒湾乡、​千斤乡、​卡房乡、​郭家河乡、​陈店乡、​箭厂河乡、​泗店乡和​田铺乡

交通

[编辑]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东襟合肥,南视武汉,北达郑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京九铁路 106国道 230国道G45 大广高速纵贯全境。

经济

[编辑]

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有耕地19.6万亩,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油茶、板栗、银杏、山野菜等;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为45.9%;主要树种有松树杉树、银杏树等。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油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

教育

[编辑]

特产

[编辑]

淮南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中國: 河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8]. 
  3. ^行政区划搜索:新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新县行政区划
街道
四级行政区
信阳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政府驻地:浉河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浉河区
8街道
4镇
4乡
鸡公山风景区
1镇
南湾湖风景区
1街道
平桥区
6街道
6镇
8乡
羊山新区
3街道
罗山县
3街道
11镇
6乡
光山县
2街道
7镇
10乡
新县
1街道
5镇
10乡
商城县
2街道
10镇
7乡
固始县
3街道
19镇
11乡
潢川县
4街道
9镇
8乡
淮滨县
4街道
5镇
10乡
息县
3街道
6镇
12乡
河南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南阳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省直辖
县级行政区
注1:济源市政府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省政府正厅级派出机构)合署办公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河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全境)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新县&oldid=875099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