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共和國 (英語:Republic of Fiji ;斐濟語 :Matanitu Tugalala o Viti ;斐濟印地語 :फ़िजी गणराज्य,Fijī Gaṇarājya ),通稱斐濟 ,是位於南太平洋 ,瓦努阿圖 以東、東加 以西、吐瓦魯 以南的群島 國家,由322個島嶼 組成(一半為无人岛 ,而維提島 和瓦努阿島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佔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斐濟語“Viti”的東加語 發音。
斐濟山地的戰士,1870年 公元前晚期至公元800年,被称为“图伊普洛图 ”的部落首领统治着斐济群岛[ 4] 。
早在17世紀,便有東南亞 裔人士抵達斐濟定居,比歐洲 的探險家要早一些。
1643年,荷蘭 探險家阿貝爾·塔斯曼 抵達斐濟,是首位踏足此地的歐洲人。
1871年,塞鲁·埃佩尼萨·萨空鲍 建立斐济王国 ,这是首个统一斐济群岛 的政权。
1874年,英国 吞并斐济,成立斐济殖民地 。
斐濟於1970年從英國獨立,国名为「斐济 」,为英联邦 内的自治领 。1987年,發生了兩起軍事政變,第一次是有人不滿政府由當地的印度裔壟斷,第二次是要求廢除君主立憲 ,實施共和制 ,以總統取代總督,其國家名稱也從當時的「斐濟」改為「斐濟共和國 」。1990年,改名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 」。1998年,又改名为「斐濟群島共和國 」。
2006年5月6日,议会选举举行。5月18日,选举委员会确认,在众议院的71个议席中,斐济团结党获得36个席位,斐济工党 得到31个议席,联合人民党获得两个议席,其余两个议席为独立竞选人获得。斐济团结党领导人莱塞尼亚·恩加拉塞 宣誓就职总理[ 5] 。
2006年12月5日,斐济武装部队司令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 称,军方已完全接管政府并控制了全国 ,解除总理恩加拉塞的职务,他本人暂时代行总统职务。[ 6] 12月6日,过渡政府总理乔纳·塞尼兰加卡利宣誓就职[ 7] 。2007年1月4日,姆拜尼马拉马宣布将总统职务交还给约瑟法·伊洛伊洛 [ 8] 。1月5日,姆拜尼马拉马宣誓就任过渡政府总理。
2011年,恢復原國號「斐濟共和國 」[ 9] 。
莱武卡 ,1842年斐济的政治体制为代议民主制,并实行多党制,斐济總理为政府首脑,由身为虛位元首的总统正式委任獲议会 多數支持的人,而總統由議會選出。行政权归属由總理及其內閣 成員領導的政府;立法权由议会与政府共有;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与立法权。斐濟雖然承認英国君主為最高酋長,但自1987年起便以總統 為國家元首;斐濟因2006年政變 被中止英联邦成员资格,是當時惟一被完全中止成员资格的成员國。後於2014年3月改為只禁止出席會議,[ 10] 同年9月因國內舉行了獲國際認可的大選而完全恢復為會員。[ 11]
斐濟的民主政治被1987年中的兩次軍事政變打斷,原因是擔心政府認為印度裔控制斐濟。1990年憲法保證斐濟民族 特權,但導致印度裔大量移民,人口的損失導致了經濟困難,但確保了美拉尼西亞人成為多數。1997年中頒布的修正案使斐濟憲法更加公平。1999年的自由選舉產生了以印度裔斐濟人為首的政府。一年後,由強硬的斐濟民族主義者2000年政變罷免了。2000年底民主政治得以恢復。2006年的軍事政變中止民主進程,直至2014年才恢復舉行民主選舉。
斐濟分為2個直轄市 、4個行政区和罗图马岛 。直轄市分別是蘇瓦 和劳托卡 ;行政區分別是中央区 、西部区 、北部区 和东部区 。其下分为14个省 ( 英语 : Provinces of Fiji ) :納莫西省 、拉省 、雷瓦省 、塞鲁阿省 、泰萊武省 、奈塔西里省 、楠德龙加-纳沃萨省 、姆巴省 、姆布阿省 、萨考恩德罗韦省 、坎達武省 、劳省 、洛迈维蒂省 、马苏阿塔省 。
斐濟行政區圖 斐濟地圖 库卢湾 斐济总面积(含海域面积)为194000平方公里,其中10%面积为陆地。
斐济包含322个岛屿,主要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其中1/3有人居住。最大的岛屿为维提岛 与瓦努阿岛 。首都苏瓦 位于维提岛上。四分之三的人口也居住在维提岛。该岛多山,最高峰托马尼维峰(Tomaniivi),海拔1324米,并有热带雨林。其他重要城镇有楠迪 、萨武萨武 与劳托卡 。
斐濟屬於溫暖的熱帶海洋氣候 ,幾乎全年的溫度都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溫暖的季節出現在11月到4月,涼爽的季節則是從5月至10月。即使在涼爽的季節,平均溫度仍然高達22°C(72°F)。降雨是季節性的到來,溫暖的季節會有較多的雨量,尤其是在內陸地區。雖然一年平均會有一個熱帶氣旋來襲(十年出現10-12次),但一般說來,風是溫和的。
斐濟巡邏艇 斐濟共和國軍事部隊 (RFMF),總兵力約3500人,是一支小型軍隊 。其中,有3200名現役軍人為陸軍 部隊,組成六個步兵營 和一個工兵營 ;另外,大約有6000名陸軍後備部隊 組成三個步兵營。過去有一個"祖魯"(Zulu)反革命特戰部隊 ( 英语 : Counter Revolutionary Warfare Unit (Fiji) ) (約80名士兵),在2000年年底因涉及軍事政變被裁撤。
斐濟的產品出口在28個顏色編碼的類別的圖形化描述 斐濟經濟以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礦產業、資訊與通訊產業、影視工業為主。農作物部份,包括栽培農作物、新鮮水果、蔬菜,如:芋頭 、椰子 、可可豆 、木瓜 、各類水果和蔬菜、卡瓦(Kava)和稻米。畜牧部份,包括牛肉,乳品,豬肉,家禽,綿羊,山羊和養蜂。漁業對斐濟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不但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也是就業和外匯收入重要項目。林業可供砍伐的林地面積總計約956,860公頃,占國內產值(GDP)的1.3%。
製造業多為基礎的工業。採礦和採石業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
斐濟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吸引世界上知名的企業將其後台作業(back office services)交給位于斐濟的公司運作。影視工業則包括電影、電視、視訊、音訊、電腦軟體、電子商務、電訊等的製作與輸出。
1935年,斐濟婦女 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斐济有人口837,000人。人口密度45.8人/平方公里。人均寿命72.1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1%。斐济人口主要由15-64岁的青壮年组成,年龄中位数 为27.9岁。人口性别比为103(女性=100)。
美拉尼西亞人 佔54.3%。印度 裔佔38.1%。
斐济的宪法规定了三个语言为官方语言,分別是英语 、斐济语 和印度斯坦语 (Hindustani )。其中,印度斯坦语是居住在斐济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语言,而斐济语则是斐济本民族的语言。据斐济宪法规定,斐济公民有权利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同政府机构沟通,需要的话政府应及时提供翻译人员。英语是斐济本民族和印度族裔最常用的语言。不同族群间沟通一般是用英语,政府机构、教育机构、金融和法律机构也一般以英语为主。
斐济语是斐济的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 。与同属南岛语系的美拉尼西亚语 较为接近,但由于长期与波利尼西亚 民族接触,因此也受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中的汤加语 的影响。
印度斯坦语 是在斐济居住的印度族裔和信仰伊斯兰教 的穆斯林 们所讲的主要语言。与印度次大陆 所讲的印地语 和乌尔都语 有一定区别,但其区别并不妨碍相互交流,關於斐濟所使用的印度斯坦語,請參見斐濟印地語 。
除了上述三种官方语言,斐济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其中在该国西部的很多方言,同官方的标准语(Bau Standard)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另一种语言。另外,很多斐济的印度人除了说印度斯坦语外,也说泰米尔语 。还有少数说比哈里语 (Bihari)、孟加拉语 和其他语言。而在该国的罗图马岛 上,主要使用罗图马语 (属于波利尼西亚语的一种)。
信奉基督宗教 的人佔52.9%,而信奉印度教 和信奉伊斯蘭教 的人各佔38.1%和7.8%。
在宗教 上,斐濟奉行多元宗教自由主義。由於有不同種族人口聚居斐濟,故此,從斐濟的國定假期中可以反映到該國的多元共容文化。
斐济国定假日 日期 節日名稱 備註 1月1日 元旦 在斐濟某些地區,慶祝新年的時期可以長達多個星期甚至一整個月 每年2月或3月份 侯麗節 印度教 節日——顏色 的節日每年3月或4月份 Rama Navami 印度教 節日,慶祝罗摩 (毘濕奴 的化身)出生每年3月或4月份 復活節 傳統基督教 節日 斐濟政府將復活節星期日及之前的星期五列為公眾假期 5月30日 國父紀念日 慶祝斐濟首位政治家 ,被譽為「斐濟國父」的Lala Sukuna的日子,為該國長達一星期的慶祝期的最後一天 每年7月份 憲法日 紀念確立採用「斐濟憲法 」 伊斯蘭歷 3月12日聖紀節 伊斯蘭教 重要節日,慶祝穆罕默德 出生每年9月份 蔗糖節 在Lautoka市舉行,每年慶祝日不定 10月10日 斐濟日 (斐濟獨立日)紀念該日為斐濟被割讓與英國(1874年),及從英國獨立出來(1970年)斐濟政府會舉行長達一個星期的斐濟週 ,以多姿多采的慶祝項目來表現該國的多元文化
每年10月或11月份 排燈節 (也稱光明節)印度教的節日,供奉印度教代表富裕和繁榮的女神拉克什米 每年慶祝日不定 12月25日 聖誕節 (也称耶誕節)傳統基督教節日
1930年代中華民國 與斐濟殖民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並設立中華民國駐斐濟領事館。1975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斐濟建交,並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民國駐斐濟領事館撤销后,改設立新的驻外代表机构,并逐渐演变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 。
斐济在马来西亚 吉隆坡 设有高級專員公署,而马来西亚也在苏瓦 设有高級專員公署。两国曾是大英帝国 的一部分,而在从1952年至1956年马来亚紧急状态 期间,于马来西亚半岛 服役的许多士兵都来自斐济[ 12] 。
萊佛士威酒店 楠迪國際機場 坐落於維提島西部的斐濟第三大城楠迪 ,成爲最主要的遊客入境港口。瑙索里國際機場 位於首都蘇瓦。
2016年8月11日,斐济7人制橄榄球队 在里约奥运会决赛43-7击败英国队,获得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是首枚奥运奖牌[ 13] [ 14] [ 15] 。当日,斐济国家政府宣布该日确定为国家纪念日。
斐济的主要报纸有斐济时报 (英文版)、每日邮报、斐济太阳报,华文报纸有斐济日报和斐济华声报。
斐济主要杂志有岛国商务、太平洋岛屿(月刊),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发行,发行量约1万册。
斐济有一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斐济的官方电台,也是斐济全国性的广播网,由6个电台组成,使用斐济语、英语、印地语向全国播音。此外斐济还有电视台,成立于1993年,共有1个免費频道(Fiji One ( 英语 : Fiji One ) )和付費電視服務SKY Pacific ( 英语 : Sky Pacific ) ,向全国播出[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