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文殊院

坐标30°40′39″N104°04′12″E / 30.67755°N 104.06988°E /30.67755; 104.0698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殊院

文殊院千佛和平塔
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坐标30°40′39″N104°04′12″E / 30.67755°N 104.06988°E /30.67755; 104.06988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
编号111
认定时间1980年7月7日
地图

文殊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地处市区中心地带,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名勝、朝拜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寺院

简介

[编辑]

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初名信相寺,相传是当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之宠妃为当时的比丘尼信相所建。

唐末五代时改名为妙圆塔院。宋代改回信相寺。

末毁于兵火,建筑俱焚毁,唯留下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2株千年古杉。

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残垣中结庐坐禅,周边村民见慈笃禅师入定处夜里放大光明,皆惊异,谓其为文殊菩萨化身。从此慈笃禅师四处游方,声名远扬;康熙帝仰慕其名,曾三次召他入京面圣,都被婉言拒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官民在信相寺旧址筹建寺院,称为文殊院。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御赐“空林”匾额一块,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嘉庆道光年间,方丈本圆法师主持扩建了文殊院。[1]

今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设有戒坛,为周边四川僧俗受戒之道场。1980年7月7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1983年,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特色

[编辑]
  • 从古至今,文殊院有许多高僧大德曾来遊学参访,如近代太虚法师,唐代玄奘法师。玄奘法师不仅在成都大慈寺受大戒,还在文殊院挂单五年。20世纪40年代,在南京报恩寺發现了玄奘法师的舍利後,大慈寺请回供养,暫安奉于文殊院宸经楼。
  • 「空林八观」:天题瞻榜,缅玉敷龛(大雄宝殿内的玉石佛像为从缅甸请回供奉),群窟涌光,双杉表瑞,田衣绚彩(即田妃袈裟,由明崇祯帝之宠妃田氏所绣),舌华涵宝(寺内藏有舌血书写的佛经四部),髮绣披珍,窣睹晖金。[3]

文殊坊

[编辑]

文殊院周边开发有仿古建筑社区文殊坊,古樂器(如葫蘆絲、塤等)和文房四寶的售賣使其成为與市郊黃龍溪齊名的文化景點之一。

图集

[编辑]
  • 山门
    山门
  • 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
  • 钟楼
    钟楼
  • 鼓楼
    鼓楼
  •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 说法堂
    说法堂
  • 藏经楼
    藏经楼
  • 文殊阁
    文殊阁
  • 碑廊
    碑廊
  • 园林
    园林

参考资料

[编辑]
  1. ^《成都县誌》[需要完整来源]
  2. ^四川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发〔1980〕154号). 维基文库. 1980-07-07 (中文).  [录入自: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 四川省法规规章汇编(1952-1984).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663–677.CSBN 6118·8. 
  3. ^成都佛教协会-文殊院.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外部链接

[编辑]
锦江区
青羊区
金牛区
武侯区
成华区
龙泉驿区
青白江区
新都区
温江区
双流区
郫都区
金堂县
大邑县
蒲江县
新津县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崃市
崇州市
简阳市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五台山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普陀山
安徽
九华山
山东
福建
江西
中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西南
四川
峨眉山
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北
陕西
宁夏

注:标注 者全部或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注 者全部或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文殊院&oldid=8745168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