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拗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9年1月17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拗音
假名ようおん
平文式罗马字Yōon

ǎo是將子音腭音化唇音化的音節。腭音化的拗音稱為開拗音;唇音化的拗音稱為合拗音。以現代假名遣書寫時,開拗音在假名後加上小寫的假名;合拗音則在之後加上小寫的

「拗音」一詞字面意思為扭曲的、變了形的音。[1]直音日语直音的反義詞。

輸入方法

[编辑]
  • 输入拗音时,先取段假名的辅音字母,再拼出行假名。
    • 例如:想輸入「きゃ」時,先输入(ki)中的k,然後輸入ya,即kya
  • 在用shi表示、用chi表示时,必须把y去掉。
    • 例如:syasha可以输出“しゃ”,但shya不行。
  • 输入构成的拗音时,可以把y省去。
    • 例如:jyaja均可输出“じゃ”。
  • 单独输入小写行假名,要在前加上xl
    • 單獨輸入「」:xyalya
    • 單獨輸入「」:xyulyu
    • 單獨輸入「」:xyolyo

拗音一覽表

[编辑]
開拗音
片假名
清音
yayuyo
kiキャkyaキュkyuキョkyo
shiシャshaシュshuショsho
chiチャchaチュchuチョcho
niニャnyaニュnyuニョnyo
hiヒャhyaヒュhyuヒョhyo
miミャmyaミュmyuミョmyo
riリャryaリュryuリョryo
浊音
giギャgyaギュgyuギョgyo
jiジャjaジュjuジョjo
biビャbyaビュbyuビョbyo
半浊音
piピャpyaピュpyuピョpyo
平假名
清音
yayuyo
kiきゃkyaきゅkyuきょkyo
shiしゃshaしゅshuしょsho
chiちゃchaちゅchuちょcho
niにゃnyaにゅnyuにょnyo
hiひゃhyaひゅhyuひょhyo
miみゃmyaみゅmyuみょmyo
riりゃryaりゅryuりょryo
浊音
giぎゃgyaぎゅgyuぎょgyo
jiじゃjaじゅjuじょjo
biびゃbyaびゅbyuびょbyo
半浊音
piぴゃpyaぴゅpyuぴょpyo
合拗音
片假名
清音
wawiwe
kuクヮkwakwikwe
浊音
guグヮgwagwigwe
平假名
清音
wawiwe
kuくゎkwakwikwe
浊音
guぐゎgwagwigwe

歷史

[编辑]

上古日語沒有「拗音」。「拗音」的出現,是因為古代日本人在引入汉语借词时,需要新的音以扩充日语音系转写來自中古汉语的發音。因此,大部分的拗音出现在漢語詞彙,亦或和制汉语词汇。

吴音

[编辑]

开拗音吴音里出现在有二等、三等、四等开介音的字中。合拗音出现在一等合介音的字中。

唐音

[编辑]

唐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期中古汉语的部分特征。唐音里的拗音出现在介音为/i/的字中。

連接母音長音化

[编辑]

中世日語時,/iu/音演化成了/yuu/音,而/eu/音演化成了/yoo/音。[2]例子如下。

  • 今日[keu]>[kjoː]
  • あきゅうど[akiudo]>[akjuːdo]

例子

[编辑]
  • 電車(でんしゃ
  • 勉強(べんきょう)
  • 一緒に(いっしょに)
  • 牛乳(ぎゅにゅう)
  • 蒟蒻(こんにゃく)
  • 百(ひゃく)
  • 料理(りょうり)

相关条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拗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Bjarke Frellesvig.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ISBN 9780511778322.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拗音&oldid=8869863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