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莱昂尼达斯·特鲁希略·莫利纳(西班牙語:Rafael Leonidas Trujillo Molina,西班牙語發音:[rafaˈelleˈoniðastɾuˈxiʝomoˈlina];1891年10月24日—1961年5月30日),綽號老大、大頭目、大老闆(El Jefe)及公羊[1](El Chivo)。曾任兩次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1930年-1938年、1942年-1952年)。從1930年军事政变開始,他以軍事強人的姿態,在幕後擔任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獨裁者,直到1961年被暗杀,統治多米尼加共和國時間長達30年。他統治的30年間,稱為特魯希略時期(La Era de Trujillo),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推動對他的個人崇拜,也是多米尼加共和國最血腥的年代。造成超過50,000海地人死亡的香菜大屠杀(Masacre del Perejil)被認為應該由他負責。
1936年,在馬里奧·費爾明·卡布拉爾的建議下,多明尼加共和國國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決議,將首都名稱從聖多明哥改為特魯希略城,聖克里斯托瓦爾省更名為特魯希略省,該國最高峰杜阿爾特峰更名為特魯希略峰。「ElJefe」(大老闆)的雕像在多明尼加共和國各地大量生產和樹立,橋樑和公共建築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該國各大報紙都在頭版讚揚特魯希略,車牌上也印有「特魯希略萬歲」等口號和「國家恩人年」(西班牙語:Año del Benefactor de la Patria)。在特魯希略城豎立了一塊電動標誌牌,寫著「上帝和特魯希略」(西班牙語:Dios y Trujillo)在晚上和白天都可以看到。最終,連教會也被要求張貼「上帝在天堂,特魯希略在人間」(西班牙語:Dios en el cielo, Trujillo en la tierra)的口號。特魯希略的崇拜者曾推薦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委員會拒絕了這項建議。
1938年,特魯希略有資格再次參選,但他以美國兩屆總統的例子表示:「我自願,違背人民的意願,拒絕連任這一高級公職。」事實上早在1937年中期,他就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連任競選活動。因此多明尼加黨提名特魯希略親手挑選的繼任者、61歲的副總統哈辛托·佩納多(Jacinto Peynado)為繼任者,曼努埃爾·德·赫蘇斯·特龍科索(Manuel de Jesús Troncoso)為他的競選搭檔。他們在1938年的選舉中單獨亮相。特魯希略保留了軍隊大元帥和多明尼加黨領導人的職位。據了解,佩納多只不過是個傀儡,特魯希略仍然掌握著國家的全部統治權。佩納多擴大了電動「Dios y Trujillo」標誌的尺寸,並於1940年3月7日去世,而特龍科索則完成了剩餘的任期。然而1942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已經第三次當選總統,特魯希略再次競選總統,並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當選。他曾任兩屆,每屆任期均延長至五年。1952年在美洲國家組織的壓力下,他將總統職位移交給了他的弟弟埃克托。儘管拉斐爾·特魯希略已經正式失去權力,但他還是在1955年組織了一次大型全國慶祝活動,紀念他執政25週年。人們鑄造了印有他肖像的金銀紀念幣。
特魯希略政權大力擴建了南亞克河(西班牙語:Río Yaque del Sur)周圍的自然保護區維達多德爾亞克(西班牙語:Vedado del Yaque)。1934年他禁止以刀耕火種的方式清理土地用於農業,設立了森林看守機構來保護公園系統,並禁止未經他許可砍伐松樹。1950年代,特魯希略政權委託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在多明尼加共和國水道上築壩的水力發電潛力。委員會得出結論,只有森林水道才能支持水力發電大壩,因此特魯希略禁止在潛在的河流流域進行伐木。1961年他被暗殺後,多明尼加共和國恢復了伐木業。擅自佔地者為了農業目的燒毀森林,伐木公司砍伐公園樹木。1967年,華金·巴拉格爾總統發動軍事打擊,打擊非法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