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抗生素抗藥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0年11月18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抗生素抗藥性"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資料,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2020年11月18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加以改善
以此抗生素抗藥性試驗為例:左邊培養皿中的低抗性細菌對白色紙片所含的7種抗生素表現皆差。在右邊培養皿的細菌對測試的三種抗生素具有完全抗性以及兩種抗生素的部分抗性。

抗生素抗藥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抗藥性的一種形式,藉此特性,一些微生物亞群體,通常是細菌種,能夠在暴露於一或多種抗生素之下得以生存;對多種抗生素具抗藥性的病原體被視為具有多重抗藥性英语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ultidrug resistant,MDR),或更通俗地稱之超級細菌(superbugs)。微生物演化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1]

抗生素抗藥性是當代醫學一個日益嚴重的現象,已成為21世紀超級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之一,特別是因為它涉及到病原微生物(此術語特別指有關引起人類疾病的生物)。在最簡單的情況下,抗藥性的有機體可能獲得第一線抗生素的抵抗力,從而需要使用二線藥物。通常,選用第一線藥物是根據安全性、易取得和成本等的考量;二線藥物則通常是廣效的、有個不受歡迎的副作用、以及比較昂貴,或是情勢急迫,局部沒有效果。某些MDR病原體,相繼獲得第二、甚至第三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典型的情況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院內感染。某些病原體如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還具有高水準的內在抗藥性。

由於不斷增長的患病率和發病率,MDR病原菌通常用來代表陸續增加的常見縮寫:MRSA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大概是最有名的,但其他還有像是VISA(萬古黴素敏感性減低金黃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intermediateS. aureus)、VRSA抗萬古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英语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vancomycin-resistantS. aureus)、ESBL(超廣效β-內醯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VRE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MRAB(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Multidrug-resistantA. baumannii),CRE抗碳青黴烯類腸桿菌英语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都是顯著的例子。當院內感染壓倒性主導的情況下牽扯到MDR病原菌,多重抗藥性的感染也會在社區變得越來越普遍。

成因

[编辑]
参见:抗生素濫用

自然發生

[编辑]

抗生素抗药性的提高与处方抗生素的量以及服用抗生素时的剂量不足有关。抗生素处方不当归因于多种原因,例如医生因患者坚持使用抗生素而開立抗生素处方,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解释为什么没有必要用抗生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医生不知道何时开抗生素,或者由于医疗或法律原因过于谨慎。例如,70%至80%腹泻病例是由病毒病原体引起的,而抗生素对此无效。但是,尽管如此,仍有大约40%的病例尝试用抗生素治疗。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80%的此类病例都试图用抗生素治疗。

機制

[编辑]
参见:微演化
-這是抗生素耐藥性如何通過天擇進化的示意圖。 上半部分代表暴露於抗生素前的細菌群。 中間部分顯示了暴露於抗生素後,倖存的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即「適菌生存」的階段。 下半部分為擁有抗藥性的新一代細菌分裂再生的情況。 底部顯示上半部各細菌的抗藥性水平。

耐藥菌

[编辑]

金黃色葡萄球菌

[编辑]
主条目: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鏈球菌和腸球菌

[编辑]

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

綠膿桿菌

[编辑]

多重抗藥性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艱難梭菌

[编辑]

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

[编辑]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門氏菌Salmonella

鮑氏不動桿菌

[编辑]

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克雷伯肺炎桿菌

[编辑]

肺炎克雷伯氏菌(KP,K.pneumoniae

結核桿菌

[编辑]

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參考來源

[编辑]
  1. ^Antibiotic Resistance Questions & Answers. Get Smart: Know When Antibiotics Work.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SA. 2009-06-30 [20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參考文獻

[编辑]
書籍
期刊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抗细菌药及相關延伸議題
核心藥物
社會議題
藥理學
配體
興奮性
抑制性
藥物效應動力學
(藥效學)
受體活性
配體效應
量化分析
藥效度量
藥物代謝動力學
(藥代學)
藥代度量
(L)ADME
耐受性與抗藥性
抗微生物藥效學英语Antimicrobial pharmacodynamics
相關領域
神經科學心理學
醫學
生物化學遺傳學
药物发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抗生素抗藥性&oldid=9007283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