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戴炎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炎輝
 中華民國第5任司法院院長
任期
1977年4月14日—1979年6月14日
总统嚴家淦
蔣經國
前任田炯錦
继任黃少谷
 中華民國第5任司法院副院長
任期
1972年7月13日—1977年4月14日
司法院院長田炯錦
前任謝瀛洲
继任韓忠謨
 中華民國第3屆司法院大法官
任期
1971年7月16日—1972年7月13日
提名蔣中正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8年11月28日
日治臺灣阿緱廳港西中里阿猴街(今屏東縣屏東市
逝世1992年7月3日(1992-07-03)(82歲)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09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92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戴炎輝(1908年11月28日—1992年7月3日),日治台灣阿緱廳阿緱街(今屏東縣屏東市)人,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時期曾改用日本姓名田井輝雄。近代法律學者,法律史學家,曾任司法院院長司法院大法官。他所命名且整理的淡新檔案,為目前最完整的清朝縣級行政檔案。

生平

[编辑]

祖父戴連宗(1859-1937)本籍福建泉州,於光緒年間遷台[1],為阿猴當地仕紳、地主。父親戴鳳倚(1888-1959)為家中么男,育有三男,長子早夭,次子即為戴炎輝[2]:240

1908年出生於日治台灣阿緱廳港西中里阿猴街(今屏東縣屏東市),父祖皆曾任保正,為當地望族。幼時在父親栽培下,進入私塾讀了許多年間的漢文,使得他國學素養深厚[3]。自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今高雄中學)畢業,保送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後赴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攻讀法律,師從日本法制史泰斗中田薫。畢業後成家,並參加日本高等文官司法科考試,高分通過筆試後,於口試時因種族因素遭刁難,因而落榜[4]。經中田薫教授以書面方式進行抗議後,於翌年(1935)順利通過,旋即返台於今高雄市擔任執業律師。日本戰敗後,短暫擔任高雄縣潮州郡守,但與其志趣不合。數月後轉任高雄地方法院法官,隔年自薦進入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擔任副教授。

民國四十四年(1955),台大法學院開設法律研究所,諸教授建議開設「唐律」,憲法權威林紀東請戴炎輝主講授課[1]。後蒙同事洪遜欣教授告知,將研究著作整理成《唐律總論》送至東京大學,由日本法制史專家仁井田陞教授召開審查會,決議授予戴炎輝東京大學法學博士之學位[1]。此後也出版了《唐律通論》、《唐律各論》,奠定戴氏在法律學上的地位。

台大法學院任教的戴炎輝,以十數年的時間,將台灣淡水廳(掌管北台灣),台北府新竹縣三衙門的資料加以編纂,並將其資料命名淡新檔案。他除了將檔案命名為“淡新檔案”外,也將該之文件分為行政民事刑事三門;每門項下再分類、款、案等。經整理後,該檔案已成為世界有名的傳統中國縣級檔案。

民國六十五年(1976)創立的中國法制史協會,其理事長即由戴式出任直到民國七十九年(1990)。後因其法律學的素養與成就,1977年4月至1979年7月,擔任司法院長,為第一位擔任司法院長的台灣人。卸任院長後,戴炎輝仍與其次子戴東雄共同發表相關法律著作。另外,他也曾擔任總統府資政,直至1992年去世為止。

著作

[编辑]
  • 《唐律通論》
  • 《清代臺灣之鄉治》
  • 《中國法制史》

家族

[编辑]
  • 妻子張緞為首任屏東縣縣長張山鐘長女,前台北市長內政部長張豐緒為戴炎輝小舅子。
  • 育有五男二女。
    • 長子戴東生曾任臺北銀行(今臺北富邦銀行)副總經理。
    • 次子戴東雄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系主任、法學院院長,為臺灣知名民法學者,1994年至2003年亦為司法院大法官。
    • 三子戴東原係日本國立新潟大學醫學博士,為新陳代謝疾病權威,曾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臺大醫院院長。
    • 四子戴怡德則是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化工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 五子戴怡安則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資訊碩士。
    • 另兩女戴壽美、戴喜美。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1.2戴東雄, 戴炎輝先生《 唐律通論 》在學術史上的意義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80044/1/1.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蘇全福。(1997)。屏東縣鄉賢傳略。
  3. ^ 臺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六輯- 戴東雄先生訪談紀錄
  4. ^存档副本(PDF). [2020-12-08].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22-02-06). 
司法职务
司法院
前任:
田炯錦
司法院院長
第四任
1977年4月14日-1979年6月14日
繼任:
黃少谷
大理院長
1912-1928
許世英章宗祥董康姚震董康(二次)王寵惠董康(三次)潘昌煦(代理)羅文榦董康(四次)余棨昌潘昌煦(代理)姚震
行宪前
1928-1948
行宪后
1948-
1948年依據《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修法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起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1948-1996年
蔣中正聘任
1948-1949
李宗仁聘任
1949-1950
蔣中正聘任
1950-1975
嚴家淦聘任
1975-1978
蔣經國聘任
1978-1988
李登輝聘任
1988-1996
1996年後
李登輝重聘
1996-2000
1996.5
(26人)
1997.5
(27人)
1998.5
(29人)
1999.5
(28人)
陳水扁聘任
2000-2008
2000.5
(28人)
2001.5
(23人)
2002.5
(30人)
2003.5
(28人)
2004.5
(27人)
2005.5
(26人)
2006.5-
2008.5
從缺
馬英九聘任
2008-2016
2008.5-
2008.12
從缺
2009.1
(13人)
2010.1
(14人)
2011.1
(24人)
2012.8
(21人)
2015.3
(27人)
蔡英文聘任
2016–2024
2016.5–
2016.11
從缺
2016.11
(20人)
2018.5
(17人)
2021.2
(26人)
2022.9
(27人)
賴清德聘任
2024–現在
2024.5–
2024.7
從缺
2024.8
(27人)
中國法制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
1976年9月—1978年8月
理事長
理事
監事
候補監事
国际
各地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戴炎輝&oldid=8942067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