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庆阳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慶陽府
庆阳府在甘肃省的位置(1820年)

庆阳府北宋时设置的

宣和七年(1125年)改庆阳军置,治所安化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属永兴军路金朝庆原路治,下领:三县(安化县、彭原县合水县)、二城、一堡、三寨、七镇[1],辖境约当今甘肃省西峰、庆城、华池合水等市县地。元朝时属巩昌都总帅府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直隶陕西行省。洪武中复置安化县,环县宁州归属庆阳府。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真宁县由宁州改属庆阳府。终明一朝,庆阳府下领一州(宁州),四县:安化县、合水县、环县、真宁县[2]。清朝时,属甘肃省。辖境略有扩展,相当今西峰、庆城、合水、环县宁县正宁等市县地。1913年全国废府,废。

历任长官

[编辑]
金朝庆阳尹

注释

[编辑]
  1. ^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庆原路,旧作陕西西路......庆阳府,中。宋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军事,国初改安国军,后置定安军节度使兼总管,皇统二年置总管府。户四万六千一百七十一。县三、城二、堡一、寨三、镇七:安化,倚。有马岭山、延庆水。彭原,有彭池原、睦阳川。镇二,董志、赤城。合水,有子午山。镇五,金柜、怀安、业乐、五交、景山。城二,白豹、大顺。寨三,安疆、华池、柔远。堡一,荔原......
  2. ^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庆阳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一,县四。东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安化倚。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建庆王府。二十六年迁於宁夏卫。元省。洪武中复置。东北有白於山,洛水所出。又城东有东河,西有西河,流合焉,下流为马莲河。又西有黑水河,源出县北之太白山,下流至长武县合於泾河。东北有槐安、北有定边二巡检司。又西南有驿马关、又有灵州、又有大盐池三巡检司,废。合水府东南。东有建水,西有北岔河,流合焉,谓之合水,西南入马莲河。又东北有华池水,有平戎川流合焉,东入鄜州之洛河。有华池巡检司。环府西北。元环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初,降为县,来属。西有环河,出县北青冈峡,下流为府城之西河。又南有黑水河,又有碱河,西南有甘河,俱注於环河。又西有葫芦泉。西北有清平关。西北有安边守御千户所,弘治中置。真宁府东南。元属宁州。万历二十九年改属府。西有马莲河。南有大陵、小陵诸水,即九陵川之上源也。东有雕山岭巡检司。宁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中来属。东有......
  3. ^吴廷燮《金方镇年表》

外部連結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慶陽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上京路
軍司
烏古迪烈統軍司
中都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部族節度使
烏昆神魯 | 烏古里 | 石塁 | 助魯 | 孛特本 | 計魯 | 部羅火扎石合 | 土魯渾扎石合
詳穏
咩乣 | 木典乣 | 骨典乣 | 唐古乣 | 耶剌都乣 | 移典乣 | 蘇木典乣 | 胡都乣 | 霞馬乣
南京路
河北東路
河北西路
山東東路
山東西路
大名府路
河東北路
河東南路
京兆府路
咸平路
鳳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
臨洮路
金国行政区域实行)、三级管理,路为一级行政区,共19个。
首都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今北京市 ·陪都上都
腹裏
山东东西道
河东山西道
云南等处
行中书省
曲靖宣慰司
罗罗斯宣慰司
临安广西宣慰司
大理金齿宣慰司
金齿宣抚司
乌撒乌蒙宣慰司
银沙罗甸宣慰司
河南江北
等处
行中书省
淮西道
淮东道
荆湖北道
甘肃等处
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
行中书省
湖南道
广西两江道
海北海南道
江西等处
行中书省
广东道
江浙等处
行中书省
浙东道
福建道
四川等处
行中书省
四川南道
陕西等处
行中书省
巩昌总帅府
辽阳等处
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
行中书省
其他地区
蘭州道
平慶涇固化道
寧夏道
西寧道
凉庄道
鞏秦階道
安肅道
註:以本省鹽法道兼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庆阳府&oldid=85338366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