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构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想法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2025年5月20日)
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5年5月20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构想"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構想
上级分类心智表徵 编辑
所属实体思维、​心理学术语集 编辑
原因构思 编辑
主题标签idea 编辑

构想(英語:idea,又稱構思點子)是思考的產物,包括對事物的見解意見,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構想作為抽象的觀點外,在哲學中亦為某些客體心智表徵的具象。許多哲學家認為構想是存在最基要的本體論範疇之一;得以創造理解構想意義的能力被視為人類必要且決斷的特徵。

點子是創意的量化,使創意內容成為一個個可數的點子,是一個簡單的日常口語字彙。例如:「關於情人節我要送她的禮物,你有沒有什麼點子?」是形容詢問有沒有創意的想法。又例如:「他這小子滿腦筋都是鬼點子!」是形容一個人的想法或創意想法很多,有與眾不同的意思。點子常與想法、創意、理念混淆,在西方學者對人類的創造力的定義研究論述也相當廣泛。其中,腦中發揮創造力的結果就是要產生點子。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Melissa A. Schilling教授認為創新始於新點子的產生,產生新奇有用的點子的能力就稱為創造力

詞源

[编辑]

术语 idea 源自古希腊语 ἰδέα(idéa, “notion, pattern”)“看法、想法;模式、形式”之义,其又源自 εἴδω(eídō, “I see”)“看到、知道”之义。因此用觀念來翻譯較爲合適。紅背包,紅色蘋果,紅色的血,抽象出來的一個紅就是觀念[1]。柏拉圖的觀念論標志著希臘哲學乃至西方哲学抽象化的開端。而觀念一詞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有了龐大而豐富的含義。

不同解釋

[编辑]
  • 牛津辭典上的中譯解釋是關於一個可能的行動方針的想法或建議(理念)的目標或目的。
  •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楊傑美認為點子不過就是舊的元素的新組合罷了。
  • 點子就是創造行為(idea=CBCreativity Behavior)),是想像力(imagination)、資訊(data)、評鑑(evaluation)及實踐(action)四種因素的交互作用(陳龍安,1984)。
  • BusinessDictionary.com商業字典網站針對點子在商務英語中的用法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意義:暨點子是在頭腦裡引起想法或彙集;想法通常引起與意向,但是可能無心地也被創造;想法經常形成在激發靈感會議期間或通過討論。
  • Michaels Michalko(1994)認為俗稱idea從字義拆解來看。
  • 日本廣告大師加藤昌治Kato MasaHaru認為點子是企劃的根源,和自由奔放的發想等。
  • 羅伯特·佛洛斯特認為點子就是把兩個不相關的東西湊在一起。
  • 美國導演大衛·林奇認為點子就是思緒。
  • 台灣作家郭泰(1911)認為點子就是創造新意。

參見

[编辑]

参考

[编辑]
  1. ^εἶδος in Liddell and Scott;ἰδέα in Liddell and Scott.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构想&oldid=8998418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