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惠来县

坐标23°1′59″N116°17′42″E / 23.03306°N 116.29500°E /23.03306; 116.29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惠来
此條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2021年10月2日)
请协助使用中立的观点重写这篇条目明显的广告请加入{{Delete|G11}}提请删除

23°1′59″N116°17′42″E / 23.03306°N 116.29500°E /23.03306; 116.29500

惠来县
位于葵阳公园的奎光阁
位于葵阳公园的奎光阁
坐标:23°01′56″N116°17′27″E / 23.03223°N 116.29076°E /23.03223; 116.29076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
設立1524年11月24日
政府駐地惠城镇
下级行政区
14
政府
 • 县长貝繼勤
面积
 • 总计1,251 平方公里(483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040,779人
 • 密度832人/平方公里(2,155人/平方英里)
 • 城镇437,430人
語言
 • 母语方言潮州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515200
電話區號0663
車輛號牌粤V
行政区划代码445224
網站www.huilai.gd.cn
惠来县
汉语名称
繁体字惠來
简化字惠来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Huì Lái
闽语
潮语白话字Hũi-lâi
潮州話拼音Hui6 lai5
郵政式拼音名称
郵政式拼音Hweilai

惠来县(郵政式拼音:Hweilai)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由揭阳市代管。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全县陆地总面积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门户。县政府駐惠城镇南门大街1号。

惠來是粵東新城和揭陽濱海新區的所在地,是廣東省著名僑鄉,粵東地區對外的貿易門户。由于海上運輸業發達,船隻往來眾多,海洋歷史文化淵源深厚,惠来現存古代“海絲”遺蹟眾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历史沿革

[编辑]

古代

[编辑]

惠来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为南海郡揭阳县辖地。明嘉靖三年(1524年),析潮阳县,海丰县两县部分乡镇置惠来县,隶属潮州府至清末。

中华民国时期

[编辑]

民国元年(1912年),府制撤销,惠来县属潮汕安抚使管辖。民国九年(1920年),惠来县属潮梅善后处。民国十四年(1925年),惠来县属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惠来县隶属潮汕地区第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

1949年5月20日,中共人民解放军占领惠来县全境[2]。1949年8月1日,惠来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潮梅行政委员会。1952年属粤东区行政公署。1956年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置。1958年撤消惠来县建制,分别划入普宁县潮阳县。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行政区。1983年起,惠来县由广东省直辖,汕头市代管。1992年,揭阳撤县设地级市,惠来县转由揭阳市代管。

地理

[编辑]

气候

[编辑]

惠来县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副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同时因季节性冷水团流经,夏季水温稳定在22—26℃[3],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23毫米,年平均日照2039小时。惠来县因地处广东东南沿海,夏秋两季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


惠来 (1981−201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8.0
(82.4)
28.5
(83.3)
30.5
(86.9)
32.5
(90.5)
34.4
(93.9)
36.1
(97.0)
38.4
(101.1)
37.0
(98.6)
35.5
(95.9)
34.6
(94.3)
32.0
(89.6)
29.7
(85.5)
38.4
(101.1)
平均高温 °C(°F)19.3
(66.7)
19.2
(66.6)
21.7
(71.1)
25.1
(77.2)
28.1
(82.6)
30.0
(86.0)
31.7
(89.1)
31.6
(88.9)
30.6
(87.1)
28.5
(83.3)
24.9
(76.8)
21.0
(69.8)
26.0
(78.8)
日均气温 °C(°F)14.8
(58.6)
15.2
(59.4)
17.6
(63.7)
21.3
(70.3)
24.7
(76.5)
27.0
(80.6)
28.2
(82.8)
28.0
(82.4)
26.8
(80.2)
24.4
(75.9)
20.6
(69.1)
16.5
(61.7)
22.1
(71.8)
平均低温 °C(°F)11.8
(53.2)
12.4
(54.3)
14.8
(58.6)
18.6
(65.5)
22.1
(71.8)
24.6
(76.3)
25.4
(77.7)
25.2
(77.4)
24.0
(75.2)
21.3
(70.3)
17.3
(63.1)
13.2
(55.8)
19.2
(66.6)
历史最低温 °C(°F)3.2
(37.8)
3.7
(38.7)
4.1
(39.4)
9.2
(48.6)
16.1
(61.0)
18.5
(65.3)
21.9
(71.4)
21.3
(70.3)
18.3
(64.9)
11.9
(53.4)
7.7
(45.9)
1.5
(34.7)
1.5
(34.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21.5
(0.85)
56.8
(2.24)
95.2
(3.75)
157.4
(6.20)
227.3
(8.95)
351.3
(13.83)
280.2
(11.03)
305.4
(12.02)
200.1
(7.88)
28.3
(1.11)
26.5
(1.04)
24.3
(0.96)
1,774.3
(69.86)
平均相對濕度(%)74778082848684848073717179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4]

资源

[编辑]

惠来县自然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及多种经济作物。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为“中国荔枝之乡”。海洋渔业资源方面,历史上素有“渔乡”之称,海洋捕捞业及海洋养殖业发展很快。惠来沿海风速大,风能蕴藏量大,基本上可全年发电。

同时,惠来也拥有着全国最大的鲍鱼苗生产基地,并培育出黄金鲍、黑鲍等10余种鲍鱼优良品种[3]

行政区划

[编辑]

惠来县下辖14个[5]

惠城镇、​华湖镇、​仙庵镇、​靖海镇、​周田镇、​前詹镇、​神泉镇、​东陇镇、​岐石镇、​隆江镇、​溪西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东埔农场、​大南山华侨管理区、​葵潭农场青坑林场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惠來縣常住人口為1040779人。

侨乡

[编辑]

惠来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旅居港澳台和海外的侨胞有20多万人。

交通

[编辑]
厦深铁路葵潭站

惠来县是汕头市、潮州市往广州深圳、港澳的必经之地,交通便捷。

风景名胜

[编辑]
参见:惠来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民俗

[编辑]

打火醮的习俗在潮汕地区唯惠来独有,是逢十年即在县城举行一次的盛大庆典。惠来地势背山面海,暴雨过后,滴水无存,属火地。雍正十一年癸丑(1713)年,江西举人裘曰菊到惠来任知县后,倡议逢丙年“打醮”,以禳除灾祟。从此,便有了逢丙年“打醮”的习俗,旨在通过迎神、祭神、送神的一系列活动,祈求神灵不让火灾降临。

地方特产

[编辑]

隆江猪脚、鱼丸(鱼饼)、荔枝、鲍鱼、凤梨被称作惠来五宝,惠来还有塘田卷章、靖海豆(米辑)、绿豆饼、三参饼、冬至茧、肚脐饼、酥糖、虾丸虾饼、广章、蚵仔煎等名小吃。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惠来人”。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东风广场:见证揭阳人民翻身解放迎来新生活难忘时刻.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3. ^3.03.1陈家源.深读 丨惠来的“软黄金”!这粒广东鲍鱼,何以抢占全国近“半壁江山”?. 广州日报. 2025-08-22 [2025-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22). 
  4.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1981-2010). China Meteorological Data Service Center. [7 Nov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中文(简体)). 
  5. ^行政区划搜索:惠来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惠来县
惠来县行政区划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揭阳市  政府驻地:惠城镇
揭阳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榕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榕城区
10街道
揭阳空港经济区
4镇
揭东区
2街道
11镇
县级市
普宁市
7街道
17镇
1乡
揭西县
1街道
15镇
1乡
惠来县
14镇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广州市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地级市
韶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注1: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2:陆丰市碣石镇东沙群岛中华民国控制,参见臺海現狀
注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管理區,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惠来县&oldid=8897382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