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性少數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LGBT
系列條目
LGBT主题
      
女同性戀(L) ∙男同性戀 (G)
双性恋 (B)∙跨性別(T)
性倾向性別認同
概觀
文化
權益
社会态度
研究和論述
LGBT專題

性少数性小眾(英語:Sexual minority)是指性取向性向认同性行為与周围社会的大多数不同群体。主要用于指LGBT或非异性恋者,[1][2] 也可以指跨性别[3]非二元性別(包括第三性别[4])或雙性人

性少数群体是一个傘式术语,涵盖首字母缩略词「LGBT」中所包括的人群(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以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各异的人群。它包括那些可能不会自我認同为LGBT者(例:酷儿性別存疑雙靈无性戀男男性行為者性别變體的人),或有影响生殖系统发展的特定医学状况的人(例如:性別分化障礙或異於常人,有时被认为是雙性人)。[5]

另见

[编辑]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性少數」。

參考文獻

[编辑]
  1. ^Sullivan, Michael K. Sexual Minorities: Discrimination,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in America illustrated. Haworth Social Work Practice Press. 2003.ISBN 9780789002358.OL 8151801M.SUMMARY.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ligious, and soci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homophobia and intolerance toward homosexuals. 
  2. ^Kann, Laura; O’Malley Olsen, Emily; McManus, Tim; Harris, William A.; et al.Sexual Identity, Sex of Sexual Contacts,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Students in Grades 9–12 — United States and Selected Sites, 2015;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MMWR).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ugust 11, 2016 [March 20,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6). |volume=被忽略 (帮助);|number=被忽略 (帮助)
  3. ^Definition of Terms - "Sexual Minority". Gender Equity Resource Center. [12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9). 
  4. ^Sharma, Gopal.Nepal to issue passports with third gender for sexual minorities. Reuters. 7 January 2015 [12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5). 
  5. ^存档副本(PDF).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3-18). 
  • 學術
  • 論述
文化
象征
節日
性別認同
第三性別
性向认同
性倾向
相关
歷史
LGBT pride flag
古代
16-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各地權利
权益议题
權利運動
性倾向與科学
社会态度
偏見•歧視
迫害•暴行
性別認同
性别
第三性別
性向认同
性倾向
其他
參見
生物學
性別
解剖學
生理學
心理學
健康教育
社會關係
性與法律
性活動
不同對象
不同形式
非傳統性愛
性產業
性玩具
性媒體
性表演
性服務
性與歷史英语History of human sexuality
各國性文化
宗教與性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性少數&oldid=9013018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