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徽州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的主題是元朝徽州地区行政区划。关于以徽州为名的道路,請見「徽州路 (消歧义)」。
徽州路
別名:新安、歙州
 • 行政中心今黃山市歙縣徽城鎮
歷史 
• 成立
1277年
• 废除
1367年
地望:安徽省黃山市
安徽省績溪縣
江西省婺源縣

徽州路元朝时设置的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置,治歙县(今属安徽)。辖境為今黃山市、绩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地。領五縣一州(徽州路、歙縣黟縣休寧縣績溪縣祁門縣婺源州。二十一年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为兴安府朱元璋元年(1367年)又改徽州府

沿革

[编辑]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徽州路,轄縣不變,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即江浙行省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治杭州路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縣婺源州。徽州路領縣五,即歙、黟、休甯、祁門、績溪;州一,即婺源。

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韓林兒升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興安府,仍領縣五、州一。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屬中書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婺源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

参考文献

[编辑]
首都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今北京市 ·陪都上都
腹裏
山东东西道
河东山西道
云南等处
行中书省
曲靖宣慰司
罗罗斯宣慰司
临安广西宣慰司
大理金齿宣慰司
金齿宣抚司
乌撒乌蒙宣慰司
银沙罗甸宣慰司
河南江北
等处
行中书省
淮西道
淮东道
荆湖北道
甘肃等处
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
行中书省
湖南道
广西两江道
海北海南道
江西等处
行中书省
广东道
江浙等处
行中书省
浙东道
福建道
四川等处
行中书省
四川南道
陕西等处
行中书省
巩昌总帅府
辽阳等处
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
行中书省
其他地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徽州路&oldid=8291214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