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彭学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學沛
中華民國政府官員
个人资料
性别
浩徐
出生 大清1896年
逝世 中國1948年
籍贯大清江西省安福縣
国籍 大清(1896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8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畢業
      • 曾赴比利時留學
著作
      • 《歐美日本的政黨》
      • 《中外貨幣政策》

彭學沛(1896年—1948年),浩徐,男,江西省安福縣嚴田鎮老屋村人,中華民國政府官員、學者。

早年經歷

[编辑]

青年時期曾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學習,後又前往比利時留學。留學回國後,彭學沛擔任北京大學政治學教授。

從政

[编辑]

1928年,何浩若創立《中央日報》,彭學沛任總編輯。1932年3月起,先後任代理內政部長、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交通部常務次長、交通部政務次長、國民黨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戰時生產局副局長等。1946年5月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1947年1月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彭學沛發表談話,稱:「政府對於停止衝突,及改組政府等問題,具體辦法甚願與中共竭誠商談。」[1]:82611月16日,彭學沛舉行記者招待會,答記者關於中共要求花園口黃河堵口延期5個月完工一節,以堵口不久可完工,中途停頓則木樁石塊隨時有可能等理由,表示不能停止堵口。[1]:82674月23日,國民政府特任彭學沛為行政院政務委員[1]:83405月18日,上海《中央日報》企業化,開創立會改為公司組織,通過公司章程,選彭學沛為董事長杜月笙、趙棣華等6人為常務董事,吳鐵城陳立夫王世杰為監察人,吳鐵城為常駐監察人,社長仍由馮有真擔任。[1]:83566月29日,由彭學沛、賀耀祖湯恩伯3人負責籌備,中央宣傳部「亞東問題研究會」及「改造出版社」合併組成之「亞東協會」,在上海舉行成立大會,賀耀祖當選理事長,彭學沛等31人為理事,並聘請張群為名譽理事長,戴傳賢等39人為名譽理事;協會宗旨為:聯絡亞東各族感情,促進文化交流,並協助國際文教工作。[1]:8376

1948年(民國37年)12月21日,乘飛機赴香港辦理公務,不料該機在抵港前2分鐘,墜毀於火石洲,彭學沛等36人全部遇難。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1.21.31.4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外部鏈接

[编辑]
內務部內務總長
臨時政府時期
程德全(未就任)赵秉钧言敦源(代理)王治馨(代理)朱启钤
北洋政府時期
朱启钤王揖唐許世英孙洪伊謝遠涵(代理)范源廉(代理)張志潭(代理)汤化龙钱能训于寶軒(代理)朱深張志潭(代理)齊耀珊高凌霨谭延闿(未就任)张国淦(代理)孙丹林(代理)田文烈(代理,未就任)孙丹林(代理)高凌霨(代理)程克颜惠庆(代理)王永江龔心湛于右任屈映光鄭謙(未就任)劉馥(代理)田應璜(代理)张国淦(代理)胡惟德沈瑞霖
內政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薛篤弼阎锡山(未就任)趙戴文(代理)樊象離(代理)杨兆泰钮永建(代理)劉尚清張我華(代理)李文範汪兆銘(代理)冯玉祥(未就任)彭学沛(代理)黃紹竑甘乃光(代理)黄郛甘乃光(代理)陶履謙(代理)蔣作賓何鍵周鍾嶽張厲生
行憲政府時期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彭学沛&oldid=8893328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