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張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裔(166年—230年),字君嗣益州蜀郡成都人。東漢末時益州三國蜀漢早期的官員。

生平

[编辑]

劉璋任益州牧時,張裔被舉為孝廉,為魚復,後來任從事,領帳下司馬。劉璋和劉備反目後,劉備部下將領張飛率軍由荊州墊江入益州,劉璋給張裔軍隊,於德陽陌下抵擋張飛,張裔被打敗,撤回成都。劉備兵圍成都後,張裔當劉璋的使節去見劉備,劉備承諾禮待劉璋及好好安置他,最後劉璋決定開城投降。劉備入主益州後,任命張裔為巴郡太守,後又任命為司金中郎將,負責制作農戰的器具。

益州郡發生叛亂,太守正昂被殺,耆帥雍闓叛蜀附吳。此時蜀漢政府任命張裔為益州太守,張裔亦奉命上任。雍闓就將張裔送至東吳。劉備死後,諸葛亮奉遺命主政,並派鄧芝到東吳重修吳蜀關係,並且要求歸還張裔。孫權當時未知張裔,於是答應。臨行前孫權和張裔談話,孫權大為賞識,他乘船走後,孫權後悔並派人追他,但張裔已入蜀漢境內。

回蜀漢後,諸葛亮命他為參軍,署丞相府事,又領益州治中從事。諸葛亮出駐漢中時,張裔又以射聲校尉兼領留府長史。一次張裔要到漢中諮詢諸葛亮,有數百人送行,馬車泊得滿街都是。後來加輔漢將軍,繼續領留府長史。建興八年(230年)逝世。

三國演義

[编辑]

在80回和92回提及張裔,但並無事蹟。

性格特徵

[编辑]
  • 張裔研究《公羊春秋》,又涉獵《史記》、《漢書》,許靖稱讚他幹理敏捷,是鍾繇一類的人。
  • 張裔與楊恭交好,但楊恭早死,只有年幼的兒子,張裔於是收留他,和他分開屋子居住,又善待楊恭的母親如對自己母親般。及後楊恭兒子長大,又替他娶妻,購買田宅等。可見他非常盡心對待舊相識,對他的遺屬都盡力去幫助。
  • 張裔與司鹽校尉岑述不和,並發展到積怨成恨的地步,諸葛亮不得不親自出面寫信告誡張裔,才將事件平息。從此,張裔才逐步對自己的缺點進行反思和改正。

評價

[编辑]
  • 楊洪:「(張)裔天姿明察,長於治劇,才誠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專任,不如留向朗。朗情偽差少,裔隨從目下,效其器能,於事兩善。」
  • 三國志評曰:「霍峻孤城不傾,王連固節不移,向朗好學不倦,張裔膚敏應機,楊洪乃心忠公,費詩率意而言,皆有可紀焉。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言,猶用陵遲,況庸后乎哉!」

子女

[编辑]
  • 張毣,曾任三郡守監軍。
  • 張郁,張毣之弟,官至太子中庶子。

參考資料

[编辑]

《三國志·蜀書·張裔傳》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41》,出自陳壽三國志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張裔&oldid=82469744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