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博雅 |
|---|
 |
|
|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
|---|
现任 |
就任日期 2021年2月9日 |
| 总统 | 蔡英文 賴清德 |
|---|
任期 2009年1月1日—2010年11月15日 |
| 总统 | 馬英九 |
|---|
| 第9任監察院院長 |
|---|
任期 2014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 |
| 总统 | 馬英九 蔡英文 |
|---|
| 副职 | 孫大川 |
|---|
| 前任 | 王建煊 |
|---|
| 继任 | 陳菊 |
|---|
|
|
|
|
| 第2、4任嘉義市市長 |
|---|
任期 1997年12月20日—2000年5月20日辭職 |
| 前任 | 張文英 |
|---|
| 继任 | 陳麗貞 |
|---|
任期 1983年12月15日—1989年12月20日 |
| 前任 | 許世賢(正任) 江慶林(代理) |
|---|
| 继任 | 張文英 |
|---|
| 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
|---|
任期 1990年2月1日—1990年6月2日辭職 |
| 选区 | 臺灣省第二十選舉區 |
|---|
|
|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1942-10-05)1942年10月5日(83歲) 日本帝國臺南州嘉義市 |
|---|
| 国籍 | 日治臺灣(1942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至今) |
|---|
| 政党 | 無黨團結聯盟 |
|---|
| 配偶 | 紀展南 (1971年结婚—2023年丧偶)[1] |
|---|
| 父母 | 張進通(父) 許世賢(母) |
|---|
| 亲属 | 張文英(姐) |
|---|
|
|
- 臺灣省防癆局主治醫師
(1970年-1971年) - 嘉義市第1屆市長(補選)
(1983年12月15日-1985年12月20日) - 嘉義市第2屆市長
(1985年12月20日-1989年12月20日) - 立法院(第一屆增額)委員
(1990年2月1日-1990年6月2日) - 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第五任)署長
(1990年6月2日-1997年9月10日)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
(1990年6月2日-1997年9月12日)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委員
(1993年4月7日-1997年9月12日) - 公共衛生學會Alpha分會成員
(1994年)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
(1996年1月1日-1997年8月31日)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委員
(1997年7月14日-1997年8月31日) - 嘉義市第5屆市長
(1997年12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術院院士
(1997年) - 內政部部長
(2000年5月20日-2002年2月1日) - 行政院政務委員
(2000年5月20日-2002年2月1日) - 第16任臺灣省政府主席
(2000年5月20日-2002年2月1日) - 臺灣省政府委員
(2000年5月20日-2002年2月1日) - 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2年2月1日-2002年9月) - 總統府資政
(2009年1月1日-2010年11月15日) -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十四任)主任委員
(2010年11月15日-2013年11月3日) -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十五任)主任委員
(2013年12月4日-2014年7月31日) - 監察院(第五屆)院長
(2014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 - 總統府資政(再次)
(2021年2月9日-)
|
|
張博雅(1942年10月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無黨團結聯盟籍,出身日治臺灣臺南州嘉義市醫師世家,日本杏林大學醫學博士。母親許世賢是臺南市人,父親張進通則是嘉義縣溪口鄉人。張博雅與其父母、胞姊張文英均為醫師。
張博雅歷任多項官職,亦是唯一橫跨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蔡英文政府及賴清德政府的五朝閣員。張博雅現為總統府資政,曾任嘉義市市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內政部部長兼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院長,是史上首位女性五院院長。張博雅、許世賢與張文英皆為黨外運動人士,母女三人均曾任嘉義市市長。
張博雅的父親張進通、母親許世賢在嘉義市開設「順天堂醫院」,而許世賢就是往後形成嘉義政壇「許家班」的開山始祖,也是黨外運動的支持者。
二二八事件時,張博雅曾經與母親許世賢前往草山(今陽明山)避難;之後才與母親回到嘉義市。張博雅先就讀嘉義女中,後轉學至臺北市師大附中,起先就讀於台中市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民國五十年聯合招生再考至高雄醫學院醫學系,並於高雄醫學院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前往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攻讀碩士。1969年張博雅在許世賢的支持下參選增額立法委員,但是落選。1970年張博雅完成碩士學位後,於臺灣省防癆局擔任醫師,並且於1971年結婚;1973年張博雅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公共衛生學碩士,1974年張博雅回到高雄醫學院擔任副教授。之後張博雅又取得日本杏林大學醫學博士。
1983年,許世賢在擔任嘉義市市長任內過世,張博雅以無黨籍參與市長補選,並且當選,之後於1985年獲得連任[2]。
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後,張博雅雖然沒有加入民進黨,但在立場上與民進黨較為接近。張博雅於嘉義市興建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突破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歷史禁忌[3];1989年張博雅當選末代增額立法委員,並且與民進黨張俊雄搭檔參選立法院正副院長,挑戰屬於資深民意代表的國民黨代理院長梁肅戎與增額立法委員劉松藩。但張博雅以161票對29票落敗。
1990年,前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擔任行政院院長時,延攬張博雅出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2]。1997年張博雅請辭衛生署長並再度參選嘉義市長,創下政務官參選縣市長以及前任縣市長再度回鍋參選的案例,並且當選。
2000年總統選舉時,張博雅成為各方爭取的對象,結果她支持民進黨陳水扁。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張博雅被邀請為內政部長與台灣省主席,並委任她指定的接班人陳麗貞為嘉義市代理市長。
2002年,姚嘉文與張博雅被陳水扁提名為考試院正副院長。結果姚嘉文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驚險過關,張博雅的任命案在泛藍黨團一致缺席反對以及民進黨與台聯部分立委跑票下被立法院否決[4]。
2002年底,張博雅參選高雄市市長,結果僅獲得一萬餘票而慘敗。
2004年6月15日,無黨團結聯盟成立,張博雅出任無黨團結聯盟第一任主席,直至2007年由澎湖縣立委林炳坤接任無黨團結聯盟第二任主席。
2005年縣市長選舉,嘉義市市長陳麗貞獲得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嘉義市長。張博雅當初曾支持陳麗貞,然而12月投票日前幾天指控民進黨立委蔡啟芳公開揚言「消滅許家班」,為此在選前一天宣佈不支持陳麗貞,導致許家班票源倒流,陳麗貞以一萬多票之差敗陣。
2010年,馬英九執政後提名張博雅出任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獲得立法院通過,為中央選舉委員會成立以來第二位女性主委,2013年再獲提名連任主委,雖然立法院遲了行使同意權,但仍獲通過再任主委。
2014年5月8日,總統府公布提名中選會主委張博雅接任監察院院長。7月29日,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在國民黨支持的情況之下,張博雅獲得立法院同意票57票、不同意票36票、無效票14票,剛剛好超過二分之一門檻,成為中華民國五院首位女性院長,但也是得票率與得票數最低的監察院院長。
- 全球和平華人聯合會會長
- 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總會理事長
- 亞洲選舉官署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Election Authorities,AAEA)名譽主席
-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2016年1月14日,監察院長張博雅在總統大選前下令把前兩屆查過的案都清倉結案,引發干預監委職權及護航馬政府之爭議。張博雅於3月7日解釋說要求檢討的案件,是監委已調查出結果,但卻長年公文往返監察院與被調查單位,而無法結案的案例,不是針對現任監委所承接或尚未調查出結果的案件。惟監委王美玉、仉桂美兩人於3月17日在監察院國防委員會正式提案,質疑張博雅在1月14日的裁示「違反程序正義、委員未獲共識」,應該廢除適用,會中引發爭論,雖有部分監委挺張博雅有行政裁量權,但多數監委持反對態度,認為這已衝擊監委獨立行使職權。[6][7]
2016年12月25日,監察院長張博雅在行政院副秘書長宋餘俠率領各單位赴監察院拜會時,對當時排審中的同性婚姻修法公開表示「應該立專法」。[8]
- ^綜合報導.張博雅丈夫醫師紀展南病逝!享壽87歲 高醫曝死因. 菱傳媒. 2023-03-05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4).
- ^2.02.1滕淑芬.醫生心政治情 ──內政部長張博雅. 台灣光華雜誌 (2000年6月). [2020-07-16].
- ^王善嬿.嘉市長任內堅設228紀念碑 張博雅爆被省主席摔電話. 自由時報. 2017-02-25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 ^王文萱.遭立院否決 張博雅02年有前例. 自由時報. 2014-07-06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 ^總統頒授考試院前院長關中、司法院長賴浩敏、監察院長張博雅「一等景星勳章」及考試院長伍錦霖「一等卿雲勳章」.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6-04-18 [202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 ^陳雅芃.監院清倉挨批黑箱 張博雅:誤會了. 蘋果日報. 2016-03-18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張博雅下令清倉結案 監委反彈摃上院長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3-17 [202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中文(臺灣)).
- ^唐筱恬.【內幕】監察院長撈過界 張博雅要行政部門挺修「同婚專法」. 上報. 2016-12-25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監察院第五屆監察委員 |
|---|
|
| 民國103年(2014年)7月31日特任(18) | |
|---|
| 民國107年1月17日特任(11) | |
|---|
|
|
|---|
日治時期嘉義市尹 (1930年~1940年) | | |
|---|
日治時期嘉義市長 (1940年~1945年) | |
|---|
省轄市時期(第一次) (1945年~1950年) | |
|---|
縣轄市時期 (1950年~1982年) | |
|---|
省轄市時期(第二次) (1982年~) | |
|---|
|
|---|
1948年依據《 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 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修法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起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
1948-1996年 | |
|---|
1996年後 | | 1996.5 (26人) | |
|---|
1997.5 (27人) | |
|---|
1998.5 (29人) | |
|---|
1999.5 (28人) | |
|---|
|
|---|
| 2000.5 (28人) | |
|---|
2001.5 (23人) | |
|---|
2002.5 (30人) | |
|---|
2003.5 (28人) | |
|---|
2004.5 (27人) | |
|---|
2005.5 (26人) | |
|---|
2006.5- 2008.5 | 從缺 |
|---|
|
|---|
| 2008.5- 2008.12 | 從缺 |
|---|
2009.1 (13人) | |
|---|
2010.1 (14人) | |
|---|
2011.1 (24人) | |
|---|
2012.8 (21人) | |
|---|
2015.3 (27人) | |
|---|
|
|---|
| 2016.5– 2016.11 | 從缺 |
|---|
2016.11 (20人) | |
|---|
2018.5 (17人) | |
|---|
2021.2 (26人) | |
|---|
2022.9 (27人) | |
|---|
|
|---|
| 2024.5– 2024.7 | 從缺 |
|---|
2024.8 (27人) | |
|---|
|
|---|
|
|---|
吳敦義內閣(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2月6日) |
|---|
| 行政院院長 | 吳敦義(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2月6日) |
|---|
| 行政院副院長 | 朱立倫(2009年9月10日 – 2010年5月17日)→陳冲 (2010年5月17日 – 2012年2月6日) |
|---|
| 行政院秘書長 | 林中森(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2月6日) |
|---|
八部二會 |
|---|
| 內政部部長 | 江宜樺(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2月6日) |
|---|
| 外交部部長 | 楊進添(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9月25日) |
|---|
| 國防部部長 | 高華柱(2009年9月10日 – 2013年7月31日) |
|---|
| 財政部部長 | 李述德(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2月6日) |
|---|
| 教育部部長 | 吳清基(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2月6日) |
|---|
| 法務部部長 | 王清峰(2008年5月20日 – 2010年3月11日)→黃世銘 (代理)(2010年3月12日 – 2010年3月21日)→曾勇夫(2010年3月22日 – ) |
|---|
| 經濟部部長 | 施顏祥(2009年9月10日 – 2013年2月17日) |
|---|
| 交通部部長 | 毛治國(2008年5月20日 – 2013年2月17日) |
|---|
|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 高思博(2008年5月20日 – 2011年2月9日)→羅瑩雪(2011年2月9日 –2013年9月29日) |
|---|
|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 吳英毅(2008年5月20日 – 2013年7月31日) |
|---|
|
|
|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 吳秀明(2010年2月1日 –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 范良銹(2008年5月20日 – 2011年3月31日,政務委員兼任)→李鴻源(2011年4月1日 – 2012年2月6日) |
|---|
| 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 賴浩敏(2009年11月4日 – 2010年10月12日)→張博雅(2010年11月12日 – ) |
|---|
|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 | 吳靜雄(2005年8月12日 – 2010年5月24日)→張有恆(2010年5月25日 – 2012年5月19日) |
|---|
|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 | 朱文祥(代理,2008年5月20日 – 2009年5月12日)→邵玉銘(2009年5月13日 – 2012年5月20日) |
|---|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彭芸(2008年8月1日 – 2010年8月10日)→蘇蘅(2010年8月11日 –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兼行政院發言人 | 蘇俊賓(2008年12月31日 – 2010年2月24日)→江啟臣(2010年2月24日 – 2011年5月1日 )→楊永明(2011年5月2日 – 2012年5月19日) |
|---|
| 行政院主計處主計長 | 石素梅(2008年5月20日 –2016年5月20日 ) |
|---|
|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 | 吳泰成(2009年9月10日 – 2012年3月25日) |
|---|
| 中央銀行總裁 | 彭淮南(1998年2月25日 –2018年2月25日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周功鑫(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7月29日) |
|---|
| 臺灣省政府主席 | 張進福(2009年9月10日 – 2010年2月24日,政務委員兼任)→林政則(2010年2月24日 – ,政務委員兼任) |
|---|
| 福建省政府主席 | 薛承泰(2009年9月10日 – 2013年2月18日,政務委員兼任) |
|---|
|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 | 林政則(2010年2月25日 – ,政務委員兼任) |
|---|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 | 林政則(2010年2月25日 – 2012年9月13日,政務委員兼任) |
|---|
|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 | 林政則(2010年2月25日 – 2012年9月4日,政務委員兼任) |
|---|
|
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 |
|---|
蔡勳雄(2008年5月20日 – 2010年2月24日) | 張進福(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5月20日) | 范良銹(2008年5月20日 – 2011年4月1日) | 曾志朗(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2月6日) | 高思博(2008年5月20日 – 2011年2月9日) | 薛承泰(2009年2月16日 – 2013年2月16日) | 梁啟源(2009年10月1日 – 2011年3月1日) | 尹啟銘(2009年11月16日 – 2011年11月28日) | | | 朱敬一(2011年3月1日 – 2012年2月6日) | 李鴻源(2011年4月1日 – 2012年2月6日) |
|
陳冲內閣(2012年2月6日-2013年2月18日) |
|---|
| 行政院院長 | |
|---|
| 行政院副院長 | |
|---|
| 行政院秘書長 | 林益世(2012年2月6日-2012年6月29日) →陳士魁(2012年6月29日-2013年2月17日) |
|---|
|
|
獨立機關與其他內閣機關 |
|---|
| 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 吳秀明(2010年2月1日-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 張博雅(2010年11月12日-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 蘇蘅(2010年8月11日-2012年7月31日) →石世豪(2012年8月1日- ;任期制的獨立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中央銀行總裁 | 彭淮南(1998年2月25日- ;任期制部會機關,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
|---|
|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周功鑫(2008年5月20日-2012年7月29日) →周筑昆(2012年7月30日-2012年9月18日)→馮明珠(2012年9月14日-﹞ |
|---|
|
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 |
|---|
薛承泰(2009年2月16日-2013年2月16日) | 尹啟銘(2012年5月20日-2013年2月17日)(再任) | | | | | | | |
|
江宜樺內閣(2013年2月18日-2014年12月8日) |
|---|
| 行政院院長 | |
|---|
| 行政院副院長 | |
|---|
| 行政院秘書長 | 陳威仁(2013年2月18日-2014年3月2日)→ 李四川(2014年3月3日- ) |
|---|
| 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 | 簡太郎(2013年2月18日-2014年2月7日)→ 蕭家淇(2014年3月11日- ) |
|---|
| 行政院常務副秘書長 | 陳慶財(2008年8月16日-2014年8月21日)→ 宋餘俠(2014年8月21日- ) |
|---|
部、會 |
|---|
| 內政部部長 | 李鴻源(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 )→ 陳威仁(2014年3月3日- ) |
|---|
| 外交部部長 | |
|---|
| 國防部部長 | 高華柱(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 楊念祖(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7日)→ 高廣圻(2013年8月7日,代理)→ 嚴明(2013年8月8日- ) |
|---|
| 財政部部長 | |
|---|
| 教育部部長 | 蔣偉寧(2012年2月6日-2014年7月14日)→陳德華(2014年7月14日-2014年8月5日,代理)→ 吳思華(2014年8月6日- ) |
|---|
| 法務部部長 | 曾勇夫(2010年3月22日-2013年9月6日)→ 陳明堂(2013年9月7日-2013年9月30日,代理)→ 羅瑩雪(2013年9月30日- ) |
|---|
| 經濟部部長 | 張家祝(2013年2月18日-2014年8月15日)→ 杜紫軍(2014年8月15日-2014年12月7日 ) |
|---|
| 交通部部長 | 葉匡時(2013年2月18日-2015年1月13日) |
|---|
| 文化部部長 | 龍應台(2012年5月20日-2014年12月7日 ) |
|---|
| 衛生福利部部長 | 邱文達(2013年7月23日-2014年10月3日 )→ 林奏延(2014年10月3日-2014年10月17日,代理)→ 蔣丙煌(2014年10月18日-) |
|---|
| 勞動部部長 | 潘世偉(2014年2月17日-2014年7月24日)→ 郝鳳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20日,代理)→ 陳雄文(2014年8月20日-) |
|---|
| 科技部部長 | 張善政(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
|---|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政務委員兼任) | 羅瑩雪(2011年2月9日-2013年9月29日)→ 陳明仁(2013年9月30日-2013年10月22日,代理)→ 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 ) |
|---|
|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 吳英毅(2008年5月20日-2013年7月31日)→ 陳士魁(2013年8月1日- ) |
|---|
|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 黃玉振(2008年5月20日-2014年7月1日)→ 劉慶中(2014年7月1日- ) |
|---|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 陳裕璋(2010年5月17日-2013年7月31日)→ 曾銘宗(2013年8月1日- ) |
|---|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 曾金陵(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 董翔龍(2013年8月1日- ) |
|---|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務委員兼任) | |
|---|
|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 孫大川(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 林江義(2013年8月1日- ) |
|---|
|
|
|
|
|
|---|
| 兼臺灣省政府主席 | |
|---|
| 兼福建省政府主席 | 薛琦(2013年2月18日-2014年3月2日)→ 鄧振中(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
|---|
| 兼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 羅瑩雪(2011年2月9日- 2013年9月29日)→ 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 |
|---|
| 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 |
|---|
| 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 陳振川(2012年2月6日-2013年7月31日)→ 陳希舜(2013年10月22日-2014年4月24日)→ 許俊逸(2014年7月1日- ) |
|---|
| 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 | - 陳士魁(2013年2月18日-2013年7月31日)→馮燕(2013年8月1日- )
- 黃光男(2012年2月6日-2014年2月28日)→簡太郎(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 張善政(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蔣丙煌(2014年3月3日-2014年10月16日 )
- 楊秋興(2012年2月6日-2014年12月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