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洁 | |
|---|---|
少女時期的張潔 | |
| 出生 | (1937-04-27)1937年4月27日 |
| 逝世 | 2022年1月21日(2022-01-21)(84歲) |
| 職業 | 作家 |
| 國籍 | |
| 民族 | 汉族 |
| 母校 | 中国人民大学 |
| 創作時期 | 1960年-2013年 |
| 體裁 | 小说、散文、随笔 |
| 主題 | “人”和“爱” |
| 代表作 | 《沉重的翅膀》 《无字》 |
| 獎項 | 茅盾文学奖 |
张洁(1937年4月27日—2022年1月21日),女,籍貫辽宁抚顺,生于北京,中国作家、画家。[1]
张洁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此随母姓,并以母亲的出生地为自己的籍貫。她于1956年考入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入一机部工作。张于1978年发表处女作《森林里的孩子》,一举成名,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0年调往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后成为专业作家[2]。此外担任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北京中心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3]。
曾于1989年获意大利玛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此外,《森林里来的孩子》获1978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谁生活得更美好》获197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条件尚未成熟》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1983--1984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获1984年度《中篇小说选刊》杂志举办的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1977—1984年度人民出版社举办的“长篇小说奖”;《尾灯》获北京市庆祝建国35周年征文一等奖;《条件尚未成熟》获1984年《北京文学》杂志举办的“北京文学奖”,并获1985年《北京文学》杂志举办的“北京文学奖”,获《小说月报》首届优秀中短篇小说百花奖[4]。张洁凭借代表作《沉重的翅膀》和《无字》分别获得第二届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九零年代起,张洁远赴美国康涅狄格州,与独生女唐棣团聚,并于维思大学任教。[5]1992年她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荣誉院士。[6]
张洁晚年开始学画,于2014年10月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她的个人油画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