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建州女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中国东北史前史
燕国(辽西郡)箕子朝鮮东胡肃慎濊貊
(辽东郡)
秦朝(辽西郡)
(辽东郡)
西汉(辽西郡)卫满朝鲜匈奴
(辽东郡)
(漢四郡)扶餘國沃沮高句丽
东汉(辽西郡)乌桓鲜卑挹娄
(辽东郡)
(玄菟郡)
曹魏(昌黎郡)(公孫度)
(辽东郡)
(玄菟郡)
西晋(平州)
慕容部宇文部
前燕(平州)
前秦(平州)
后燕(平州)
北燕
北魏(营州)柔然契丹库莫奚室韦勿吉
东魏(营州)
北齐(营州)
北周(营州)
隋朝(柳城郡)突厥汗国靺鞨
(燕郡)
(辽西郡)
唐朝(营州)(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辽朝(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女真东丹国
定安国
(东京道)
金朝(东京路)(上京路)
東遼大真國
元朝(辽阳行省)
明朝(辽东都司)(奴尔干都司)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清朝(东三省东三省总督·黑龍江將軍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满洲地区)帝俄外满洲
中華民國
奉系军阀
远东共和国
苏联远东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满洲国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中華民國
东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北地区
俄罗斯联邦远东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参见

建州女真明代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建州女真主要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

建州女真原居於牡丹江松花江匯流地方,主要组成为在辽金时代为完颜部附庸的五国部,为渤海国粟末靺鞨后裔。最终胡里改部遷至原渤海故地(今綏芬河流域)。[1][2]元代于五国部旧地设立拖温斡朵里胡里改、孛苦江、脱斡怜五个女真万户府,隶属辽阳行省管辖。元末明初,其中三个女真万户分别在胡里改部酋長阿哈出斡朵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兒带领下開始向東南遷移归附明朝。

明朝在他們新的聚居地依據原渤海國建州的地名,設置了三個羈縻卫所,以胡里改部为中心建立建州衛(建於正統三年、1438年)、斡朵里部分置建州左衛(建於正統五年、1440年)和建州右衛(建於正統七年、1442年),合稱建州三衛,委任各部首領,依照舊俗,各統其屬(類似於土司)。

萬曆十一年(1583年)五月,被明朝袭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努爾哈赤對圖倫城發起了襲擊,開啟了统一建州女真之戰,最後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攻克完顏(王甲)城,消滅了其在建州女真的最後一個強大對手完顏部

建州女真八部

[编辑]
  1. 苏克素护河部,亦作苏护或苏浒河部,因居地临水得名,今称苏子河
  2. 浑河部,以水得名,约分布在今抚顺市东南的浑河流域地区
  3. 哲陈部,哲陈为满语,满文写作ᠵᡝᠴᡝᠨ (jecen),疆、城郭之意,因居建州女真区域西北角得名,地在今苏子河浑河合流处一带
  4. 完颜部,一作王甲部,分布在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北的浑江上游地区;
  5. 栋鄂部,一作董鄂部,以水得名,居今称大雅儿浒河流域
  6. 鸭绿江部,居今鸭绿江上游地区,有人认为该部居民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从图们江流域来投的毛怜卫
  7. 讷殷部,以水得名,地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区
  8. 珠舍里部,分布在朱色冷河(今二道江)流域,地在今吉林省安图县境。他們中有一個叫楊里人的群體分布在會寧一帶。

领袖

[编辑]
  1. 阿哈出,完颜氏[3],胡里改部首领,后代为建州女真完颜部(王甲部)[4]
  2. 猛哥帖木儿交鲁氏(觉罗氏),斡朵里部首领,爱新觉罗氏先祖,李朝实录记载,“斡朵里乃大金支裔”[5]

參見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222》,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参考资料

[编辑]
  1. ^茅瑞征.东夷考略.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5). 
  2. ^皇明九边考.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3. ^张士尊:建州卫在浑江地区的活动及王甲部族源考
  4. ^董万仑,东北史纲要
  5. ^《燕山君日记》第50卷
明代女真三大部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建州女真&oldid=89618204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