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代变更 | |
|---|---|
| 設置 | 三國吳 |
| 使用状况 | 福建省建甌市 |
| 三國 | 建安郡(孫吳) |
| 西晉 | 建安郡 |
| 南北朝 | 建安郡 |
| 隋朝 | 閩州→建安郡(607年) 改稱為建州(621年) |
| 唐朝 | 建州→建安郡(742年) 改稱為建州(758年) |
| 福建歷史 |
|---|
宋元时期
|
共和国时期
|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孙吴政权設置會稽南部都尉[1],管轄會稽郡南部的建安、侯官、建平、南平、漢興5縣。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以都尉所屬5縣置建安郡[2][3]。郡治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市南),領建安、侯官、建平、昭武(本南平,260年改名)、吳興(本漢興縣,260年改名)、將樂(260年立)、南平(260年立)、東安(260年左右立)8縣。
西晋省南平、建平、昭武、东安四縣,新置建阳、延平、新罗、晋安、同安、邵阳六縣[4]。东晋時建安郡屬江州。南朝宋、齊因之。梁分江州置閩州,建安郡改屬閩州。陳廢閩州,後又置豐州。[5]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建安郡、晋安郡,改豐州為泉州(711年之前的泉州指的是福州)。隋煬帝大業初,改泉州為閩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閩州为建安郡。建安郡領四縣:閩(今福建省福州市)、建安、南安、龙溪。[5]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四年(621年),移治建安县[6]。天宝元年(742年),改建州為建安郡。建安郡領六縣:建安、邵武、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南浦镇)、建陽(今福建省建阳市潭城镇)、將樂(今福建省将乐县古镛镇)、沙(今福建省沙县凤岗镇古县村)。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建安郡為建州。[7]
| 建安國(452年—471年)丨食邑2000戶→3000戶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王 | 劉休仁 | 452年—471年 | 宋文帝第十二子 | |
| 降封始安縣王 | |||||
| 建安國(482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王 | 蕭子真 | 482年—494年 | 齊武帝第九子 | |
| 伏誅,國除 | |||||
| 建安國(494年—501年)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王 | 蕭寶夤 | 494年—501年 | 齊明帝第六子 | |
| 改封鄱阳郡王 | |||||
| 建安國(501年—502年)丨食邑10000戶[32] | |||||
| 以建义之功封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开国公 | 蕭衍 | 501年—502年 | ||
| 進封梁公 | |||||
| 建安國(502年—518年)|食邑2000戶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王 | 元襄王 | 蕭伟 | 502年—518年 | 梁文帝第八子 |
| 改封南平郡王 | |||||
| 建安國(555年—?)|食邑3000戶[33] | |||||
| 以廢帝封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開國公 | 蕭淵明 | 555年—556年 | ||
| ? | |||||
| 建安國(572年—589年)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建安郡王 | 陳叔卿 | 572年—589年 | 陳宣帝第五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