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建国军政制置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年—1922年
五色旗
首都南平(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
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常用语言漢語闽东语闽北语
政府军政府
总领建国军政制置事宜 
• 1922年
徐树铮
历史 
• 建立
1922年10月2日
• 解散
1922年11月2日
前身
继承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福建歷史
秦汉时期
六朝时期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
宋元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民国时期
共和国时期
福建主题

建国军政制置府(1922年10月2日—11月2日)是徐树铮福建建立的割据政权,仅存在1个月。

沿革

[编辑]

1922年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后,许崇智粤军退到福建,同依附直系的福建督军李厚基冲突。1922年9月末,皖系徐树铮率旅长尹同愈、团长齐闇农孙象震等人自上海经浙江仙霞岭抵达福建南平。徐树铮说服驻延平王永泉许崇智合作攻打李厚基。他们策划先占领福建,再助卢永祥占领江苏,会同驻广西滇军进攻武汉,到时奉军将第二次入山海关,击败直系曹锟吴佩孚,从而完成反直三角同盟(即皖系奉系孙中山)的目标。[1]

10月2日,徐树铮通电宣布“建国军政制置府”成立,自任“总领建国军政制置事宜”,称将根据《建国铨真》(徐树铮著)处理全部军政与民政事务,不到全中国统一并成立正统政府之时,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惟以至诚至敬,尊合肥段上将军祺瑞中山孙先生文,为领导国家根本人物,服从其谋义”,“何日见此二老共践尊位,发号施令,树铮即日束身归罪,听候质讯,即令头血洒地,亦甘矣”。[1]

1922年10月12日,许崇智、王永泉击败李厚基。10月17日,徐树铮入福建福州。18日,徐树铮以“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名义,任命王永泉为福建总抚,统管福建省军政与民政事宜。后来孙中山建议实行军民分治,徐树铮乃任命王永泉为福建总司令,林森为福建省省长。但没过多久,因王永泉不满徐树铮,徐树铮于11月2日离开福建赴上海,建国军政制置府也随之宣告结束。[1]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相關割據政權
全國
華中华南地区
華北塞北地區
內蒙古
外蒙古
唐努乌梁海
東北地區
西部地區
新疆
西藏
關於中華民國之國家政權,參見:{{中华民国国家政权}}
地理
历史
古文明
政权/势力
封国
秘密结社政权
战事
帝王
年号/纪年
货币
海事
政治组织
代议机构
军队
典籍
族群
语言
已消亡
文化
高校
饮食
景点
世界遗产
特产
经济
交通
陆运
海运
空运
福建历史政权
战国西汉
东汉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元朝
明朝清朝
民國
注:仅收录首都(首府、政治中心)或主要领土(主要活动范围)位于今福建省的政权或割据势力。#:未正式建立独立政权者。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筑
古蹟
經貿
商務区
購物
文體娛樂
游乐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轨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枢纽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建国军政制置府&oldid=8254174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