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廬州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庐州路
元朝的路
1276年—1364年

國家元朝
首府合肥县
歷史 
• 成立
1276年
• 废除
1364年
貨幣中统宝钞、至元宝钞等
分區
 • 類型
 • 單元合肥县、梁县、舒城县、和州、无为州、六安州
前身
继承
庐州 (隋朝)
和州 (北齐)
无为军
六安军
庐州府
和州直隶州
今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庐州路元朝时设置的的,分级为上。

沿革

[编辑]

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庐州,设淮西总管府[1]

至元十四年,于庐州路立总管府,隶淮西道,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1]和州置安抚司,无为州升无为路,巢县置镇巢府。[2]

至元十五年,和州升和州路。[2]

至元二十三年,镇巢府降为巢州。[2]

至元二十八年,以六安军为县来属,后升六安县为州。[1]和州路、无为路降为和州、无为州,复隶庐州路;巢州降为巢县。[2]

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政权改为庐州府

区划

[编辑]
合肥历史
史前时代
三代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元明清
近现代

至元二十八年,领司一、县三、州三。州领八县。[1]

[编辑]

录事司

直隶县

[编辑]

合肥县

梁县

舒城县

直隶州

[编辑]

和州

无为州

六安州

州领县

[编辑]

和州领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

无为州领无为县、庐江县、巢县;

六安州领六安县、英山县。

户口

[编辑]

至元二十八年,戶三萬一千七百四十六,口二十二萬九千四百五十七。[1]

参考资料

[编辑]
  1. ^1.01.11.21.31.4宋, 濂. 《元史·卷五十九·志第十一·地理二》. 
  2. ^2.02.12.22.3柯, 劭忞. 《新元史·卷四十七·志第十四·地理二》. 
元朝庐州路行政区划
国号:  路治:合肥县
至元十四年前
至元十五年前
至元二十八年前
至元二十八年后
首都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今北京市 ·陪都上都
腹裏
山东东西道
河东山西道
云南等处
行中书省
曲靖宣慰司
罗罗斯宣慰司
临安广西宣慰司
大理金齿宣慰司
金齿宣抚司
乌撒乌蒙宣慰司
银沙罗甸宣慰司
河南江北
等处
行中书省
淮西道
淮东道
荆湖北道
甘肃等处
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
行中书省
湖南道
广西两江道
海北海南道
江西等处
行中书省
广东道
江浙等处
行中书省
浙东道
福建道
四川等处
行中书省
四川南道
陕西等处
行中书省
巩昌总帅府
辽阳等处
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
行中书省
其他地区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关于元朝行政区划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廬州路&oldid=8311226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