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廣西省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廣西省 (清)
广西省
 清朝
1649年—1911年

1911年廣西省的範圍
國家 清朝
首府桂林府
歷史 
• 成立
1649年
• 废除
1911年
前身
继承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广西省 (中华民国)
今属于 中国
本页面有满文字母操作系统浏览器支持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確显示为滿文字母,否则可能變成未成連寫體的字母或其他符號。
广西历史
史前時代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甌駱时代
桂林郡象郡
南越国
交趾
孫吳廣州
廣州
刘宋桂州
萧齐桂州
萧梁桂州
南陈桂州
嶺南諸郡
嶺南道
南漢
廣南西路
大南国
湖廣行省
廣西承宣布政使司
廣西省
中華民國廣西省
舊桂系(1911-1921)
马君武时期(1921-1922)
新桂系(1922-1950)
中華人民
共和國
廣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省满语ᡤᡠᠸᠠᠩᠰᡳ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guwangsi golo)為清朝時期22個省份之一。清代時,推行省、道、府州(直隸廳或直隸州)、縣四級行政區劃制,顺治六年(1649年)。将明朝廣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境改称广西行省,省會駐桂林府(今桂林市)。1649年,设广西巡抚。1661年—1665年、1723年—1724年,设广西总督;1727年—1734年,由云贵总督兼管广西;其他时段,为两广总督兼管广西。

歷史

[编辑]

明末清初的廣西兵禍連年,先是南明永曆政權反清與瞿式耜李定國抗清,後有廣西將軍孫延齡起兵追隨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隨著社會的逐步恢復穩定,廣西城鎮商業繁榮,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日臻成熟,大量陂、堰、塘、渠的修建和水翻筒車普遍使用,田地大量增加,連山區亦開闢出梯田、沖田等。文化藝術方面,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桂劇、彩調劇等民間戲劇逐漸流行。清代中期以後,天地會勢力在廣西境內迅速發展,反清情緒高漲。鴉片戰爭爆發後,廣西反帝反封建衡突形成高潮。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爆發,天地會的反清起義也在各地勃然興起。其時,民眾和西方教會的衝突也日益加深。1856年,法國藉口「西林教案」悍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廣西軍民奮起抗擊法國侵略,在陸路戰場取得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

清末,由於西方帝國主義的經濟入侵,廣西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加速破產,人民日益貧困,社會陷於動盪。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廣西革命黨人先後組織了柳州起義潯州起義,正式宣告廣西脫離清廷獨立。[1]

行政區劃

[编辑]
广西省行政区划图(1820年)

廣西全省劃分為11個府、2個直隸廳、2個直隸州,各別統轄各州廳縣:

  • 11府
    • 桂林府(治臨桂,今桂林)
      • 下辖:臨桂县、兴安县、灵川县、阳朔县、永宁州、永福县、义宁县、全州、灌阳县、龙胜厅、中渡厅
    • 柳州府(治馬平,今柳州)
      • 下辖:馬平县、雒容县、罗城县、柳城县、怀远县、融县、象州、来宾县
    • 慶遠府(治宜山)
      • 下辖:宜山县、天河县、河池州、思恩县、东兰州、安化厅
    • 思恩府(治武緣,今武鳴),1663年,由思恩军民府
      • 下辖:武緣县、迁江县、上林县、宾州、那马厅
    • 泗城府(治淩雲),1658年,设泗城军民府,1727年,改泗城府
      • 下辖:淩雲县、西林县、西隆州
    • 平樂府(治平樂)
      • 下辖:平樂县、富川县、恭城县、贺县、荔浦县、修仁县、永安州、昭平县、信都厅
    • 梧州府(治蒼梧,今梧州)
      • 下辖:蒼梧县、容县、藤县、岑溪县、怀集县
    • 潯州府(治桂平)
      • 下辖:桂平县、平南县、贵县、武宣县
    • 南寧府(治宣化,今南寧)
      • 下辖:宣化县、隆安县、新宁州、横州、永淳县
    • 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
      • 下辖:崇善县、左州、养利州、永康州、宁明州、龙州厅、凭祥厅
    • 鎮安府(治天寶,今德保),1658年,设镇安军民府,1727年,改鎮安府
      • 下辖:天寶县、奉议州
  • 2直隸廳
    • 上思直隸廳(治今上思),1892年设
    • 百色直隸廳(治今百色),1876年设
      • 下辖:恩阳州判、恩阳县、上林县(土司)、下旺土司
  • 2直隸州
    • 鬱林直隸州(治今玉林),1725年设
      • 下辖:博白县、北流县、陆川县、兴业县
    • 歸順直隸州(治今靖西),1886年设
      • 下辖:镇边县、下雷州(土司)

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縣劃歸貴州省統轄。1725年,设宾州直隶州,1734年裁;1727年,设西隆直隶州,1729年裁。

清末,今廣西境內設有11府、2直隸廳及2直隸州,下轄8廳、15州、49縣,及34土州、6土縣、10土司和3長官司。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23.

来源

[编辑]

參見

[编辑]
前任:
大明廣西承宣布政使司
 大清廣西省繼任:
 中華民國廣西省
桂平梧鬱道
右江道
左江道
太平思順道
  • 註:以本省鹽法道兼
關外
東三省驻防將軍
建省
漢地
蒙古
內屬蒙古
外藩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
外札薩克蒙古
藏地
西藏
藏区分治
新疆
準部
回部
建省
參見:藩部清朝的省 表示遭撤銷的行政區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廣西省_(清朝)&oldid=819344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