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阳区 | |
|---|---|
| 市辖区 | |
庐阳区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31°52′51″N117°15′33″E / 31.88082°N 117.25911°E /31.88082; 117.25911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安徽省合肥市 |
| 設立 | 2002年 |
| 政府駐地 | 亳州路街道 |
| 下级行政区 | |
| 政府 | |
| • 区委书记 | 徐静平 |
| 面积 | |
| • 总计 | 137.57 平方公里(53.12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697,293人 |
| • 密度 | 5,069人/平方公里(13,128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691,893人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230001 |
| 電話區號 | 551 |
| 行政区划代码 | 340103 |
| 網站 | 庐阳区人民政府 |
庐阳区为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合肥市北部。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向西北延伸与长丰县、肥西县接壤。区域总面积为139.32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70万人。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庐阳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濉溪路295号。
1949年1月31日,中共合肥市委成立。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同月,合肥市废除保甲制度,宣布设立三区两直辖镇,庐阳区前身第一区和第二区即设于此时。
1950年4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人口不足十万城市不设区,原三区和两直辖镇合并而来的第四区遂撤销改设为大东门、车站、西门、北门、南门五个警政一体的派出所。
1951年11月,合肥各区复设,原第一、第二区合并为东市区。
1960年6月,逢大办城市人民公社,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
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南市人民公社撤销。
2002年2月,中市区更名为合肥市庐阳区,将合肥市郊区的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划归庐阳区管辖。[2][3]
亳州路街道、双岗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杏花村街道、逍遥津街道、三孝口街道、四里河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和林店街道。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庐阳区常住人口为697293人[5],男性占比49.88%,女性占比50.12%,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8.6%,15-59岁占比67.08%,60岁以上占比14.32%,65岁以上占比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