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庐阳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庐阳区
市辖区
庐阳区的地理位置
庐阳区的地理位置
坐标:31°52′51″N117°15′33″E / 31.88082°N 117.25911°E /31.88082; 117.2591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安徽省合肥市
設立2002年
政府駐地亳州路街道
下级行政区
政府
 • 区委书记徐静平
面积
 • 总计137.57 平方公里(53.1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697,293人
 • 密度5,069人/平方公里(13,128人/平方英里)
 • 城镇691,893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30001
電話區號551
行政区划代码340103
網站庐阳区人民政府

庐阳区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合肥市北部。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向西北延伸与长丰县肥西县接壤。区域总面积为139.32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70万人。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庐阳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濉溪路295号。

历史沿革

[编辑]

1949年1月31日,中共合肥市委成立。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同月,合肥市废除保甲制度,宣布设立三区两直辖镇,庐阳区前身第一区第二区即设于此时。

1950年4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人口不足十万城市不设区,原三区和两直辖镇合并而来的第四区遂撤销改设为大东门、车站、西门、北门、南门五个警政一体的派出所。

1951年11月,合肥各区复设,原第一、第二区合并为东市区

1960年6月,逢大办城市人民公社,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

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南市人民公社撤销。

2002年2月,中市区更名为合肥市庐阳区,将合肥市郊区的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划归庐阳区管辖。[2][3]


行政区划

[编辑]

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1个、1个[4]

亳州路街道、​双岗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杏花村街道、​逍遥津街道、​三孝口街道、​四里河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林店街道

人口民族

[编辑]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庐阳区常住人口为697293人[5],男性占比49.88%,女性占比50.12%,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8.6%,15-59岁占比67.08%,60岁以上占比14.32%,65岁以上占比10.52%。

旅游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合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10号)。
  3. ^庐阳区政府办.历史沿革. www.ahhfly.gov.cn. 2023-06-15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4. ^行政区划搜索:庐阳区.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5. ^中國: 安徽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外部链接

[编辑]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庐阳
庐阳区行政区划
街道
合肥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蜀山区
县级行政区
9县级行政区(4市辖区、1县级市、4);128乡级行政区(47街道办事处、65、15、1民族乡)、11乡镇级社区
市辖区
瑶海区
11街道
1镇
新站高新区
3街道
庐阳区
8街道
1镇
1乡
庐阳工业园
1街道
蜀山区
8街道
3镇
合肥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1街道
5乡镇级社区
合肥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
4乡镇级社区
蜀山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4社区
1村
包河区
5街道
2镇
包河开发区
1街道
滨湖新区
3街道
2乡镇级社区
县级市
巢湖市
5街道
11镇
1乡
2开发区
长丰县
8镇
2乡
北城新区
4镇
1开发区
肥东县
12镇
5乡
1民族乡
2开发区
肥西县
10镇
2乡
4开发区
庐江县
17镇
2开发区
安徽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安徽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庐阳区&oldid=8392193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