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庇護十二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可敬的教宗
庇護十二世
Venerabilis Pius PP. XII
羅馬主教
就任1939年3月2日
卸任1958年10月9日(在位19年231天)
前任庇護十一世
繼任若望二十三世
聖秩
晉鐸1899年4月2日
晉牧1917年5月13日
擢升樞機1929年12月16日
由教宗庇護十一世擢升
個人資料
本名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
出生1876年3月2日
 意大利羅馬
逝世1958年10月9日(1958-10-09)(82歲)
 梵蒂冈岡多菲堡宗座宮
葬於 梵蒂冈聖伯多祿大殿
國籍 義大利(同時擁有 梵蒂冈公民權)
教派天主教
格言OPUS JUSTITIAE PAX(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
簽名{{{signature_alt}}}
牧徽{{{coat_of_arms_alt}}}
參見其他以「庇護」為名號的教宗
庇護十二世
的教宗敬稱
參考敬稱教宗閣下
語體敬稱教宗閣下
宗教敬稱聖父
身後敬稱可敬者

庇護十二世拉丁語Venerabilis Pius PP. XII;1876年3月2日—1958年10月9日)原名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義大利語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天主教會第260任教宗(1939年3月2日-1958年10月9日)。曾任駐巴伐利亞大使(1917一1920)和駐普魯士大使(1920一1940)、國務樞機卿(1930年2月9日–1939年2月10日)、總務樞機(1935年至1939年)。他於2009年12月19日獲列為可敬者。任內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庇護十二世在任教宗期間存於梵蒂岡秘密檔案館的檔案會於2020年3月起解密。[1][2]

譯名列表

[编辑]

紀念

[编辑]
庇護十二世於聖伯多祿大殿地下室中的墓地。

1952年瑪利諾會士顧倫神父於香港九龍牛頭角龍山復華村設立一所新的小學,並於1953年1月25日由白英奇主教奠基,取名庇護十二學校。該校於1953年開課。

復華村於1978年開始被清拆(香港政府清拆復華村後在原址建成樂華邨)。庇護十二學校亦於1979年被清拆,部份教職員轉往瑪利諾會其他學校,大部份則遷到荃灣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繼續教學[3],不過辦學權則由瑪利諾神父會轉交天主教香港教區。2009年柴灣角天主教小學上午校又遷往深井並改名深井天主教小學[4][5]

庇護十二學校原址現已成為另外一所名為樂華天主教小學的學校,該校由原位於牛頭角上村三座旁的牛頭角天主教小學於2000年搬往樂華邨續辦的。而牛頭角天主教小學和庇護十二學校同是由瑪利諾諾會所創辦。故此可以說,原由瑪利諾會開辦的庇護十二學校原址結果仍由瑪利諾會開辦的學校繼續使用,成為一段小小香港掌故。

其他

[编辑]
庇护十二世在祈祷(摄于1949年)
  • 在二戰時期,蘇聯主席史達林曾在英国首相丘吉尔向他表达了他对於教宗同情德國立场一事的烦恼后嘲讽教宗道:“教宗!他有幾個?”(The Pope! How many divisions has he got?)。庇護十二世之后對此表示:「你可以告訴我的孩子約瑟夫,他將會在天堂看見我的部隊。」(You can tell my son Joseph that he will meet my divisions in heaven.[6]

牧徽

[编辑]
  • 教宗庇護十二世牧徽
    教宗庇護十二世牧徽
  • 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的樞機牧徽
    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的樞機牧徽
  • 宗座出缺時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的總務樞機牧徽
    宗座出缺時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的總務樞機牧徽

參考文獻

[编辑]
  1. ^Pius XII: Vatican to open secret Holocaust-era archives. BBC. 2019-03-04 [201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8)(英语). 
  2. ^庇護十二世的文件:重現大屠殺時期猶太人和基督徒的關係.梵蒂岡新聞網英语Vatican News. 2023-07-13 [2025-05-09]. 
  3. ^深井天主教小學致庇謢十二學校校友、柴灣角天主教小學上午校校友及深井天主教小學校友. [2011-05-22]. 
  4.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校友會網頁. [201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2). 
  5. ^深井天主教小學歷史. [2011-05-22]. [永久失效連結]
  6. ^Naim, Moises.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Basic Books. 2014-03-11: 80 [2019-04-22].ISBN 978-0-465-0656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英语). 

參見

[编辑]
天主教會職銜
前任者:
庇護十一世
罗马主教
教宗

1939年-1958年
繼任者:
若望二十三世
1至4世紀
5至8世紀
9至12世紀
13至16世紀
17至20世紀
21世紀至今
天主教(羅馬公教)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制度
法典
教理
七大聖事
聖母論
神學
(教會聖師)
大亞爾伯特 ·圣盎博罗削 ·圣安瑟莫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圣托馬斯·阿奎那 ·聖亞他那修 ·希波的圣奥思定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可敬者伯達 ·羅伯·白敏 ·聖伯爾納鐸 ·聖文德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聖加大利納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金口若望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彼得·达米安 ·聖厄弗冷 ·聖方濟各·沙雷氏 ·教宗額我略一世 ·額我略·納齊安 ·普瓦捷的依拉略 ·圣依西多禄 ·圣热罗尼莫 ·聖若望·達瑪森 ·十字若望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教宗良一世 ·聖亞爾豐索 ·聖女小德蘭 ·聖女大德蘭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里昂的聖依勒內 ·若望·纽曼
教宗良十四世
歷任教宗
修會及傳教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個別教會
禮儀劃分
拉丁禮教會
各东方礼教会
會議
活動
文化
其他
綜述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早期教会
君士坦丁大帝
教宗額我略一世
中世纪前期
中世紀中期
中世紀後期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巴洛克时期
法国大革命
修道制度修会
教育和科学
近代传教事业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以來
各地天主教史
相关主题
背景
大事
人物
教堂
文献
藝術
象徵
背景
人物
教堂
背景
大事(人物)
天主教相关
人物及组织
澳门教区
...
方济各会
...
耶稣会
华籍神父
奉教官员
亲教官员
南明信徒
文献
大事(人物)
天主教相关
人物及组织
聖座
耶稣会
道明會
巴黎外方传教会
朝鲜
新教相关
人物及组织
伦敦会
美国公理会
大英浸信会
中国内地会
加拿大长老会
其他差会
...
文献
大事(人物)
天主教相关
人物及组织
聖座
华籍主教
耶稣会
主徒会
本笃会
方济各会
新教相关
人物及组织
中華聖公會
中華基督教會
伯特利教会
史家胡同基督徒会堂
教会#地方教會
文献
重要组织
天主教大事
(人物)
天主教
其他人物
新教大事
(人物)
新教
其他人物
文獻
参见
冷战相关人物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古巴
 尼加拉瓜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英国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土耳其
 聖座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东德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亚洲
东亚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
 韩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南亚
越南
 北越
 南越
 印度尼西亞
 泰國
 菲律賓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緬甸
 柬埔寨
 老挝
南亚
 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亞
中东及非洲
中东
 土耳其
 以色列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伊朗
利比亚 利比亞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也门
 北也門
 南也門
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南非
 塞内加尔
 几内亚
 科特迪瓦
 马里
 上沃尔特 布吉納法索
 加纳
 多哥
 達荷美 贝宁
 奈及利亞
 中非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剛果人民共和國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
埃塞俄比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尚比亞
 羅德西亞 辛巴威
 马拉维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
国际
各地
学术
艺术家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庇護十二世&oldid=9009584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