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平远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清朝甘肃省的县,请见「平遠縣 (清朝甘肅)」。
平远县
平远县仁居镇乡村景色
平远县仁居镇乡村景色
平远县的地理位置
平远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北纬24°23′~24°56′,东经115°43′~116°07′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梅州市
設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政府駐地大柘镇
下级行政区
列表
政府
 • 县长周小勇
面积
 • 总计1,373.98 平方公里(530.50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90,482人
 • 密度139人/平方公里(359人/平方英里)
 • 城镇95,296人
語言
 • 母语方言客家語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514600
電話區號0753
車輛號牌粤M
行政区划代码441426
網站www.pingyuan.gov.cn

平远县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三省交界处,属于梅州市管辖。东邻蕉岭县,南毗梅县区兴宁市,西与西北接江西省寻乌县,北与福建省武平县接壤,县政府驻平城南路人民广场1号。

平遠縣是廣東古八賢之首、客家先賢程旼的故鄉,享有“世界客家文化始祖地”“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譽,是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船燈舞)、中國綠色名縣、廣東橙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仙草之鄉。

地理

[编辑]

平远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平远(1981−201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温 °C(°F)17.9
(64.2)
18.8
(65.8)
21.6
(70.9)
26.2
(79.2)
29.3
(84.7)
31.6
(88.9)
33.6
(92.5)
33.0
(91.4)
31.4
(88.5)
28.6
(83.5)
24.7
(76.5)
19.7
(67.5)
26.4
(79.5)
日均气温 °C(°F)11.6
(52.9)
13.3
(55.9)
16.5
(61.7)
21.5
(70.7)
24.6
(76.3)
26.8
(80.2)
28.3
(82.9)
27.7
(81.9)
26.1
(79.0)
22.6
(72.7)
18.0
(64.4)
13.2
(55.8)
20.8
(69.5)
平均低温 °C(°F)7.3
(45.1)
9.4
(48.9)
12.8
(55.0)
17.9
(64.2)
21.0
(69.8)
23.4
(74.1)
24.2
(75.6)
24.1
(75.4)
22.1
(71.8)
18.0
(64.4)
13.1
(55.6)
8.7
(47.7)
16.8
(62.3)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48.0
(1.89)
107.3
(4.22)
158.4
(6.24)
228.0
(8.98)
236.4
(9.31)
279.8
(11.02)
179.8
(7.08)
206.9
(8.15)
131.0
(5.16)
30.9
(1.22)
40.5
(1.59)
31.3
(1.23)
1,678.3
(66.09)
平均相對濕度(%)73778081818278817772717077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2]

历史沿革

[编辑]

平远县建县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广东潮州府程乡县的豪居都 (今仁居镇)为中心,并析福建汀州府武平上杭,江西贛州府安远,广东惠州府兴宁四县边地,以原设在豪居都林子管通判府馆址为基础,扩大筑城,罢馆置县。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故名"平远"。初隶江西赣州府。设4都2图,即义田都、义化都、长田都、石窟都,石窟一图、二图。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调整县域,归还闽赣两省武平、上杭、安远三县原析之地,增析程乡的义化、长田、石窟三都及兴宁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组成平远县,改隶广东潮州府,县治仍设在豪居都。

崇祯七年(1634年),析平远的石窟一图、二图,及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部分地域,增置镇平县(即今蕉岭)。明祟祯年间割石窟一图二图与镇平,仍有四都,后改划为15乡。

雍正十一年 (1733年),程乡县(今梅县)升格为嘉应州(今梅州),平远改隶嘉应州,与程乡、兴宁、长乐镇平4县并称嘉应五属。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原有府州建制,省县之间另设道。民国3年(1914年),设潮循道,平远为下属之一县。民国9年(1920年),裁道,平远直属于省。民国26年(1937年)调整为13乡,全县划为160保,1758甲。民国30年(1941年),实行新县制,按《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全县调整为142保,1676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设7个区,3个市,56个行政村。1950年调整为4个区,2个镇,13个乡。1954年,划为4个区,71个小乡,2个镇。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13个乡,1个镇,71个村。1958年"政社合一",全县成立4个人民公社,1个镇。1961年与兴宁分县后,调整为14个公社,3个农场,1个镇。

20世纪70年代中,划为16个公社,1个镇。1983年11月,恢复区、乡建制,取消政社合一的队制。全县设14个区(差干、仁居、黄畲、八尺、中行、河头、上举、泗水、东石、坝头、大柘、石正、长田、热柘),1个区级镇(大柘镇),95个乡,3个城镇管理区,4个县属国营农林场。

1986年撤区建乡设镇。全县设立5个镇 (大柘、仁居、东石、石正、八尺),11个乡(差干、黄畲、河头、中行、上举、泗水、坝头、茅坪、超竹、长田、热柘),149个村,7个城镇居委会。

1994年乡改镇建制,全县设16个镇(大柘镇、差干镇、仁居镇、黄畲镇、八尺镇、中行镇、河头镇、上举镇、泗水镇、东石镇、茅坪镇、坝头镇、超竹镇、石正镇、长田镇、热柘镇)。2003年9月,撤销超竹镇、黄畲镇和茅坪镇的镇级行政区划建制。原超竹镇并入大柘镇,原黄畲镇并入仁居镇,原茅坪镇并入东石镇。

2004年11月,撤销坝头镇的镇级行政区划将其并入大柘镇行政区划。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设12个镇:即差干、仁居、八尺、河头、中行、上举、泗水、东石、大柘、石正、长田、热柘镇。

行政区划

[编辑]

平远县下辖12个[3]

石正镇、​八尺镇、​差干镇、​河头镇、​中行镇、​上举镇、​泗水镇、​长田镇、​热柘镇、​东石镇、​仁居镇和​大柘镇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平遠縣常住人口190482人。

民族

[编辑]

平远县以汉族客家人为主,有少量少数民族,如:壯族苗族瑤族等。

语言

[编辑]

平远县大部分居民讲客家语

经济

[编辑]

平远县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比较有特色的是脐橙油茶南药种植业工业比较有特色的是礦產、木材加工、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

2021年,平遠縣地區生產總值為856603萬元,同比增長5.9%,兩年平均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57337萬元,同比增長3.6%,兩年平均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33903萬元,同比增長0.8%,兩年平均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65363萬元,同比增長9.5%,兩年平均增長4.4%。

旅游

[编辑]
参见:平远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平远旅游以丹霞地貌风光和青山秀水见长,著名景点有: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台山风景区、世界第一卧佛、黄田水库、大河背、龙文仓子下、红军纪念园。

文化

[编辑]

平远的文化艺术以船灯舞最为出名,曾多次参加国际演出,被广东省授于“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和臺灣地區的淵源

[编辑]

臺灣六堆地區有不少客家人的祖籍是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

教育

[编辑]

除專项教育外,平遠教育涵蓋高中、中專、初中,小學及學前教育如:幼稚園及學前班。平遠有兩間高中,分別是平遠中學,梅青中學,其中平遠中學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初中以下學校在全縣十二個鎮內均已有開設。

交通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平远 - 气象数据 -中国气象数据网. Weather China. [201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中文(中国大陆)). 
  3. ^行政区划搜索:平远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平远县行政区划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梅州市  政府驻地:大柘镇
梅州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梅江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梅江区
3街道
4镇
梅县区
17镇
县级市
兴宁市
3街道
17镇
大埔县
14镇
丰顺县
16镇
五华县
16镇
平远县
12镇
蕉岭县
8镇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广州市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地级市
韶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注1: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2:陆丰市碣石镇东沙群岛中华民国控制,参见臺海現狀
注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管理區,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国际
各地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平远县&oldid=8702740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