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5″N119°47′08″E / 25.5043°N 119.7855°E /25.5043; 119.7855
| 平潭县 | |
|---|---|
| 县 | |
![]() 平潭县的地理位置 | |
图橄榄绿部分 为平潭县范围 | |
| 坐标:25°30′24″N119°47′16″E / 25.5066°N 119.78772°E /25.5066; 119.78772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福建省 |
| 政府駐地 | 平潭县金井镇天山北路3号7号楼 |
| 下级行政区 | |
| 政府 | |
| • 中共福建省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 赖军 |
| •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平潭县人民政府县长 | 黄建波 |
| 面积 | |
| • 县 | 372 平方公里(144 平方英里) |
| • 陸地 | 372 平方公里(144 平方英里) |
| • 水域 | 6,060 平方公里(2,340 平方英里) |
| • 縣城 | 40 平方公里(20 平方英里) |
| 海拔 | 0 公尺(0 英尺)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385,981人 |
| • 密度 | 1,038人/平方公里(2,687人/平方英里) |
| • 縣城(2010) | 22萬 |
| • 城镇 | 207,444人 |
| 語言 | |
| • 母语(方言) | 闽语闽东片福清话[2]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350400 |
| 車輛號牌 | 闽K (闽K50001—闽K89999号段)[3] |
| 行政区划代码 | 350128 |
| 国内生产总值(2011) | ¥ |
| •人均 | ¥ |
| 網站 | http://www.pingtan.gov.cn |
| 县象征 | |
| 花 | 水仙花 |
| 树 | 木麻黄 |
平潭县(閩東語:平磹,教會羅馬字:Bìng-tà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一个海岛县,位於福州市東南部海域,由126個島嶼組成,其中以海壇島為最大島。县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合署驻金井镇。
唐为牧马地,宋初设牧监,庆历八年(1048年)编为海坛里,属福清县太平乡。清嘉庆三年(1798年)置平潭厅,隶属于福州府。1912年改县。2009年7月底,成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年2月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3个乡[4]:海坛街道、金井镇、君山镇、苏平镇、屿头乡、东庠乡和南海乡。
2022年,平潭县常住人口数为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約22万人。户籍人口45,2879人,其中男性22,9977人。[5]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有名岩礁648个,陆地面积372.9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64平方千米。是中国第四大天然海岛、福建省第一大岛。平潭四周碧海环托,俗称海山,君山为岛上最高峰,因山顶常有岚气弥漫,又称东岚山,故平潭简称岚。主岛海坛岛中部潭城镇南街有一巨石,其平如坛,因俗谓巨石为磹,后演变作潭,故县名平潭。平潭县地理坐标範圍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最东面是牛山岛。平潭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为中國大陸离台湾最近的海岛,其至台湾新竹市仅140公里。

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黄铁矿、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富有名贵的黑、墨绿、芝麻等品种;石英砂储量10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土特产有白沙蝴蝶干、平潭贝雕、平潭对虾、塘屿磹、紫菜等。平潭水仙花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6]。
| 平潭(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71–2010)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26.4 (79.5) | 27.9 (82.2) | 28.6 (83.5) | 30.3 (86.5) | 31.7 (89.1) | 34.4 (93.9) | 35.6 (96.1) | 35.3 (95.5) | 34.5 (94.1) | 32.7 (90.9) | 29.3 (84.7) | 26.7 (80.1) | 35.6 (96.1) |
| 平均高温 °C(°F) | 13.9 (57.0) | 14.3 (57.7) | 16.8 (62.2) | 21.2 (70.2) | 25.1 (77.2) | 28.6 (83.5) | 31.1 (88.0) | 31.0 (87.8) | 29.0 (84.2) | 24.8 (76.6) | 20.9 (69.6) | 16.4 (61.5) | 22.8 (73.0) |
| 日均气温 °C(°F) | 11.7 (53.1) | 11.6 (52.9) | 13.8 (56.8) | 18.1 (64.6) | 22.4 (72.3) | 26.1 (79.0) | 28.4 (83.1) | 28.4 (83.1) | 26.8 (80.2) | 23.1 (73.6) | 19.1 (66.4) | 14.3 (57.7) | 20.3 (68.6) |
| 平均低温 °C(°F) | 10.1 (50.2) | 9.8 (49.6) | 11.6 (52.9) | 15.8 (60.4) | 20.5 (68.9) | 24.3 (75.7) | 26.5 (79.7) | 26.5 (79.7) | 25.1 (77.2) | 21.7 (71.1) | 17.6 (63.7) | 12.8 (55.0) | 18.5 (65.3) |
| 历史最低温 °C(°F) | 0.9 (33.6) | 2.2 (36.0) | 3.2 (37.8) | 5.4 (41.7) | 11.2 (52.2) | 16.1 (61.0) | 20.5 (68.9) | 21.7 (71.1) | 16.8 (62.2) | 13.5 (56.3) | 8.5 (47.3) | 3.0 (37.4) | 0.9 (33.6)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51.3 (2.02) | 71.3 (2.81) | 105.5 (4.15) | 110.0 (4.33) | 162.5 (6.40) | 238.3 (9.38) | 136.5 (5.37) | 144.6 (5.69) | 120.9 (4.76) | 36.7 (1.44) | 52.1 (2.05) | 45.3 (1.78) | 1,275 (50.18) |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8.6 | 11.1 | 14.7 | 13.4 | 13.7 | 12.6 | 6.2 | 8.3 | 9.4 | 6.0 | 7.8 | 8.3 | 120.1 |
| 平均相對濕度(%) | 77 | 79 | 81 | 82 | 85 | 86 | 82 | 82 | 78 | 75 | 77 | 75 | 80 |
| 月均日照時數 | 86.9 | 83.3 | 99.6 | 112.6 | 119.0 | 148.7 | 247.8 | 225.4 | 180.7 | 144.4 | 88.7 | 90.5 | 1,627.6 |
| 可照百分比 | 26 | 26 | 27 | 29 | 29 | 36 | 59 | 56 | 49 | 41 | 27 | 28 | 36 |
| 数据来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7][8][9] | |||||||||||||
City Intro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