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幣原喜重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幣原喜重郎
日本 第4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
任期
1945年10月9日—1946年5月22日
君主昭和天皇
前任东久迩宫稔彦王
继任吉田茂
任期
1930年11月14日—1931年3月10日
君主昭和天皇
前任濱口雄幸
继任濱口雄幸
 日本第40任眾議院議長
任期
1949年2月11日—1951年3月10日
君主昭和天皇
前任松岡駒吉日语松岡駒吉
继任林讓治
日本副首相
任期
1947年5月3日—1947年5月24日
总理吉田茂
前任新創職位
继任芦田均
 大日本帝国第1任復員廳總裁
任期
1946年6月15日—1947年5月24日
总理吉田茂
前任新創職位
继任笹森順造
 大日本帝国第1任第一復員大臣
任期
1945年12月1日—1946年5月22日
总理幣原喜重郎(兼)
前任新創職位
(末任陸軍大臣下村定
继任吉田茂
 大日本帝国第1任第二復員大臣
任期
1945年12月1日—1946年5月22日
总理幣原喜重郎(兼)
前任新創職位
(末任海軍大臣米内光政
继任吉田茂
 大日本帝国第40、41、43、44任外務大臣
任期
1929年7月2日—1931年12月13日
总理濱口雄幸
若槻礼次郎
前任田中義一
继任犬養毅
任期
1924年6月11日—1927年4月20日
总理加藤高明
若槻礼次郎
前任松井慶四郎日语松井慶四郎
继任田中義一
 日本眾議院議員
任期
1947年4月26日—1951年3月10日
前任新設選區
选区大阪府第3區日语大阪府第3区 (中選挙区)
 大日本帝国貴族院議員
任期
1926年1月29日—1947年4月25日
选区敕選議員
第7任日本驻美國大使
任期
1919年—1922年
外務大臣内田康哉
前任石井菊次郎
继任埴原正直日语埴原正直
个人资料
出生(1872-09-13)1872年9月13日
 日本堺縣茨田郡門真一番村
(今大阪府門真市
逝世1951年3月10日(1951歲—03—10)(78歲)
 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区
墓地 日本東京都豐島区染井靈園
政党無党籍→)
同和会日语同和会→)
日本進步党→)
民主党日语民主党 (日本 1947-1950)→)
同志俱樂部日语同志クラブ→)
民主俱樂部日语民主クラブ→)
民主自由党
配偶幣原雅子日语幣原雅子
儿女幣原道太郎(長子)
幣原重雄(次子)
幣原平三(三子)
亲属岩崎弥太郎(岳父)
幣原坦(兄)
岩崎久弥日语岩崎久弥(內兄)
加藤高明(襟兄)
加藤春路日语加藤春路(妻姊)
木内重四郎日语木内重四郎(襟兄)
幣原廣(姪孫)
古在由秀(姪外孫)
母校東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
签名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幣原 喜重郎
假名しではら きじゅうろう
平文式罗马字Shidehara Kijūrō

幣原喜重郎男爵(日语:幣原 喜重郎/しではら きじゅうろう,1872年9月13日—1951年3月10日),日本政治人物、外交家,第44任內閣總理大臣,歷任日本駐荷蘭大使、外務次官、外務大臣、眾議院議長等職。

生平

[编辑]

幣原喜重郎出身於大阪府門真一番村(今門真市)的富農家庭,父亲原姓市川,入赘改姓币原。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畢業後進入日本農商務省,但1896年通過外交官考試後,改至外務省任職。[2]陸續服務於日本駐英大使館駐美大使館及駐安特衛普領館,後出使荷蘭。1915年,成為外務次官。1919年,出任駐美大使。[2] 1921年,擔任日本全權代表出席華盛頓會議[2]

幣原外交

[编辑]
主条目:幣原外交

1924年,在加藤高明内阁中担任外相,開啟與軍部擴軍自主的田中外交路線相左的“币原外交”,积极主张在仅维护日本基本权利与特权前提下对让利,主張對英美採用協調路線,招来国内强硬派和军方不满。九一八事变后,因军部强硬派占上风,币原被迫下台,而币原外交也因而终结。[3]終戰以前,币原不得重用。

終戰

[编辑]
参见:幣原內閣

1945年10月9日,接替東久邇宮內閣,就任内阁总理大臣[4],领导日军复员工作。1945年10月11日,拜訪麥克阿瑟,展開根據波茲坦宣言的憲法改正及民主化工作。[5]

1946年,戰後第一次總選舉,日本自由黨成為第一大黨,交棒給第一屆吉田內閣。雖被倒閣,但幣原仍出任吉田內閣的國務大臣,兼任復員廳總裁。

1947年,當選眾議員,出任日本進步黨主席。[6] 雖參與民主黨日语民主党_(日本_1947-1950)成立,但幣原及其同黨為其黨內右派。幣原派隨後加入民主自由黨,而幣原也隨後出任眾議院議長[7]

1951年3月,在众议院议长任上与世长辞。

家族

[编辑]

其兄幣原德治郎(幣原坦)為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首任校長。喜重郎之妻雅子是三菱財閥的創始人岩崎彌太郎的四女。

註腳

[编辑]
  1. ^此时为大日本帝国,天皇握有实权,首相根据天皇意旨行政。
  2. ^2.02.12.2幣原喜重郎. kotobank(日语). 
  3. ^一年来日本侵略政策之转变与内田外交之前途(陈清晨〔陈其昌〕,1932年9月7日). www.marxists.org. [2024-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9). 
  4. ^『官報』号外、昭和20年10月9日.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5. ^幣原首相に人権確保の五大改革要求(昭和20年10月13日 朝日新聞)『昭和ニュース辞典第8巻 昭和17年/昭和20年』p357
  6. ^第23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一覧, 衆議院事務局: 366, 1948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 
  7. ^『官報』第6625号、昭和24年2月15日、p.115.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参考文献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幣原喜重郎
議會席位
前任:
松岡駒吉
日本日本眾議院議長
第40任:1949年-1951年
繼任:
林讓治
官衔
前任:
東久邇宮稔彥王
日本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第44任:1945年-1946年
繼任:
吉田茂
前任:
新設
日本國務大臣副總理
1947年
繼任:
蘆田均
前任:
新設
日本復員廳總裁
第1任:1946年-1947年
繼任:
笹森順造
前任:
下村定(陸軍大臣)
日本第一復員大臣
第1任:1945年-1946年
繼任:
吉田茂
前任:
米內光政(海軍大臣)
日本第二復員大臣
第1任:1945年-1946年
繼任:
吉田茂
前任:
松井慶四郎
田中義一
日本日本外務大臣
第40、41任:1924年-1927年
第43、44任:1929年-1931年
繼任:
田中義一
犬養毅
政党职务
前任:
町田忠治
日本進步黨總裁
第2任:1946年-1947年
繼任:
民主黨合併
明治憲法
明治時期
伊藤博文黑田清隆山縣有朋松方正義伊藤博文(二次)松方正義(二次)伊藤博文(三次)大隈重信山縣有朋(二次)伊藤博文(四次)桂太郎西園寺公望桂太郎(二次)西園寺公望(二次)
大正時期
昭和時期
戰後憲法
昭和時期
平成時期
令和時期
帝國議會
國會
外國事務總裁
外國事務總督
外國事務局督
外國官知事
外務卿
澤宣嘉日语澤宣嘉岩倉具視副島種臣→ (副島種臣(外務事務總裁))寺島宗則井上馨
外務大臣
太政官達第69號
外務省官制
(明治31年
勅令第258號)
大隈重信青木周藏加藤高明曾禰荒助小村壽太郎加藤高明西園寺公望林董寺內正毅小村壽太郎內田康哉桂太郎加藤高明牧野伸顯加藤高明大隈重信石井菊次郎寺內正毅本野一郎後藤新平內田康哉山本權兵衞伊集院彥吉松井慶四郎日语松井慶四郎幣原喜重郎田中义一幣原喜重郎犬養毅芳澤謙吉齋藤實內田康哉廣田弘毅有田八郎林銑十郎佐藤尚武廣田弘毅宇垣一成近衛文麿有田八郎阿部信行野村吉三郎有田八郎松岡洋右豐田貞次郎东乡茂德東條英機谷正之重光葵鈴木貫太郎东乡茂德重光葵吉田茂芦田均吉田茂
外務省設置法
(昭和24年
法律第135號)
外務省設置法
(昭和26年
法律第283號)
外務省設置法
(平成11年
法律第94號)
全權公使
全權大使
大日本帝国釜山领事/總領事
(1880年-1905年)
大日本帝國駐釜山理事官日语理事官
(1905年-1910年)
日本國駐釜山總領事
(1966年-)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幣原喜重郎&oldid=8715877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