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常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常林(2世紀—3世紀),伯槐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漢末及三國曹魏官員。

生平

[编辑]

常林早年都在家鄉河內郡以耕作為生,生活貧困。初平元年(190年),河內太守王匡起兵討伐董卓,派了門生到所屬縣內監察人民有沒有犯罪,發現後就立刻將他們收押,命他們要以錢或穀物贖罪,遲了交就要被屠滅宗族,藉以提升威嚴。當時常林叔父在河內郡毆打傷人,被王匡的門生發現,因而被王匡捉拿;當時常林的宗族都很害怕罰金有多少,怕負擔不了會連帶一起被誅殺,不去營救。

常林於是找來王匡同鄉胡毋彪,向他陳述王匡捉拿常林叔父的最終目的。胡毋彪聽後即寫書譴責王匡,王匡最終終於饒恕常林叔父。後來常林又依附在上黨郡的前河間太守陳延壁。當地二姓都是以前的富貴豪族,上黨太守張楊貪圖二家的女子和財寶,出兵圍困他們;常林帶領他的宗族,為他們兩姓人劃策,最終被圍困六十日後解圍,他們兩族都沒有損失。

常林之後因戰亂避居并州,并州刺史高幹本來打算常林為騎都尉,常林辭讓不接受。高幹叛亂被曹操平定後,梁習上任并州刺史,推舉州內名士,常林和楊俊王象荀緯王淩等都獲舉薦,曹操將常林任命為南和縣長。後因為在南和有治績,先後獲提拔為博陵太守和幽州刺史,亦都有治績。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獲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常林被選為五官將功曹。同年曹操西征馬超等人,河間人田银苏伯在當地叛亂,並煽動鄰近的幽州和冀州,曹丕打算親自討平,但常林認為他們只是烏合之眾,難成大器;而且曹操出征,曹丕應安守鄴城,不應輕率出征。曹丕聽從並派將軍賈信討平。常林後來又先後出任平原太守、魏郡東部都尉丞相東曹。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並建魏國,常林升任尚書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常林遷任少府,封樂陽亭侯。後又轉任大司農太和元年(227年),曹叡繼位,封高陽鄉侯,改任光祿勳太常。當時有人認為常林節操廉潔高尚,應該進為三公,常林於是稱病。後轉任光祿大夫。常林八十三歲時逝世,獲追贈驃騎將軍,以公禮安葬,貞侯

性格特徵

[编辑]
  • 常林年少孤貧,但不是自己力量換取的他都不要。
  • 常林為人個性好學,東漢末年做門生時更帶著經書去耕作,由妻子送飯給他。而且二人相敬如賓。
  • 常林和司馬懿是同鄉,而司馬懿認為常林在故鄉人中較年老德高,見面都對常林行拜禮。有人認為司馬懿位高權重,常林不應受拜,應當停止。但常林則認為司馬懿是自願遵守長幼的禮序,作後人的榜樣;而他亦不畏懼有權勢人士,同時拜禮亦不是他制定要人作的,不認為有任何不妥。
  • 常林擔任少府時性格嚴厲,時常鞭撻小官。當時少府寺與鴻臚寺相對為鄰,時任大鴻臚崔林常時聽到鞭撻聲及喊叫聲,因此勸止常林。常林雖然在聽勸之後大為慚愧,但依舊不能自止。[1]

子女

[编辑]
  • 常峕,常林之子,嗣侯,官至泰山郡太守。後因诸葛诞作乱时称疾不出而獲罪,與李廣一起被司馬昭所誅。
  • 常靜,常峕之弟,常峕死後獲封為繼嗣。

評價

[编辑]

陳壽和洽清和幹理,常林素业纯固杨俊人伦行义,杜袭温粹识统,赵俨刚毅有度,裴潜平恆贞幹,皆一世之美士也。至(常)林能不系心於三司,以大夫告老,美矣哉!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23》,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資料

[编辑]
  • 《三國志·魏書·常林傳》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1. ^《三國志·常林傳·魏略註》:林性既清白,當官又嚴。少府寺與鴻臚對門,時崔林爲鴻臚。崔性闊達,不與林同,數數聞林撾吏聲,不以爲可。林夜撾吏,不勝痛,叫呼敖敖徹曙。明日,崔出門,與林車相遇,乃啁林曰:「聞卿爲廷尉,爾邪?」林不覺答曰:「不也。」崔曰:「卿不爲廷尉,昨夜何故考囚乎?」林大慚,然不能自止。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常林&oldid=88740377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