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布依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5年4月2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布依族"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布依族
Buxqyaix
莫友芝
王囊仙
杨家骝
總人口
约297.3万人(2000年)
分佈地區
 中國297.1万(2000年)
 越南1864人(1999年)
語言
布依语西南官話
宗教信仰
道教佛教萬物有靈等等
相关族群
壮族傣族侗族水族黎族泰族

布依族布依文Buxqyaix国际音标/pu˧˩ˀjai˧˩/壮文:Bouxyaej;越南语Bố Y)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邻近的桂边壮族在语言上很相似,但民族风俗,生活习惯,民间艺术,起居建筑等等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享有“水稻民族”之称。布依族人口主要集中于贵州,是贵州省的世居民族,该省布依族占布依人口的97%,另外云南罗平四川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布依族聚居区。其他省份均有布依族分布,以杂居为主。中国布依族总人口2,973,217人,列第11大民族

布依族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在越南有1864人(1999年统计)。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孟康县。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到越南。由于人数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越南另有热依族,是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另外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使用莫語莫家人、在貴州省使用錦語錦人,皆不使用布依語,屬於中國未識別民族,但為了民族政策上的方便,便將這兩支民族劃分為布依族。

歷史與源流

[编辑]

布依族与古代的“”、“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以后称“蕃”、“仲家蛮”、称“仲蛮”、“狆(種)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布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美丽富饶的贵州高原上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依山傍水而居,以辛勤的劳动,建设了美丽的家园。

中国布依族分布

[编辑]

布依族聚居区

[编辑]

布依族自治地方

[编辑]

布依族乡

[编辑]

布依族村

[编辑]

各地布依族人口分布

[编辑]

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布依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带色  部分,表示为世居省份)[1]








语言文字

[编辑]
主条目:布依语

布依族使用的布依语,实际上相当于壮语北部方言,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北部组,国外有学者称之为“北泰”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在贵州省的布依语按照语音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土语区:第一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可以直接通话;第二土语区使用人口为其次,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贵阳郊区,与第一土语区可以直接通话,与广西北部壮语方言也十分接近;第三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一带,这个土语区的语音有着比较独特的特征。

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并与壮文联合的文字方案,简称“布壮文字联盟”,在与壮文保持同一种书写形式的前提下保留方言习惯写法。80年代进行了修改,不再与壮文保持一致。

布依语在布依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偶有使用,但布依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布依族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

服饰

[编辑]
1902年,日本方面拍摄的朗岱の狆家。左者穿着長衫
左为身穿民族服饰第三届人大贵州代表罗星芳,右为身穿当时普通女装的汉族代表赫建华
2020年,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街头表演的布依族女性,服饰正面
2020年,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街头表演的布依族女性,服饰背面

布依族传统服饰与壮族服装近似,尚青黑,男装对襟,女装右衽。妇女的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裤子黑色宽肥,戴花纹图案的头巾。第三土语区的布依族妇女还着百褶长裙,显得十分古朴大方。

民居

[编辑]

布依族地区大多数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栏”形式,其楼房全系木质结构,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两头搭以偏厦,顶上盖瓦或杉皮,有三间五间不等。楼上住人,底层关养牲畜、家禽,置农具,设春碓、磨坊等。另外,部分布依族地区则以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有“石头寨”之称。

參考文獻

[编辑]
  1.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布依族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语言系属划分
汉藏语系
汉语
白語支
藏緬語族
藏语群
羌语支
侬语支
緬彝語群
其他
壯侗語系
壮傣语支
布依族 ·壮族(含沙人 ·儂族等) ·傣族模板(含傣那傣端 ·掸族 ·泰族在港)等)
侗水语支
仡央语支
其他
苗瑶语系
蒙古语系模板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語族
南通古斯語族
突厥語系
葛逻禄语支
西伯利亞語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南亚语系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族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馬來-松巴哇語群
菲律賓語族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罗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
其它語系
相关条目
粗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認定的56個民族(包括汉族少數民族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模板 ·
主题中国模板
南亞語系
越语支
京族(越族) ·芒族 ·哲族氻人英语Rục people ·湄人英语Mày people ·册人英语Sách people ·土族1 ·源族 ·阿森人越南语Người Arem ·丹来人越南语Người Đan Lai
巴拿语支
戈都语支
戈都语民族英语Katuic peoples戈都族 ·达渥族普农族英语Pnong people ·帕古人越南语Người Pa Kô ·布鲁-云乔族 ·桂人英语Kuy people
克木语支
佤德昂语支
高棉语
漢藏語系
漢語
藏緬語族
壯侗語系
泰语支
仡央语支
侗水语支
苗瑤語系
苗语支
瑶语支
南岛语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海外侨民和移民
亞洲
大洋洲
歐洲
俄羅斯 ·法國巴黎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ở Paris ·捷克 ·德國柏林英语Vietnamese community of Berlin ·波蘭 ·英國 ·比利時 ·保加利亞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Bulgaria ·荷蘭荷兰语Geschiedenis van de Vietnamezen in Nederland ·匈牙利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Hungary ·挪威书面挪威语Vietnamesere i Norge ·芬蘭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Phần Lan ·瑞士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Thụy Sĩ ·烏克蘭 ·意大利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ở Ý ·斯洛伐克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Slovakia ·白俄羅斯越南语Người Việt tại Belarus ·塞浦路斯英语Vietnamese people in Cyprus
美洲
非洲
相关条目
外来人口
相关条目
註1:與中國少數民族土族無關。此外,越南還有另一個自稱土族的族群,由於語言風俗與岱依族相似,被歸入其中。
註2:一些高棉語族戈都語支巴拿語支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占語支壮侗语族的民族,如嘉莱族埃地族巴拿族格贺族墨侬族斯丁族等民族,被统称為高地族
註3:粗体字为越南官方识别的54个民族

主题越南模板
貴州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
漢族
苗族
布依族
滿族
瑶族
其他民族
未识别民族
歷史族群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布依族&oldid=8428676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