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巴伐利亞王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2年7月23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4年8月18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巴伐利亞王國"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巴伐利亚王国
Königreich Bayern德語
1806年—1918年
巴伐利亚巴伐利亞國旗
巴伐利亞國旗
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国徽
巴伐利亚国徽
格言:Gerecht und Beharrlich德語
公正掌權
国歌:萬歲國王
Heil unserm König, Heil![1]

“讚頌國王”
Königsstrophe
德意志帝国內的巴伐利亚王国(1871年–1918年)
德意志帝国內的巴伐利亚王国(1871年–1918年)
地位王國
萊茵邦聯成員國(1806年–1813年)
德意志邦聯成員國(1871年之前)
德意志帝國邦國(1871年-1918年)
首都慕尼黑
常用语言德语
巴伐利亞語
高地德語
奧地利德語
宗教
主体:
天主教
政府君主制
国王 
• 1805年–1825年
(首任)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 1913年–1918年
(末任)
路德維希三世
历史 
• 建立
1806年
• 终结
1918年
面积
1910年75,865平方公里
人口
• 1910年
6524372
货币
前身
继承
巴伐利亚选侯国
維爾茨堡採邑主教區
巴伐利亞人民邦
巴伐利亞自由邦

巴伐利亞王國德語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王國,也曾是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以及德意志帝國的組成國。

該國是於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亞選侯國升格而來,並持續存在到1918年。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在1805年成為巴伐利亞的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直到王國在1918年滅亡前,王權持續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掌控。現代巴伐利亞大部分的邊界是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簽署後確立的,其中巴伐利亞把蒂羅爾福拉爾貝格讓予奧地利帝國,同時接收阿沙芬堡維爾茨堡。隨著德意志地區於1871年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王國成為新帝國的下屬邦國,並在規模、權力和財富上僅次於帝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普魯士王國,從此巴伐利亞便成為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一部分。

区划人口

[编辑]

當1806年拿破崙建立萊茵邦联時,巴伐利亞升格成為了一個王國,由于其支持拿破仑的立场,其土地面積翻了一番。蒂羅爾(1805-1814年)和薩爾茨堡(1810-1816年)被划入了巴伐利亞,但在拿破崙戰敗後回歸了哈布斯堡/奧地利統治。作為回報,萊茵普法爾茨弗蘭肯於1815年併入了巴伐利亞。

王國成立後,國家進行了全面重組,並於1808年在巴伐利亞州劃分為15個行政區(Regierungsbezirke)。它們以法國各省的方式創建,在規模和人口上相當均勻,並以其主要河流命名如:Altmühl-、Eisack-、Etsch-、Iller-、Inn-、Isar-、Lech-、Main-、Naab-、Oberdonau-、Pegnitz-、Regen-、Rezat-、Salzach-和Unterdonaukreis由於1810年和1815年領土發生多次變化,分區進行了調整,行政區的數量減少到8個:Isar-、Unterdonau-,Oberdonau-,Regen-,Rezat-,Untermain-,Obermain-和Rheinkreis。

自1838年起,在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鼓動下,行政區根據以下地區的前歷史部落和領土重新命名:上巴伐利亞下巴伐利亞斯瓦比亞和諾伊堡上普法爾茨和雷根斯堡中弗蘭肯下弗蘭肯和阿沙芬堡上弗蘭肯和普法爾茨。此地名區劃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路德維希國王將他的王室頭銜改為巴伐利亞國王、弗蘭肯公爵、士瓦本公爵和萊茵行宮伯爵路德維希,這些頭銜由他的繼任者保留。巴伐利亞獲得的普法爾茨主要是原普法爾茨選侯國的西部,同時路德維希收購前東部的計劃也未能實現。1815年,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前自治領選侯國被分割,萊茵河東岸連同曼海姆和海德堡被割讓給巴登。作為失去蒂羅爾和薩爾茨堡的補償,普法爾茨西岸被授予巴伐利亞。

奧普戰爭(1866年)之後,由于巴伐利亞曾站在戰敗的奧地利一邊,作为惩罚,其不得不將幾個属于下弗蘭肯地區的城市割讓給普魯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伐利亚王国变为了巴伐利亚自由邦。1920年,前科堡公國并入巴伐利亞,1945年,奧斯特海姆併入巴伐利亞。1946年8月30日,巴伐利亚所属的普法尔茨划入法占区,西德成立后,它成為了新成立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一部分。

国王列表

[编辑]
主条目:巴伐利亚统治者列表巴伐利亚历史
巴伐利亞國王
König von Bayern德語
地方君主
巴伐利亞王徽
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巴伐利亞首任國王
详情
开国君主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
末代君主路德維希三世
建立1806年1月1日
终结1918年11月13日
居所新天鵝石城堡
(始於路德維希二世
产生方式世襲制

参考资料

[编辑]
  1. ^萬歲國王! “Heil Unserm König,Heil!”。巴伐利亞歷史之家。2021年9月30日檢索。
萊茵邦聯成員邦
拿破崙晉升
等級的國家
王國
大公國
公國
Map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創建的國家
王國
大公國
親王國
原先就已存在
的國家
薩克森諸公國
其他公國
親王國
帝國
德意志邦聯
王國
選侯國
大公國
公國
阿斯坎尼
恩斯特
親王國/侯國
霍亨索倫
施瓦茨堡
自由市
王國
德意志帝國地圖
大公國
公國
親王國
自由市
帝國領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巴伐利亞王國&oldid=8892514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