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崩如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崩如语
Ləvai
Tadə Baŋru
母语国家和地区印度、中国
区域藏南地区
母语使用人数
1500 (2015)[1]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无(mis
Glottologbang1369[2]
ELPLevai

崩如语(Tadə Baŋru或Tadʑu Baŋru)、Ləvai(Ləwjɛ)或北达迈语[3]库朗库美县北部Sarli一种语言,[4]使用人数约1500人。[1]长久以来一直因为缺乏记录而不能将其归类,现在一般认为其和达迈语有关。[5]


分布

[编辑]

Blench (2015)[4]引用Ramya (2012),[6]:1-12列出13个崩如(北达迈语)村庄。

在中国,崩如语分布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比夏乡结列、巴洛、夏德、利、利拉齐和嘎朗洛等村(Li 2003)。[7]:64-80崩如语还分布在许多邻近的苏龙族聚居区,主要在隆子县三安曲林乡。崩如语名称有ləʔ˧˩wai˥(内名)、pɤn˧˩ru˥(邦尼语外名)和bu˧zuai˥bi˧(苏龙语外名)。[7]还有6人生活在中国国境一侧的斗玉一村。李大勤 (2003)报告截至1980年约有1600崩如族,2003年约有2千。


崩如族在库朗库美县占常住居民的10%以下,因此大多数崩如语使用者还能说一种尼西语方言。[1]:66–123崩如语使用者组成了Sarli镇40%的人口,也有少数苏龙语使用者。

崩如人自称为taːdə或taːdʑuː baŋruː,称东达迈语和西达迈语分别为waːduː和baŋruː[1]崩如人自称他们是太阳的后代(ʔaseːlədʑuwjɛː),而达迈人则是迁徙到东卡门县Lada的儿子的后代。有5个崩如部落:[1]

  • Pisa (pədʑoːdʑuː)
  • Melo (məloːdʑuː)
  • Tagang (təgaŋdʑuː)
  • Mili (məlidʑuː)
  • Sape (saːpə)

崩如传统宗教的核心是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我们的月亮爷爷”ʔaloːləbãĩ和“我们的太阳婆婆”ʔaseːlədʑuwjɛː;另见Donyi-Polo),但现在正逐渐被基督教替代。[1]

参考

[编辑]
  1. ^1.01.11.21.31.41.5Bodt, Timotheus Adrianus; Lieberherr, Ismael. First notes on the pho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ngru language of India.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2015,38 (1).doi:10.1075/ltba.38.1.03bod可免费查阅.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Bangru.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Blench, Roger; Post, Mark,(De)classifying Arunachal languages: Reconstructing the evidence(PDF), 2011,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3-05-26) 
  4. ^4.04.1Blench, Roger. 2015.The Mijiic languages: distribution, dialects, wordlist and classific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s.
  5. ^Blench, Roger. 2018.Mijiic, the Miji and Bangru languages: distribution, dialects, wordlist and classific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s.
  6. ^Ramya, T. 2012. Bangrus of Arunachal Pradesh: An Ethnographic Profi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Tomorrow, 1(3).
  7. ^7.07.1李大勤. 2003. 《崩如语概况》. 《民族语文》 2003(5).
祖語原始漢藏語(假说)
汉语
未分類
東北地区
"那伽语支英语Naga languages"
萨尔语群
西部
大基兰特语支英语Mahakiranti languages
大马嘉尔语支英语Greater Magaric languages
東南部
東北部
其他分支
大桑朗语群
斜體表示單個語言也被視為單分支。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崩如语&oldid=6787636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