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山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越
繁体字山越
简化字山越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Shānyuè
闽语
閩東語平話字Săng-uŏk
閩南語白話字Soaⁿ-oa̍t
山越族之大致地理位置分布

山越中国三国时期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交界处附近山区生活的部族人群统称。[1]姓名與漢族相同,無斷髮文身習俗。[2][3]

山越相傳是百越人的一支,[4]長年生活於山區,依山險而居。[5]三國時,孫吳立足江南,区內的山越反抗不斷,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聯合作戰,成為孫吳長期的內患。[6]袁术一度想借助山越的力量阻止孙吳,反為孫策所破。自建安五年起,孫權派遣將領周瑜潘濬呂蒙潘璋黃蓋等多次對山越用兵。在鎮撫山越後,往往擄掠大量的人口,用以補充兵源,剩下的部分成為編戶,即“強者為兵,羸者補戶 ”。[7]建安八年(203年),孫權西征黃祖之際,山越趁機復起,嚴重威脅孫吳後方,迫使孫權撤兵。[8]建安十三年(208年),吳將賀齊討伐丹陽地區的山越,“凡斬首七千”。嘉禾三年(234年),以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諸葛恪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使山越降伏,得四万壮丁加入军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东晋后山越人转为其他名称,再无记载。

注釋

[编辑]
  1. ^關於山越的分布,學界至今仍眾說紛紜。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認為山越分布在“长江以南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葉國慶〈三國時代山越分布之區域〉認為,山越分布於會稽郡、新都郡、丹陽郡、豫章郡、吳興郡、鄱陽郡、東陽郡、吳郡、廬陵郡等九郡,跨有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2. ^宗與山越族屬的探討(PDF). [2024-08-2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4-06-04). 
  3. ^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
  4. ^山越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孝靈帝紀》:“丹陽山越賊圍太守陳夤,夤擊破之”。清人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山越條》認為:“山越者,自周秦以來,南蠻總稱百越,伏處深山,故名山越”。陳國強等著《百越民族史》將三國文獻中稱呼百越、揚越、夷越、東甌、閩越、南越、山賊、山寇、山民、宗民、山夷者,都視為山越。
  5. ^呂思勉、劉芝祥、唐長孺、陳可畏等學者認為山越的組成還包括許多漢人因避稅、逃亡等因素而潛入山區者。
  6. ^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眾議咸以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里,山谷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咸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時觀閒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蠡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
  7.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
  8.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載建安八年(203):“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範平鄱陽,(會稽)程普討樂安,太史慈領海昏,韓當、周泰、呂蒙等為劇縣令長。”

参考文献

[编辑]
  • 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三聯書店﹐北京﹐1955。
  • 黄倬汉译 (1983年),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29444
  • 何高济译 (1981年),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35568

参见

[编辑]
一府六县
一市三区
世界遗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 |潜口民宅 |许国石坊 |棠樾牌坊群 |老屋阁及绿绕亭 |羅東舒祠 |程氏三宅 |呈坎村古建筑群 |渔梁坝 |宏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古建筑群 |许村古建筑群 |祁门古戏台 |南屏村古建筑群 |溪头三槐堂 |郑氏宗祠 |竹山书院 |清华彩虹桥 |婺源宗祠 |理坑村民居 |齐云山石刻 |徽杭古道绩溪段古徽道东线郎溪段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 |长庆寺塔 |程大位故居 |黄村进士第 |洪氏宗祠 |奕世尚书坊胡炳衡宅 |棠樾古民居 |上庄古建筑群 |北岸吴氏宗祠 |员公支祠 |昌溪周氏宗祠 |北岸廊桥 |兴村程氏宗祠 |凤山查氏宗祠 |新源俞氏宗祠 |黄山摩崖石刻群 |洪家大屋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 |三阳洪氏宗祠 |屯溪镇海桥 |石潭吴氏宗祠 |蜀源牌坊群 |屏山舒氏祠堂 |稠墅牌坊群 |歙县太平桥 |巴慰祖宅 |歙县许氏宗祠 |唐模檀干园 |歙县鲍氏宗祠 |休宁登封桥 |休宁同安堂 |大阜潘氏宗祠 |昌溪太湖祠 |绩溪文庙 |汪由敦墓石刻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国家地质公园
自然保护区
河流
山峰
名人
特产
文化
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山越&oldid=8707829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