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山东 (古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此名称相似的其他条目,详见“山东 (消歧义)”。
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
崤山函谷关华山的地理位置
山东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時代
三皇五帝
夏商
周朝
秦漢
曹魏晉
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國
宋金元
明清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
共和國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國人称崤函以东的地区为“山东”[1][2],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的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也有“山东六国”之称。[3]

战国之后的等所称的“山东”一般也是指的崤山华山以东的地区。

年间,“山东”则主要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部分。但唐代末年,就已经有人用“山东”专指之地。[4]

金朝,设立“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两行政区,“山东”开始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划概念出现。之后,明朝设“山东行省”[5],后改“山东承宣布政司”[6]清朝设“山东省”沿用至今[7][8]

参考文献

[编辑]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记者“亲叩”函谷关. 荆楚网. 2005-05-24 [2008-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0). 
  2. ^宋杰.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ISBN 978-7-5004-7633-7. 
  3. ^史江民.山东名称的由来与行政区划. 人民网. 2004年9月6日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4. ^山东历史沿革. 大众网. 2003-11-21 [201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5. ^安作璋 主编,《山东通史》,人民出版社
  6. ^元明清时期的山东政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广播网,2005年4月13日
  7.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8.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参见

[编辑]
山东主题
历史
地理
经济
政治
军事
文化
景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山东_(古代)&oldid=88662547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