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尼瓦尔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泊尔语言」重定向至此。關於现代国家尼泊尔的官方语言,請見「尼泊尔语」。
尼瓦爾語
नेपाल भाषा
蘭札文尼瓦尔文英语Litumol script书写的尼泊尔巴萨(Nepal Bhasa)
母语国家和地区尼泊尔印度锡金中国西藏
区域南亚
族群1,300,000尼瓦尔人(2021年人口普查)
母语使用人数
880,000 (2021年人口普查)
語系
文字蘭札文天城文尼瓦尔文英语Litumol script(過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尼泊尔
管理机构尼泊尔內瓦利語言学院,尼泊尔水牛和語言理事会
語言代碼
ISO 639-2new
ISO 639-3new
瀕危程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瀕危語言[1]
危险UNESCO

尼瓦尔语,又譯内瓦里语Newah BhayeNewari),又被称为尼泊尔巴萨语(नेपाल भाषा,Nepal Bhasa,直译为“尼泊尔语言”),是尼泊尔中部加德满都谷地尼瓦尔人所操持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尼瓦尔语原用蘭札文字母拼写,后改用天城文字母拼写,使得现今的尼瓦尔语成为在该语系中唯一一种以天城文为书写系统的语言。另外,在印度锡金西孟加拉邦和中國西藏等地区也有操尼瓦爾語的居民。

该语言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是其受到周围语言如藏语梵语等影响很深,目前对其底层词的研究表明尼瓦尔语属于藏缅语,如数字二“ni-gu”,对应藏语“gnis”、上古汉语“njis”,数字五“nga”对应藏语“lnga”、上古汉语“nga”。现存最早的尼瓦尔语作品是写于1114年的一张贝叶。其后,这种语言逐渐成为加德满都一带诸国的官方语言,被通称为“尼泊尔语言”。

1769年之后,来自今尼泊尔西部的卡斯人(Khas或Khasas)打败了加德满都谷地的三大城邦,建立了沙阿王朝,卡斯族的语言遂成为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即今日的尼泊尔语,而原尼泊尔语言被改称为尼瓦尔语

之后尼瓦尔语又经过了一次大的变动,从古尼瓦尔语转变为新尼瓦尔语,这中间的界限很难确认,一般以中期拉腊政权为界,也就是在20世纪初左右。由于受到印欧语系诸语言的长期影响,新尼瓦尔语已经成为最雅利安化的汉藏语系语言,不但吸收了许多来自印欧语系的词汇,甚至连语法也显现出许多印欧语系的特点。

音系

[编辑]

辅音

[编辑]
唇音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龈腭音软腭音声门音
塞音/
塞擦音
不送气ptʈ*k
送气ʈʰ*tɕʰ
浊音bdɖ*ɡ
气声ɖʱ*dʑʱɡʱ
擦音sh
鼻音浊音mnŋ
气声
闪音浊音(ɾ)(ɽ)*
气声(ɾʱ)(ɽʱ)*
边音浊音l
气声
近音浊音wj
气声
  • *只出现在多拉卡尼瓦尔语。
  • 闪音主要作为/t/、/d/、//或/ɖ/的词中变体(只在多拉卡方言中)。
  • /s/在前元音、介音/i,e,j/前可以实现为[ɕ]。
  • 加德满都尼瓦尔语中/ŋ/只能出现在词尾。
  • 塞擦音/tɕ,/在后元音前会后移到[t̠s̠,d̠z̠]。

元音

[编辑]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鼻化鼻化鼻化
闭元音iĩuũ
半闭元音eoõ
中元音əəːə̃
半开元音ɛːɛ̃ː
开元音æːæ̃ːaãɑ*ɑː*ɑ̃*
  • /ɑ/只出现在多拉卡尼瓦尔语,也可实现为[ʌ]、[ə][2]:353–370[3]:371–384[4]:1–22
  • /o,/和/u/也可实现为[ɔ,ɔː]和[ʊ]。
  • 鼻化元音也有长短对立,如/ĩːẽːə̃ːãːõːũː/。

双元音

[编辑]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普通鼻化普通鼻化普通鼻化
双元音闭元音ui
中元音eiəiəĩəuəũ
开元音aiau

印度-伊朗语族借词

[编辑]

尼瓦尔语是雅利安化程度最大的汉藏语。下列爲部分來自印度-伊朗语族的常用基础词:[5]:XXXV, 530

词汇语源(原词)含义(原义)
La:h (ल:)巴利语(Jala:h)
Kaa:sa巴利语
Kaji阿拉伯语领导者
Khaapaa (खापा)巴利语门(巴利语原意为“门板”)
Kimi (कीमी)梵语(Krmi)钩虫
Adha:vata波斯语
Ka:h巴利语(Kana)盲(巴利语原意为“独眼”)
Dya:h巴利语(Dev)
Nhya:h巴利语(Na:sika)
Mhu:tu巴利语(Mukhena)
Khicha: (खिचा)巴利语(Kukkura)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尼瓦尔语維基百科
Wikibooks有更多關於本條目的內容:Nepal Bhasa

註释

[编辑]
  1.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UNESCO
  2. ^Genetti, Carol. Dolakhā Newār.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3. ^Hargreaves, David. Kathmandu Newar (Nepāl Bhāśā).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4. ^Hale, Austin; Shrestha, Kedar P. Newār (Nepāl Bhāsā). Languages of the World/Materials, 256: München: LINCOM. 2006. 
  5. ^From the review article on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Newari compiled from manuscript sources." With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oyota Foundation, Japan, Nepal Bhasa Dictionary Committee. Cwasā Pāsā. Kathmandu: Modern Printing Press, Jamal 2000.ISBN 99933-31-60-0"
祖語原始漢藏語(假说)
汉语
未分類
東北地区
"那伽语支英语Naga languages"
萨尔语群
西部
大基兰特语支英语Mahakiranti languages
大马嘉尔语支英语Greater Magaric languages
東南部
東北部
其他分支
大桑朗语群
斜體表示單個語言也被視為單分支。
官方语言
联邦级
印度宪法
第八號附表英语Eighth Schedu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传统语言
非传统语言
仅限邦内
主要非官方语言
超过100万
使用者
10万-100万
使用者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尼瓦尔语&oldid=883651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