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尼尼微

坐标36°21′34″N43°09′10″E / 36.35944°N 43.15278°E /36.35944; 43.15278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6°21′34″N43°09′10″E / 36.35944°N 43.15278°E /36.35944; 43.15278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城邦
苏美尔

埃里都 ·烏魯克 ·乌尔 ·拉尔萨
尼普尔 ·舒鲁帕克 ·伊辛 ·马拉德英语Marad
拉格什 ·阿达卜 ·翁玛英语Umma
基什 ·马勒库英语Malgium ·卡扎卢英语Kazallu


阿卡德

阿卡德 ·库塔 ·俄庇斯 ·埃什嫩那
巴比伦 ·博尔西帕 ·西帕尔


苏巴尔图

亚述 ·尼姆鲁德 ·尼尼微 ·埃尔比勒
阿拉普哈英语Arrapha ·努孜英语Nuzi ·腊扎玛英语Razama ·安达里格英语Andarig
马里 ·特尔卡英语Terqa ·图图勒英语Tuttul ·哈兰
纳加尔 ·乌尔凯什英语Urkesh ·尼西比斯


叙利亚

埃卜拉 ·雅姆哈德 ·卡特纳 ·乌加里特
阿勒颇 ·卡尔凯美什 ·马利孜英语Melid ·库目赫英语Kummuh


尼尼微古敘利亞語ܢܝܼܢܘܹܐ羅馬化:Nīnwē聖經希伯來語נִינְוֵה羅馬化:Nīnəwē)為古代新亞述帝國的重鎮之一,於底格里斯河東岸,在今日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附近。

公元前11世紀起即成為新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於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7世紀的亞述王辛那赫里布最為繁榮,特別是亞述的國家圖書館的數千泥板文書,為古美索不達米亞史中極珍貴的資料。但於公元前612年,伊朗高原強國米底和新崛起的新巴比倫王國聯合圍攻尼尼微,並成功攻陷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強盛一時的亞述帝國正式滅亡,尼尼微隨之沒落。

尼尼微廢棄後,后来當地的文明也几易其主,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尼尼微省。时至今日,尼尼微附近地区仍然生活着大量亚述人,当代亚述人仍使用古老的阿拉米语,信仰东方礼的基督教。尼尼微据信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约50年[1]

名称由来

[编辑]

尼尼微名字的由来,并无定论,可能来自于古巴比伦和古亚述女神伊什塔尔的一个别名,尼娜。

城市规模

[编辑]

生于2000年前的希腊历史家狄奥多罗斯称尼尼微是个四角形的城市,四边共长480斯达地,周长相等于96公里[來源請求]

目前发现的尼尼微遗址,面积大约750公顷,约合1900英亩,被周长12公里(7.5英里)的砖砌城墙环绕。柯沙(Khosr)河穿过尼尼微。

考古发现

[编辑]

1843年,法国考古学家保罗-埃米尔·博塔发现了一座皇宫的遗迹,后来证实是亚述城市的一部分[2]。艾伦·米勒德在他所著的《圣经时代的珍宝》一书中解释说:“这座皇宫证实属于亚述王萨尔贡所有之后,大众对这件事兴趣大增。除了《以赛亚书》20:1提过这个国王的名字之外,我们对他便一无所知,故此他的存在一度是个疑问。”

此时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在附近进行发掘尼姆鲁德的工作,他于1847年参与了尼尼微遗址的发掘,并发现了亞述王辛那赫里布的宫殿。

尼尼微宫殿

[编辑]

尼尼微皇宫有70多个房间,外墙几有三公里长。墙上遗留着烧焦了的雕刻,上面记着各场胜仗及其他功绩。但它们大多已损毁不堪。在发掘时,发现了一个保存得很好的房间,墙上展示的浮雕描述一个坚固城遭敌军攻陷,御驾亲征的国王坐在城外一个宝座上,俘虏在他面前列队走过。国王的上头刻了一些以亚述文写成的字,专家们将这句话译作如下:“世界的王亚述国王西拿基立坐在尼米杜宝座上,检阅从拉吉(夺得)的战利品。”

尼尼微的青銅獅子

大英博物馆可以看到这个展品和铭刻。

《圣经》描述的尼尼微

[编辑]

《圣经》中的尼尼微是个极大的城,“要走三天、才走得完。”[3]19世纪的圣经批评家拒绝相信古代世界有如此庞大规模的城市。他们认为尼尼微若确曾存在过,也必然是巴比伦之前的一个文明古国

《圣经》认为尼尼微於史前時期,由《聖經》人物寧录挪亞曾孫)所建。

部分基督教徒认为,尼尼微可能是圣经描述的“大城”的一部分,即《创世纪》记载的“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考古学家莱亚德评论说:“若将尼姆鲁德[迦拉]、库扬积[尼尼微](Kuyunjiq)、科萨巴和卡兰里斯四大土丘视作一个正方形的四角,我们会发现四边的长度恰巧相等于地理学家所说的480斯达地或96公里,这就是[约拿]先知说要走三天才走得完的路程。”

约拿很可能将这几处地方视为一个“大城”,并以《创世记》10:11最先提及的城市称呼它,即尼尼微[4]。今日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大伦敦伦敦市及伦敦市郊都包括在内,但市区和市郊却彼此有别。

尼尼微於《聖經·約拿書》也提及多次,最为人熟知的先知約拿拒絕傳道,結果被大魚吞食三日三夜的故事中,约拿被指派的便是去往尼尼微。

参看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尼尼微

参考文献

[编辑]
  1. ^Largest Cities Through History.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27). 
  2. ^马季(2009),第一章:尼尼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参看约拿书3:3,引文来自《中文圣经吕振中译本》。
  4. ^Barker, Kenneth L.; Burdick, Donald W. (编).The NIV Study Bible 10th anniversary.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1995:1361.ISBN 0-310-92568-1.OCLC 33344874. 

参考书目

[编辑]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尼尼微&oldid=8955120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