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小儿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儿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部汉语阿拉伯语小儿经词典。圖中文字第一列為漢文、第二列為上列文字的阿拉伯語意思、第三列為用阿拉伯語標音的漢字讀法。
类型
语言汉语官話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中国伊斯兰教

小儿经小儿锦ثِیَوْعَرݣٍْ[1],简称小经消经,是运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特指兰银官话中原官话)的非正规书写系統[2],主要由中国境内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用於教导启蒙儿童学习《古兰经》,是歷史較悠久的漢語拼音文字[3]

小儿经文字与其他阿拉伯字母文字系统一样,从右向左读写。与维吾尔语文字的写作方式相同的是在运用阿拉伯字母时,要求标出所有的元音。然而多数运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的语言(如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仅标出长元音。这有可能是因为汉语对元音音位的重视,所以小兒經在为漢字標音时采取《古兰经》中赘余地标示短元音的方式來為漢字標出準確的讀音,而不是像维吾尔语仅用長元音來代替短元音。小儿经文字却并不标出声调。这并没有导致日常使用中出现较大的混淆。

名称

[编辑]

小儿经不仅是一套不规则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东、北京天津以及东北地区普遍称之为“小儿经”,简称“小经”或“消经”(“消”字在當地有“复习”的意思)。然而在以及西北地区则称之为“小儿锦”,简称“小锦”。[3]东乡族称之为“东乡文”或“回回文”。撒拉族称之为“撒拉文”。居住於中亚的东干族在使用拉丁文字和西里尔文字前曾经也用过与小儿经相似的阿拉伯文字,称之为“回文”。[4]

关于“消经”这名称的来源,学者们持有两种看法。中国西北地区方言中有“消一消”这种说法,就如“消化”一般,意思就是“复习复习”。一种说法便是学徒们在教堂学完后,用小儿经来“消一消”阿訇所讲的阿拉伯文经文。这样来说,用汉语的“消经”则与古阿拉伯语的“本经”成对比。[5]新疆有给《古兰经》手工加注多余元音符号的习惯,写出来的经文便称为“消经”。另一种说法认为小儿经在辅音字母上加注元音符号的复杂特征,使得人们给予了“消经”这称谓。

中国华北一带,人们普遍认为小儿经是在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前,回民为了教育启蒙学童学汉字正音的一种工具,之所以得称“小儿经”。中国西北地区有“小儿锦”这种称呼,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小儿经”的讹读。那里的人们也常把-[ŋ]韵尾写成-[n]韵尾。

起源

[编辑]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唐朝以来,迁进了不少以阿拉伯语波斯语为母语的民族[4]百年后、这些民族中国当地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回族元朝期间,朝廷还专门在国内各个行省设立“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这类学习兼研究回回语言文字的正式机构,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3]伊斯兰教为了《古兰经》的经义不在翻译中变义,要求其教徒以传统阿拉伯语的原文来阅读《古兰经》。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从小(5、6岁)就需要去经堂学习阿拉伯语与《古兰经》经文。这些学徒的汉字水平并不高,并且常常是住在教育水平、生活水平较低的村乡。中国的不少教徒为了背记《古兰经》,常常在自己的笔记中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也时常用这种方式给阿拉伯语经文中的生单词加上汉语注解。[5]由此一套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汉语的文字系统逐渐地形成了。目前发现小儿经文最早的实物印证是在现陕西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内的元代碑刻:碑上用阿拉伯语刻着《古兰经》经文,並在底部用小儿经拼写出刻碑者人名与修建此清真寺人员的人名。碑文撰于伊斯兰教历740年,即公元1339年7月9日至1340年6月26日间。[3]

使用

[编辑]
1899年在塔什干出版的一部伊斯兰专著。阿拉伯语原文下面补充用小儿经标记的汉语译文。

小儿经可分为“经堂式”与“现代式”二类。“经堂式”是清真寺经堂裡的学徒和阿訇用来作简单笔记的小儿经系统。“经堂式”掺加着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的特殊伊斯兰教单词,从来不掺加汉字。这个系统较为标准,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现代式”是回民用在日常书信中的小儿经系统,经过了一番更革,字母的拼法被简化,在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单词间还常常掺加简单的汉字,是一种阿、汉混合书写体系。[3]这种文字习惯在书写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书写者按照自己对阿拉伯语、波斯语字母的认识,配上自己方言的发音,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系统。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写信的与收信的可以看懂,外人看不懂。

现代

[编辑]
云南省建水县曲江麻栗树村的小儿经、中文和英文(拼音)三文路牌
西宁出版的《伊斯兰信仰问答》书页,其中包括小儿经-汉字音译表,还有一段小儿经文字。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开放与汉字教育在乡村的普及,小儿经的使用已渐渐地消失了。[4]自1980年代中期,中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小儿经的研究工作。他们常常去中国西北地区作实地考察,搜取并收集用小儿经书写的文品(其中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小经”课题研究小组的收藏最为全面),而且还采访了当地认识小儿经的居民。[3]这些学者发现小儿经失去了已往在经堂教育中发挥的用途,而却多用于亲人的书信中。很多亲人、朋友用小儿经来写密信,不懂小儿经的外人读起来很难认懂。

東干語

[编辑]

清代末年遷入中亞的回族,即俄國人所稱之东干族,在1927年以前亦使用小兒經為書寫文字。1927年后苏联創制了以小兒經為基礎的回族文字,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1953年又改爲西里尔字母(参见:东干语)。

字母系统

[编辑]
漢語族拼音方案
漢字注音史
(*代表為現行由政府公告承認)

小儿经拥有36个字母,其中4个用来表示元音音素。这包括着借自阿拉伯语字母系统的28个字母,借自波斯语字母系统的4个字母与2个字母变体,和4个小儿经特有的字母。[4]

声母与辅音

[编辑]

下表展示了辅音列表,以及两个辅音代表相同声母的情况,顺序为注音符號[1][6]

ب
B b
پ
P p
م
M m
ف
F f
د
D d
ت / ط
T t
ن
N n
ل
L l
ق
G g
ک
K k
ح / خ
H h
ݣ (د)1
J j
ک (ٿ)2
Q q
ث
X x
ج
Zh zh
چ
Ch ch
ش
Sh sh
ژ / ر
R r
ز / ظ
Z z
ڞ
C c
س / ص
S s
ی
Y y
و
W w
ء / ا / ع
零声母
  1. 临夏市 手稿中,“د” 比 “ݣ” 更常用,以更好地匹配当地方言的发音。
  2. 临夏市 手稿中,“ٿ” 比 “ک” 更常用,以更好地匹配当地方言的发音。
字母  
词尾词中词首
形式形式形式
汉语发音汉语拼音阿拉伯语
发音
波斯语
发音
例子注释
1[ɑ],[a]a, a-, -a, -a-[ʔ]~[a:]~[æː][ʔ]~[ɔ]~[æ]اَ(阿ā)元音
2[p],[b]-b-[b][b]بَا(爸bà)
3[pʰ]-p-[p]پُوَ(婆pó)借自波斯語字母系统。
4[tʰ]-t-[t][t]تَا(塔tǎ)对于除-u, -ua, -uai, -uan, -uang, -ui, -un, -uo之外的所有汉语拼音韵尾。
5[tɕʰ]-,[ɕ]-q-, x-[θ][s]ثِیَ(些xiē)历史手稿也使用 س 和 ش。
6[ʈʂ]-zh-[dʒ][dʒ]جَ(这zhè)表示汉语单词时产生音变。
7[ʈʂʰ]-ch-[ʧ]چَ(车chē)借自波斯語字母系统。
8[x]-h-[ħ][h]حَ(河hé)用于汉语拼音-e, -ei, -en, -eng韵尾前。
9[x]-h-[x][x]خُ(湖hú)对于除-e, -ei, -en, -eng之外的所有汉语拼音韵尾。
10[t],[d]-,[tɕ]-d-[d][d]دٍ(钉dīng)一些手稿用“د”表示汉语拼音首字母 j-声母。 更常见的是,使用“ݣ”。
11-[ɻ]-r[r][r]رٍ(仍réng)用于汉语拼音-eng, -un, -uo韵尾前。
-[ɻ]-rعَر(二èr)儿音韵母
12[ʦ]z-[z][z]زَیْ(在zài)一些手稿使用“ذ”代替。 对于除-ong, -ui, -un, -uo之外的所有汉语拼音韵尾。
13[ʐ],[ɻ]-r-[ʒ]ژَ(热rè)对于除-eng, -un, -uo之外的所有汉语拼音韵尾。
14[s]-,[ɕ]-s-[s][s]سِْ(四sì)对于除 -ua, -ui, -un, -uo 之外的所有汉语拼音韵尾。
同时也用来表示少数汉语拼音 x-声母
15[ʂ]-,[ɕ]-sh-[ʃ][ʃ]شِ(是shì)同时也用来表示少数汉语拼音 x-声母
16[s]-s-[sˁ]~[sˠ][s]صُوِ(岁suì)用于汉语拼音 -ua, -ui, -un, -uo韵尾前。
17[ʦʰ]-c-ڞَ(册cè)小儿经特有字母
18[ʦ]-z-[tˁ]~[tˠ][t]طٌ(遵zūn)用于汉语拼音-u, -ua, -uai, -uan, -uang, -ui, -un, -uo韵尾
19[ʦ]-z-[ðˁ]~[ðˠ][z]ظُوَ(作zuò)表示汉语单词时产生音变。 用于汉语拼音-ong, -ui, -un, -uo韵尾前。
20[ə]e, er, o, ou[ʕ][ʔ]عَ(恶è)汉语元音阿拉伯语波斯语把它归为辅音
21[f]-f-[f][f]فِ(废fèi)
22[k],[g]-g-[q][q]~[ɢ]قْ(个ge)表示汉语单词时产生音变
23[kʰ]-k-[k]ﮎْ(可kě)
[tɕʰ]-q-کِیٌ(穷qióng)历史在临夏市手稿也使用 ٿ用来表示汉语拼音 q-声母, 以更好地匹配当地方言的发音。[1]
24[ŋ]-,[ɲ]-j-ڭِیُوَ(脚jiǎo)在大多数手稿中用于表示汉语拼音首字母 j-。 一些手稿去掉三个点而简单地使用“ک”。
25[l]-l-[l]~[lˁ][l]لِ(里lǐ)
26[m]m-[m][m]مِ(秘mì)
27[n]-n-[n][n]نِ(你nǐ)
35[u],[ʊ]wu, u-, -u, -u-[w],[u:],[y][v],[u],[o],[ow]وُ(无wú)元音
29[i],[ɪ]yi, i-, -i, -i-[j],[i],[e]يَا(呀ya)借自波斯語字母系统,元音
30[i],[ɪ],[ɥ]yi, yin, yun[ʔ][ʔ]ءٌ(孕yùn)

附加辅音

[编辑]

此列表中的辅音字母要么是小儿经地方变体中较少使用的替代品,要么是小儿经文本中专用于书写外来词的常见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字母。

字母  
词尾词中词首
形式形式形式
汉语发音汉语拼音阿拉伯语
发音
波斯语
发音
例子注释
1[tɕʰ]-q-ٿِیٌ(穷qióng)小儿经特有字母。 历史在临夏市手稿也这封信被用来代替 ک用来表示汉语拼音 q-声母, 以更好地匹配当地方言的发音。[1]
2/ʦ/[t͡s],[d͡z]-z-[ð][z]ذَىْ(在zài)一些手稿使用这个字母而不是“ز”。
3[dˁ]~[ðˠ][z]الْضَّاد阿拉伯世界仅用于阿拉伯语单词。
4[ɣ]~[ʁ][ɣ],[q],[ɢ],[x]غَبْن(诈骗罪)仅用于阿拉伯语单词。
5[g]گنج(宝物)借自波斯語字母系统,仅用于波斯語单词。
6[h][h],[ɛ]~[æ]الهواء(空气)仅用于波斯語阿拉伯语单词。[1]

韵母元音

[编辑]

[1][7][6]

字母汉语发音汉语拼音例子注释
1[ä]aاَ(阿ā)
2-[ä]-aدَا(大dà)
3[aɪ]aiاَىْ(爱ài)
4-[aɪ]-aiكَىْ(凯kǎi)
5[än]anاً(安ān)
6-[än]-anدًا(但dàn)
7[ɑŋ]angاَنْ(昂áng)
8-[ɑŋ]-angقَانْ(刚gāng)
9[ɑʊ]aoاَوْ(奥ào)
10-[ɑʊ]-aoقَوْ(高gāo)
11[ɰʌ]eعَ(恶è)
12-[ɯʌ]-eدْ(德dé)仅限于汉语拼音 d-,g-,k,t-声母后
ڞَ(册cè)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13[eɪ]ei少用,小儿经没有代表方式
14-[eɪ]-eiمُوِ(玫méi)仅限于汉语拼音 b-, l-, m-, n-, p-声母后
فِ(飞fēi)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阿拉伯音符 ﹾ 被添加到不连接到下一个字母的字母中,以避免将两个字符写成一个音节。
دِْ(得děi)
15[ən]enعٍ(恩ēn)
16-[ən]-enمٌ(们mén)仅限于汉语拼音 b-, f-, m-, n-, p-声母后
قٍ(根gēn)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17[ɤŋ]eng少用,小儿经没有代表方式
18-[ɤŋ]-engرٍ(仍réng)仅限于汉语拼音 r-声母后
قٍْ(更gèng)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19[ɑɻ]erعَر(儿ér)
20-[ɻ]-rلِر(粒lìr)儿音韵母
21[i]yiءِ(意yì)
22-[i] / -[ɯ] / -[ɨ]-iسِْ(四sì)仅限于汉语拼音 s-声母后
کِ(其qí)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23[jä]yaيَا(呀ya)
24-[iä]-iaݣِیَا(家jiā)仅限于汉语拼音 d-, j-, q-, x-, l-声母
25[jɛn]yanيًا(严yán)
26-[iɛn]-ianلِيًا(练liàn)
27[jɑŋ]yangیَانْ(羊yáng)
28-[iɑŋ]-iangلِیَانْ(良liáng)
29[jɑʊ]yaoيَوْ(要yào)
30-[iɑʊ]-iaoݣِیَوْ(教jiào)
31[jɛ]yeیَ(耶yē)
32-[iɛ]-ieݣِیَ(解jiě)
33[in]yinءٍ(因yīn)
34-[in]-inکٍ(勤qín)
35[iŋ]yingىٍْ(应yīng)
36-[iŋ]-ingتٍ(圢tǐng)仅限于汉语拼音 d-, t-声母
ݣٍْ(汫jǐng)仅限于汉语拼音 j-, k-, x-声母
پِئٍ(平píng)仅限于汉语拼音 b-, p-, m-, n-, l-声母
37[jʊŋ]yongیٌ(用yòng)
38-[iʊŋ]-iongکِیٌ(穷qióng)仅限于汉语拼音 j-, q-, x-声母
39[joʊ]youیُوْ(有yǒu)
40-[ioʊ]-iuنِیُوْ(牛niú)
41[o]oعِو (哦ó)
42-[o]-oبُوَ (拨bō)
43-[ʊŋ]-ongسٌ(讼sòng)仅限于汉语拼音 s-, r- 声母后
خْو(宏hóng)在其他汉语拼音声母后
44[oʊ]ouعِوْ(偶ǒu)
45-[oʊ]-ouكِوْ(口kǒu)
46[u]wuوُ(无wú)
47-[u]-uکُ(苦kǔ)阿拉伯字母 و 被添加到不连接到下一个字母的字母中,以避免将两个字符写成一个音节。
زُو(足zú)
48[wä]waوَا(娃wá)
49-[uä]-uaقُوَا(刮guā)
50[waɪ]waiوَىْ(歪wāi)
51-[uaɪ]-uaiكُوَىْ(块kuài)
52[uän]~[wän]wanوًا(万wàn)
53-[uän]-uanكُوًا(宽kuān)
54[uɑŋ]~[wɑŋ]wangوَانْ(忘wàng)
55-[uɑŋ]-uangکُوَانْ(况kuàng)
56[weɪ]weiوِ(为wèi)
57-[ueɪ]-uiخُوِ(回huí)
58[uən]~[wən]wenوٌ(问wèn)
59-[uən]-unکﹲ(困kùn)
60[uɤŋ]~[wɤŋ]wengوٍْ(翁wēng)
61[wɔ]woوَ(我wǒ)
62-[uɔ]-uoقُوَ(国guó)
63[y]yuیُوِ(与yǔ)
64-[y]-ü, -uنِیُوِ(女nǚ)仅限于汉语拼音 j-, q-, x-, l-, n-声母
65[yɛn]yuanيُوًا(源yuán)
66-[yɛn]-uanݣِیُوًا(捐juān)仅限于汉语拼音 j-, q-, x-声母
67[yɛ]yueیُوِ(与yǔ)
68[yn]yunءٌ(孕yùn)
69-[yn]-unکﹲ(均jūn)仅限于汉语拼音 j-, q-, x-声母

【注】浅蓝色的虚线圆圈()代表着辅音字母的位置。

阿拉伯语波斯語单词的元音均依照相对语言的拼写规则拼写。表示长元音,但不表示短元音。阿拉伯语的号虽可以在阿拉伯语、波斯语单词上省略,但用于汉语单词时不能省略。例外是一些常用的汉语单音节字上可以省略号。例如:“的”、“和”在强调性下分别写成 دِ ﺣَ,非强调性时写成 دْ ﺣْ,但也可以省略地写成 د。同样,表示-[ŋ]韵尾的号也常会被人们写成。代表长元音“-ā”的在多音节的汉语单词中可以省略为表示短元音“-ă”的号。

小儿经略同汉语拼音,一个词写在一起,词与词用一空格分开。

阿拉伯语的号用于汉语单词时,表示着单字的重复,相当于日文的“”号。

标点符号可用阿拉伯语标点符号,可用汉语标点符号,也可混着使用(汉语句号、顿号,阿拉伯语逗号、引号)。

音節列表

[编辑]
音節列表(按漢語拼音排列)
按漢語拼音排列
A
a —اَai —اَیْan —اًang —اَنْ
ao —اَوْ
B
ba —بَاbai —بَیْban —بًاbang —بَانْ
bao —بَوْbei —بُوِben —بٌbeng —بٍْ
bi —بِbian —بِیًاbiao —بِیَوْbie —بِیَ
bin —بٍbing —بِیٍٔbo —بُوَbu —بُ
C
ca —ڞَاcai —ڞَیْcan —ڞًاcang —ڞَانْ
cao —ڞَوْce —ڞَcen —ڞٍceng —ڞْ‌ٍ
ci —ڞِcong —ڞْوcou —ڞِوْcu —ڞُ
cuan —ڞُوًاcui —ڞُوِcun —ڞٌcuo —ڞُوَ
CH
cha —چَاchai —چَیْchan —چًاchang —چَانْ
chao —چَوْche —چَchen —چٍcheng —چٍْ
chi —چِchong —چْوchou —چِوْchu —چُ
chuai —چُوَیْchuan —چُوًاchuang —چُوَانْchui —چُوِ
chun —چٌchuo —چُوَ
D
da —دَاdai —دَیْdan —دًاdang —دَانْ
dao —دَوْde —دْdei —دِْdeng —دٍْ
di —دِdia —دِیَاdian —دِیًاdiao —دِیَوْ
die —دِیَding —دٍdiu —دِیُوْdong —دْو
dou —دِوْdu —دُوduan —دُوًاdui —دُوِ
dun —دٌduo —دُوَ
E
e —عَer —عَر
F
fa —فَاfan —فًاfang —فَانْfei —فِ
fen —فٌfeng —فٍْfo —فُوَfou —فِوْ
fu —فُ
G
ga —قَاgai —قَیْgan —قًاgang —قَانْ
gao —قَوْge —قْgei —قِgen —قٍ
geng —قٍْgong —قْوgou —قِوْgu —قُ
gua —قُوَاguai —قُوَیْguan —قُوًاguang —قُوَانْ
gui —قُوِgun —قٌguo —قُوَ
H
ha —خَاhai —خَیْhan —خًاhang —خَانْ
hao —خَوْhe —حَhei —حِhen —حٍ
heng —حٍْhong —خْوhou —خِوْhu —خُ
hua —خُوَاhuai —خُوَیْhuan —خُوًاhuang —خُوَانْ
hui —خُوِhun —خٌhuo —خُوَ
J
ji —ݣِjia —ݣِیَاjian —ݣِیًاjiang —ݣِیَانْ
jiao —ݣِیَوْjie —ݣِیَjin —ݣٍjing —ݣٍْ
jiong —ݣِیٌjiu —ݣِیُوْju —ݣِیُوِjuan —ݣِیُوًا
jue —ݣِیُوَjun —ݣٌ
K
ka —کَاkai —کَیْkan —کًاkang —کَانْ
kao —کَوْke —کْken —کٍkeng —کٍْ
kong —کْوkou —کِوْku —کُkua —کُوَا
kuai —کُوَیْkuan —کُوًاkuang —کُوَانْkui —کُوِ
kun —کٌkuo —کُوَ
L
la —لَاlai —لَیْlan —لًاlang —لَانْ
lao —لَوْle —لَlei —لُوِleng —لٍْ
li —لِlia —لِیَاlian —لِیًاliang —لِیَانْ
liao —لِیَوْlie —لِیَlin —لٍling —لِیٍٔ
liu —لِیُوْlong —لْوlou —لِوْlu —لُ
lü —لِیُوِluan —لُوًاlüe —لِیُوَlun —لٌ
luo —لُوَ
M
ma —مَاmai —مَیْman —مًا
mang —مَانْmao —مَوْme —مَmei —مُوِ
men —مٌmeng —مٍْmi —مِmian —مِیًا
miao —مِیَوْmie —مِیَmin —مٍming —مِیٍٔ
miu —مِیُوْmo —مُوَmou —مِوْmu —مُ
N
na —نَاnai —نَیْnan —نًا
nang —نَانْnao —نَوْne —نَnei —نُوِ
nen —نٌneng —نٍْni —نِ
nian —نِیًاniang —نِیَانْniao —نِیَوْnie —نِیَ
nin —نٍning —نِیٍٔniu —نِیُوْnong —نْو
nu —نُnü —نِیُوِnuan —نُوًاnüe —نِیُوَ
nuo —نُوَ
O
o —عِوou —عِوْ
P
pa —پَاpai —پَیْpan —پًاpang —پَانْ
pao —پَوْpei —پُوِpen —پٌpeng —پٍْ
pi —پِpian —پِیًاpiao —پِیَوْpie —پِیَ
pin —پٍping —پِیٍٔpo —پُوَpou —پِوْ
pu —پُ
Q
qi —کِ (ٿِ)qia —کِیَا (ٿِیَا)qian —کِیًا (ٿِیًا)qiang —کِیَانْ (ٿِیَانْ)
qiao —کِیَوْ (ٿِیَوْ)qie —کِیَ (ٿِیَ)qin —ٿٍqing —کٍْ (ٿٍْ)
qiong —کِیٌ (ٿِیٌ)qiu —کِیُوْ (ٿِیُوْ)qu —کِیُوِ (ٿِیُوِ)quan —کِیُوًا (ٿِیُوًا)
que —کِیُوَ (ٿِیُوَ)qun —کٌ (ٿٌ)
R
ran —ژًاrang —ژَانْrao —ژَوْre —ژَ
ren —ژٍreng —رٍri —ژِrong —ژٌ
rou —ژِوْru —ژُوruan —ژُوًاrui —ژُوِ
run —رٌruo —رُوَ
S
sa —سَاsai —سَیْsan —سًاsang —سَانْ
sao —سَوْse —سَsen —سٍseng —سٍْ
si —سِْsong —سٌsou —سِوْsu —سُ
suan —صُوًاsui —صُوِsun —صٌsuo —صُوَ
SH
sha —شَاshai —شَیْshan —شًاshang —شَانْ
shao —شَوْshe —شَshei —شُوِshen —شٍ
sheng —شٍْshi —شِshou —شِوْshu —شُ
shua —شُوَاshuai —شُوَیْshuan —شُوًاshuang —شُوَانْ
shui —شُوِshun —شٌshuo —شُوَ
T
ta —تَاtai —تَیْtan —تًاtang —تَانْ
tao —تَوْte —تْteng —تٍْ
ti —تِtian —تِیًاtiao —تِیَوْtie —تِیَ
ting —تٍtong —طْوtou —تِوْtu —تُ
tuan —طُوًاtui —طُوِtun —طٌtuo —طُوَ
W
wa —وَاwai —وَیْwan —وًاwang —وَانْ
wei —وِwen —وٌweng —وٍْwo —وَ
wu —وُ
X
xi —ثِxia —ثِیَاxian —ثِیًاxiang —ثِیَانْ
xiao —ثِیَوْxie —ثِیَxin —ثٍxing —ثٍْ
xiong —ثِیٌxiu —ثِیُوْxu —ثِیُوِxuan —ثِیُوًا
xue —ثِیُوَxun —ثٌ
Y
ya —یَاyan —یًاyang —یَانْyao —یَوْ
ye —یَyi —ءِyin —ءٍying —یٍ
yong —یٌyou —یُوْyu —یُوِyuan —یُوًا
yue —یُوَyun —ءٌ
Z
za —زَاzai —زَیْzan —زًاzang —زَانْ
zao —زَوْze —زَzei —زِْzen —زٍ
zeng —زٍْzi —زِzong —ظْوzou —زِوْ
zu —زُوzuan —زُوًاzui —ظُوِzun —ظٌ
zuo —ظُوَ
ZH
zha —جَاzhai —جَیْzhan —جًاzhang —جَانْ
zhao —جَوْzhe —جَzhei —جُوِzhen —جٍ
zheng —جٍْzhi —جِzhong —جْوzhou —جِوْ
zhu —جُzhua —جُوَاzhuai —جُوَیْzhuan —جُوًا
zhuang —جُوَانْzhui —جُوِzhun —جٌzhuo —جُوَ


例句

[编辑]

这是《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分别用小儿经、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表示:

  • 小兒經
    • «ژٍّ شٍْ عَر زِیُوْ، زَیْ ظٌیًا حَ کِیُوًالِ شَانْ ءِلِیُوِ پِیٍٔدٍْ. تَامٌ فُیُوْ لِثٍْ حَ لِیَانْثٍ، بِیٍٔ یٍ ءِ ثِیٌدِ قُوًاثِ دْ ݣٍْشٍ خُثِیَانْ دُوِدَیْ.»
  • 汉字
    •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互相对待。”
  • 汉字与小儿经文字音节的匹配:
    • ژٍژٍشٍْعَرزِیُوْزَیْظٌیًاحَکِیُوًالِشَانْءِلِیُوِپِیٍٔدٍْتَامٌفُیُوْلِثٍْحَلِیَانْثٍبِیٍٔیٍءِثِیٌدِقُوًاثِدْݣٍْشٍخُثِیَانْدُوِدَیْ
  • 汉语拼音
    • Rénrén shēng ér zìyóu, zài zūnyán hé quánlì shàng yílǜ píngděng. Tāmen fù yǒu lǐxìng hé liángxīn, bìng yīng yǐ xiōngdiguānxì de jīngshén hùxiāng duìdài.

相關文献

[编辑]

小儿经主要用于伊斯兰教的教导工作,用小儿经出版的宗教类书籍也必然占多数。小儿经的读物大多是《小经古兰》类的三文合一(阿拉伯文,中文,小儿经)《古兰经》。综合来说,出版物可分为宗教问答、宗教经文、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与工具书四大类。在注音符号汉语拼音的发创之前,回民的不少字典、词典都使用小儿经为汉字注音。其中由《中文消经双解噶兑新字典》和《满俩字典》最典范、最流行。下面这个不完整的列表列出了一些用小儿经“经堂文”书写的文献:

问答类

[编辑]
  • 《伊斯兰信仰问答》甘肃省临夏县、中阿出版社发行。64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伊斯兰教信仰问答》马天民著。甘肃省临夏市、堡子清真寺发行。26页小儿经-中文对照与54页阿拉伯文。
  • 《伊斯兰妇女月经教律问答》马天民著、马希庆译。甘肃省临夏市、堡子清真寺发行。1996年1月。80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中文翻译。
  • 《妇女月经教律问答》马天民著、马希庆译。
  • 《伊斯兰教礼拜封斋问答》马天民著、马希庆译。甘肃省临夏市、堡子清真寺发行。37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与21页中文翻译。
  • 《伊斯兰信仰问答》穆罕默徳·穆撒·阿布都里哈克目印编。青海省西宁市、北关街清真寺发行。133页。小儿经—中文对照,附有小儿经—汉语拼音—阿拉伯字母对照表。
  • 《伊斯兰信仰问答(第二版)》穆罕默徳·穆撒·阿布都里哈克目印编。青海省西宁市、北关街清真寺发行。小儿经—中文对照,附有小儿经-汉语拼音-阿拉伯字母对照表。
  • 《伊斯兰礼拜封斋问答》43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回教常识问答》曼苏尔著、陈克礼译。1948年。59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伊斯蘭教条切實問答:中阿小經對照》以素夫阿訇。青海省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出版。1998年。90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伊斯兰教义学诚信问答》青海省西宁市、北关街清真寺发行。32页。小儿经全文。

宗教读本

[编辑]
  • 《小经古兰》甘肃省临夏自治州东乡县。337页阿拉伯语原文与347页小儿经翻译。
  • 《回教必遵》154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小经开达尼》1988年刊。133页。大部分为小儿经,部分为阿拉伯语。
  • 《杂学》130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
  • 《杂学》田玉祥。宁夏回族自治区。1995年刊。157页。阿拉伯语,小儿经注解。
  • 《杂学全本》472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
  • 《杂学全本中阿对照》马维成编。1999年刊。491页。小儿经—阿拉伯文—中文对照。
  • 《脱离之路》1990年(1974年初版)。106页。小儿经—阿拉伯文对照。
  • 《最新口语小经淡比海》曹奴海编译。1993年5月。160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经海拾贝(小经)》2001年。207页。小儿经全文。
  • 《经海拾贝(小经)》2001年。214页。小儿经—中文对照。
  • 《小经穆斯林指南》曹奴海编译。1998年。196页。小儿经全文。
  • 《小经东热那岁黑乃》马继良译。甘肃省临夏市。1998年。206页。小儿经全文。
  • 《小经穆安比哈其》马继良译。1989年。89页。小儿经全文。
  • 《足如分都木而》1992年(1962年初版)。131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
  • 《常用都哇礼拜念词》青海省西宁市北关街清真寺发行。78页。小儿经—中文—阿拉伯文对照。
  • 《常用都哇礼拜念词(译本)》42页。小儿经汉语译文—阿拉伯文原文。

语言学

[编辑]
  • 《古兰经读法规则》12页小儿经与22页中文。
  • 《古兰经读法规则》1998年。32页。小儿经与中文。
  • 《阿语基础注解》马良骏著。66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
  • 《阿拉伯语语法初学》28页。小儿经介绍阿拉伯语语法。
  • 《经堂语词法·语法》曹奴海著。甘肃省临夏大西关清真寺附属发行。1995年。小儿经介绍阿拉伯语语法。

工具书

[编辑]
  • 《古兰经词典》1988年。91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中文消经双解》1992年。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中文消经双解噶兑新字典》苏生傑著。甘肃省三甲集大场。1996年。227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中文消经双解伊娃雅仪字典》1994年。199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中阿双解字典》李殿君著。初版1955年(上海穆民经书公司)。312+186页。
  • 《中阿对照满俩字典》1992年。51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满俩字典:中阿对照》1983年。51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侯赛尼大辞典》虎嵩山讲授、虎学良编。平凉市清真大寺发行。324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委寡耶字典:中阿对照》1982年。92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中阿对照伯亚尼字典》四川省。1984年(1989年再版)。76页。阿拉伯语—小儿经—中文对照。
  • 《者俩来尼字典》105页。阿拉伯语—小儿经对照。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1.01.11.21.31.41.5Sobieroj, Florian. (2019) "Standardisation in Manuscripts written in Sino-Arabic Scripts and xiaojing". Creating Standards: Interactions with Arabic script in 12 manuscript cultures, edited by Dmitry Bondarev, Alessandro Gori and Lameen Souag,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pp. 177–216.https://doi.org/10.1515/9783110639063-008
  2. ^中国回族文物.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文库.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318 [2021-09-01].ISBN 978-7-227-038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中文). 
  3. ^3.03.13.23.33.43.5中国最早的中文拼音—小经文字. 宁夏新闻网. 2004年8月4日 [2008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1月24日)(中文(中国大陆)). 
  4. ^4.04.14.24.3回族的语言和文字. 宁夏旅游网. 2005年8月21日 [2008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23日)(中文(中国大陆)). 
  5. ^5.05.1回族语言文字习俗传承. 华夏经纬网. 2004年4月22日 [2008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2日)(中文(中国大陆)). 
  6. ^6.06.1优素福 (Yusuf). “回族消经文字/小儿锦/小经/小儿经简易教程.” 知乎专栏, April 11, 2021.https://zhuanlan.zhihu.com/p/363975906 (Archive .
  7. ^Suutarinen, M. (2015). Arabic Script among China’s Muslims: A Dongxiang folk story. Studia Orientalia Electronica, 113, 197–208. Retrieved fromhttps://journal.fi/store/article/view/518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书籍

[编辑]
  • 小经古兰》,甘肃省临夏自治州东乡县
  • 《回教必遵》,154页,影印本
  • 《伊斯兰信仰问答(第二版)》,穆罕黙徳·穆撒·阿布都里哈克目印编,青海省西宁市、北关街清真寺发行,附有小儿经—汉语拼音—阿拉伯字母对照表
  • 阿拉伯世界》,第一期,冯增烈,1982年,“小儿经初探:介绍一种阿拉伯字母的汉语拼音文字”
  • 《中国东乡族》,陈元龙,1999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东乡族的消经文字”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小儿经
漢語分支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和区域变体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語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欧洲
亚洲
非洲
  1. ^陶燠民. 閩音研究(中文).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小儿经&oldid=8954453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